师范院校是教育的“母机”,是教师的摇篮。将人工智能素养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有利于适应数字时代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师范院校应顺势而为,从数字教育底座、培养模式、师资共同体、智能测评系统等方面谋划用力,成为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先锋队和领头羊。
1
建设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数字教育底座
完善师范院校的基础设施是培养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前提和基础。这不仅包括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更应着力于实现与一线学校平台的无缝对接,使师范生能够实时了解和参与到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更深入地理解课堂动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一是完善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构建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可通过搭建师范生与一线教学的互动平台,允许师范生观察和分析真实课堂,获取教学反馈,实现师范生与一线教师的即时交流和资源共享;通过收集和分析一线教学数据,师范生学会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成绩来调整教学策略,理解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掌握如何利用数据驱动教学改进。
二是建设师范生课程学习和技能实训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实现师范生校内校外、课内课外融合应用,伴随式采集师范生课程学习和技能实训等过程性数据,通过语音语义分析、面部表情识别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构建多模态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师范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智能分析、问题诊断和全面提升。
2
形成混合式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模式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除了应当开设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必修课程,还需要开设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跨学科方面的选修课程。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必修课包含人工智能意识、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技能、人工智能应用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其中师范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则是培养重点,可以通过虚拟技术等创建模拟教学环境,对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虚拟现实教学和现场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比较,为师范生提供虚实结合的应用场景和形式多样的学习体验,让师范生在安全和可控的环境中练习教学技巧、体验不同的教学场景,提高师范生学习参与度和体验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选修课包括应用能力模块和跨学科能力模块。前者主要包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深度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与教育等课程,主要目的是增强师范生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实践能力;后者主要包括计算机、数学、法律等方面的课程,旨在使师范生在增强社会伦理的前提下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选修课程采取网络研修的方式,师范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3
组建校内外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师资共同体
师范院校要秉承开放式生态思维,建立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跨学科师资共同体。
学科交叉是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新平台,要推动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学科融合,构建专业集群,鼓励学科间、学院间、校际间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推动师范院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进行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教学团队打造,合作建立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教学与实践基地;师范院校应充分挖掘校外资源,通过邀请人工智能专家作讲座、赴企业参观考察、开展教学工作坊、组织人工智能技能竞赛等手段,为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提供外部支撑。
4
构建多元评价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智能测评系统
传统标准化测试只能用来测量师范生的认知能力,难以对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智能测评系统的建立应更加注重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是构建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不仅包括人工智能意识、人工智能知识与技能、人工智能应用和影响、人工智能伦理和社会责任等,还包括智能时代师范生应具备的批判性思维、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评价等级可分为基础、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二是搭建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测评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自动勾勒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画像,给出评价等级和个性化改进方案建议。
三是建立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评价数字档案,记录师范生的学习进程和成长轨迹,实现持续、进阶、有针对性的培养。一年级入学初进行诊断性评价,为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师资配备、实训安排等提供科学依据;二、三年级进行过程性评价,师范生通过自适应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等方式,实现人工智能素养进阶式培养和螺旋式提升;四年级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水平进行等级鉴定,最终促使师范生形成人工智能应用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员,本文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任务”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4日 第03版
作者:黎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