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Pexels
我是一个马拉松爱好者,我觉得陪伴孩子成长和跑马拉松的过程特别像。
首先,两者都是一个长时间的“极限”运动, 对体能、心理调试能力、应变不确定困难的挑战特别大。
其次,这个过程考验的是我们家长在长期的学习、自我觉察中获得的成长,就是说, 陪伴孩子成长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学习、内化,才能够从量变到质变。
我陪跑自己孩子复学的经验
孩子复学这几年,我陪伴她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波折,现在大学生活也不是波澜不惊,正如张进老师关于陪伴者计划说的 “短期是治疗,长期是成长,全程是陪伴”,我认为,陪伴孩子一起共同成长的过程,是终身的。
我作为70后,自己一路长大,求学工作,努力而顺利,也形成了一套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面对孩子的情绪困境时,完全无计可施了: 越努力,越糟糕,甚至有多用力,现实就有多打脸。 上了不少心理课,也只能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一面对孩子,次次被打回原形,甚至有时恼羞成怒,情绪崩溃。
站在今天,仔细回顾那段时间,我学了很多“术”层面的东西,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道”,所以斗只是在入耳,却没有入心,更没有内化成为自己东西。我并没有改变没有成长。虽然孩子九个月就复学了,但是其实更多是因为孩子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特别驱动她追求上进。复学后面临的困难更多了,孩子需要家庭更多的支持,倒逼我真正改变。
通过学习渡过的家长课程,我先去成长自己, 自从把注意力和改变的重点转向自己之后,我开始真的成长。 我系统学习了亲子沟通训练营和陪伴者培训课程,从依葫芦画瓢、貌合神离地闭嘴开始,经过练习觉察,开始能逐步观察、感受家人的情绪和需求。 一开始的确是套路化程式化地做,逐步提高了觉察力,改善了家庭内的沟通氛围。 慢慢能倾听和支持到孩子的情绪释放。 可以说始于术,但没止于术,从套路向内化改变,成长了自己的思维和沟通模式。
在渡过社群,情况相近的家长组成团体,像跑团一样相互陪伴,互相理解,相互提醒、彼此看见、热情鼓励,分享经验,一起成长。 有时候和群友互动,你看别人家的事很清醒,提醒别人的同时也触动了自己,别的小伙伴也会看见你提醒你,一起完成了相互滋养的过程,一起抱团取暖。这样,慢慢走过这几年陪伴孩子的路。
这样,我逐渐可以倾听、沟通,同步觉察孩子的情绪,陪伴的效果就好多了。 虽然当孩子情绪的堤坝对你打开后,汹涌的波涛扑面而来,自己站不稳,但可以是通过运动、团体互动等方式自我调节,及时回血,修炼稳定自己的情绪状态。 就这样不断重复的,遇到问题、一起面对、波动了再调节的过程。孩子和我都是螺旋式上升,日渐成长。孩子走入大学,我也成为一名陪伴者和团体支持带领人,能够给其他伙伴一些光和热。
我为群友“陪跑”
最近正值秋冬时节,日照减少,气温下降,这对努力复学的青少年来说,不可避免迎来季节性的情绪和动力低落,是不小的挑战,家长们的焦虑指数直线上升。
这次我有幸 和另外两位复学青少年家长,作为志愿者,共同带领作为复学家长陪跑团,为更多的家长陪跑。
在为期4周的团体中,家长们努力疏导自己的焦虑情绪,提升心理能量,问题分析,沟通点评,抱团取暖……特别是周日上午的主题班会, 我们通过组织分享、角色扮演、一对一答疑等形式,从每个家庭从各自角度观察互动,在带领人的引导贺提示下,交流“陪跑”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自己的感受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还通过示范,带动家长营员们每日进行运动打卡和美好生活打卡,赋能营员积极的正向能量,提升营员个人和家庭的能量场;同时每天写作觉察日记,大家一起讨论,抱团取暖,取长补短。
带领活动中,我还有其他几点意外惊喜。
一是, 抱团取暖效果好。群人数不会太多,有一定的私密性,也能感受到有同路人的相互支 持,降低了焦虑,甚至有家长勇敢地承认自己也需要心灵上照顾帮助的事实,并通过求助也求助医生,甚至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从而改善了精神状况,更好地陪伴孩子。
二是,很多青少年的父亲参与其中, 有一半的家庭夫妻同时参加,很好地正向强化及改善了夫妻关系、家庭关系。
本文整理自,直播中颖老师除了分享自己的经历,还现场回答了家长们的问题,以下是部分精选提问及颖老师的回答,点击链接收看完整回放,
1. 我的孩子上高中二年级,因为焦虑强迫影响学习面临休学,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12月是情绪障碍季节性低落波动较大的时期,高二又是面临升入高三、开始备战高考的阶段,孩子面临身体、心理、学业的多重压力。
如果即将休学,那么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松弛、温暖的环境,支持孩子自我修复。首先,家长注意调节自我身心状态,不传递焦虑给孩子,保持自己的生活工作起居正常。要注意和孩子保持好距离和边界。允许孩子有一定的独处时间。
其次,家长允许孩子有情绪的流淌。比如他可能会迷茫、焦虑、不安和痛苦,允许他经历自己情绪的起伏过程,稳定地去倾听,不求不助。
第三,孩子向家长寻求帮助和支持时,多做少说,积极关注孩子的感受,多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与肯定和赞赏,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特别是支持孩子发展兴趣爱好,不仅能起到疗愈作用,甚至可能发现孩子新的赛道。最后,是尊重每个孩子自己康复的节奏,或快或慢,不要着急,我们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静待花开。
2. 孩子复学又退回来,上一段时间又连着一周不去,不知道是哪里又不好了。
青少年复学的过程中,退二进三,间歇上学,都是很常见的。 一周不去,或者一天不去,这个时间段放到孩子康复历程甚至终生成长的维度,就是点状的一个瞬间。不足以论成败。家长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安住当下,保持好稳定的支持非常有利于孩子自己渡过困难。也欢迎家长来群里相互抱团取暖。
最后给陪伴孩子的家长们一句话:不要只做蜡烛燃烬自己只为着凉孩子,而要成为充电宝,自己先充好电,再去帮孩子充电。要有信心,你不是一个人,我们一起渡过。
作者简介:
一位曾休学女生的母亲,2020年底孩子确诊抑郁、焦虑,通过参与渡过课程、自学心理学、运动疗愈,较好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并给孩子支持
渡过2023年度优秀陪伴者,第一期渡过复学家长陪跑团志愿者
扫描下图二维码后可选择作者头像预约倾听,编号PB0553
作者过往作品:
编辑整理:瑞宽
征稿启示
渡过公号日常向读者征集对抗抑郁、双相等精神疾病或陪伴、见证家人、朋友等抗击疾病的经历、感悟。
征稿要求:
1. 重点突出、三观端正、内容真实,原创首发于渡过平台。
2. 原则上字数不少于1000字,诗歌不少于12行。
3. 投稿时,鼓励提供自我介绍、头像、封面图。
投稿邮箱:zhangjinduguo@163.com,若录用会在两周以内回复。两周以内未回复可视为拒稿。刊登一周以内(含刊登当天)的赞赏属于作者。
作品一经提交,使用权、修改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将作品在渡过自有及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进行发布,也可按需进行编辑再发布。
作品刊登公号后由于作者自身原因撤稿,应退还已获得稿费及打赏,且半年内本号将不接受你的投稿。
投稿至邮箱视为已阅读并同意以上约定。
关注渡过,倾听患者心声,了解精神健康知识,寻找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