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八大山人 荷花翠鸟图 立轴
二十四诗品·形容
司空图〔唐代〕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形容,一下子想到词性“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形态、性质和状态。形容词的朝向则是求真,形容得惟妙惟肖。从外在的形探知内在的神,可谓以形写神是也。
名词容易标签化,固化。形容词就是让我们从名词的表相切入事物的实相。
我当下在做的,就是形容,形容此一品的奥义。
最高的形容就是当下直指,目击道存,现本地风光,乃“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之境也。
中国画叫心画,乃画者之心象,传的是真山水,真物象,传达生命、自然的真实。
二十四诗品,“形容”这一品停滞不前,于是读了《六祖坛经》,读了不少画,于是我试着读一读这一品。
南宋 梁楷《太白行吟图》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我们在习看话参禅时,门师傅说的三句话“回来、坐下、不要动”,回来就是在念念相续的无尽轮回里回到念头与念头的空隙处,坐下就是在这个前念消失后念未起的空挡里,往内参究,跳脱心意识的束缚,进入离心意识参究。这个过程就是“绝伫”,伫立在这个中间自孤的绝处,进入那种不清楚、不明白的混沌里,观最朴素本真的生命,这样就切进、回到清静的本心。
在没有大彻大悟之前,还只能是“少回”,尝一口源头的活水。
在这个当下,目击道存,当下即是。
写诗,不是写景,写物,乃写心,写真情,写真意,写真象。这就是庄子讲的“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只有真人,那些天性通达、本心清净、逍遥无待的真人,才能拥有真知。
关键不在“知”,在人,在人之天性,在人之“天性”的开发与坦露,在修真,要点在这里呢!抓住这个根本,就是得真,得“指”,得以逍遥无待,这就是《逍遥游》里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经典就是能实时时指向生命之真,句句指向那实相的“月”。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立处皆真。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是总持,是形容的终极奥义。下面就用了各种具体的形容。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如觅水影”,通过写水的影子写出水的样态。
“如写阳春”,用一朵花的春意盎然写春天。
《瓯香馆写生册桃花石头图》清 恽寿平
“风云变态”,不写风云具体的形态,写风云引发的变化。
“花草精神”,花草树木那么多,只是外相,要得其精神。
这是八大山人的水仙,如拈花微笑,得其心意。
“海之波澜”,通过波澜壮阔,突出大海的特点。“山之嶙峋”,你看到的是山体的外相,还是山的高耸嶙峋的气势呢?中国的绘画,不重视写实,重视写意,心感于物而动,直呈澄明的生命真性。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科学的尽头是宗教,是玄学。这就是从表相到实相,从形到神,从对象化的探究到非对象化地了知。
最终打破所有的概念,消融所有的妄念,若参禅到深处,疑情破碎,照见本心,此时“俱似大道,妙契同尘”,与道合一,与祖师把手同行。
如此的“离形得似”,破妄归真,如其所是地观照万事万物,心清清澈澈,如如不动,天下有几人呢?
好,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