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一提起秀才,那一个个清贫却又自命不凡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满嘴“之乎者也”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显得学问很深,可一旦遇到事情,却又闭上了嘴,想不出主意来,简直就是一群书呆子。
可既然秀才这么愚钝,为何朝廷还要广开科举,从这些秀才之中去挑选人才,入朝为官呢?总不能说是因为那些皇帝都喜欢这种看起来满腹经纶实则肚子空空的人吧?
其实是因为我们对秀才的认知出了些问题,大多数人所认识的秀才,几乎是从影视剧和小说之中了解到的,可这些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事实上,这“秀才”一点也不简单,想考中可难着呢!
明清时秀才的录取率
“秀才”这个词最早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当时的“秀才”和考生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用来指代那些有奇能异技之人。
到了两汉时期,秀才才被用来专指人才,不过那个时候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不是科举制,而是举孝廉,也就是说,由各郡县的管理者从本县中挑选出他认为优秀的人才,再将这些人集中到皇帝面前,又皇帝进行进一步的核查。
后来的魏晋南北朝时依旧采用察举的形式,不过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察举也变成了其中的一个科目。
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才正式实行,设立了秀才、明经、进士三科。
不过,现在我们常说的秀才,是指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完全成型后,通过童试的人,因此对上述朝代的秀才,就不进行赘述了。
明清时期的秀才的以县为单位进行录取的,越繁荣的县名额越多,可以达到50人左右,越贫困的县名额越少,有些甚至达不到15人,从这些数据中,足可见竞争之激烈。
所以有些评价秀才只相当于我国现在的高中甚至初中的言论,属实是无稽之谈了。因为当时的秀才是不是统一录取的,因此仅靠录取率就将其比作211、985,也是有些不太合适。
举一个更直观的例子,在我国1990年左右,各县的学生都会挤破脑袋去考中专,因为当时的中专只要毕业,出来必定是公务员。而中专的录取比例,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有些地方甚至只有百分之一点五。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数据并不是说随便的一百人里面就有十个考上中专的,而是在一百个报考的人中,只有不到十个才能考上。
到了清朝后期,秀才的选拔更加残酷,所有县加起来才录取两万名,相当于总人口的一万五千分之一,我国每年录取的博士人口占比也才两万分之一,比当时的秀才录取率高不了多少。
简单想想也能明白,如此精挑细选选拔出来的人才,怎么会是无能之辈呢?
考秀才需要学会什么
在明清时期,若是想考秀才,除了少数天赋异禀靠自学成才,以及一些大户人家直接请老师为子女教学,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是在私塾里进行启蒙学习。这私塾一般就是有学问的人在自己家中设立的学习场所。
这私塾的老师当然不会是科举中选的人,考中的都去当官了,那些没考上的秀才,为了养家糊口,有些本事高的就会走上这条教书育人的道路。
小孩子六七岁左右开始进入私塾学习,起初学的是“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启蒙教材。学完这三本,字也就认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要学的是四书五经,也是科举考试的主要考试内容。
学完这些之后,就可以去参加县试、府试,考过了就成为了童生,有了参加院试的资格,而通过院试之后,才能被称为秀才。
这也是为什么,范进考秀才时,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了,身份还是童生,并不是说他年龄小,而是指学问浅,刚才迈进这个领域,还是“幼童”级别的。
据统计,如果想要通过科举当官,需要背诵的课本内容共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背完这些还不够,最起码得要能明白其中意思,再将其融会贯通吧,于是各位文学名人的注释评价也要记住,虽不用倒背如流,但最起码也得能用到考试题目之上。
做到这一步,差不多就能对“基础题目”了如指掌了,但是还有“进阶题目”啊,所以还要知道各朝各代的历史、典籍,当然,前提是要用儒家思想去表述。
当将这些内容掌握透彻之后,就能通过院试啦!不过,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在这一步蹉跎大半生,甚至到死都还只是个童生。
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人生信条的学子,整日泡在书海之中,却还是没什么大成就,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了?那些因为孩子考中秀才就趾高气昂的妇人,是不是也没那么不可理喻?
千万不要以为考上秀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要是因为考中了就懈怠学习,也是不行的。考中秀才代表着这个人获得了生员的资格,也就是成为了朝廷设立的学校的学生,虽然有些秀才并不在学校中学习,可名义上还是学校的学子。
秀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按照成绩由高到低,会被划分成六个级别,其中在一二等级的可以直接参加科试,在科试中还排一二等的,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乡试、会试、殿试这三个层次的考试。
除此之外,这批优生中的优生还能获得来自国家的奖励,大多是吃食之类的,为其减轻求学负担,也是一种鼓励,相当于现在的奖学金。而成绩不好的,可就没这待遇了,只是在学院中挂个名而已。
这排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校中,每过一段时间还会再进行考试,如果在考试中不幸被评为第六等,那不好意思了,这批人会被逐出学校,好不容易得来的秀才身份也会被没收,再次变为平民。
结语
秀才不仅难考,考上之后也没多少福利,大多都一穷二白,被称为“穷酸秀才”。可既然如此,为何那些读书人还要前仆后继的去在这件事上耗费自己的一生呢?
或许是因为,考上秀才之后便不再是普通人,身份地位会有很大的提升,不仅见官不用下跪,也不会被随便施加刑法。除此之外,秀才还可以穿长衫,这是他们的身份象征。
在我们如今看来,这点福利待遇属实是可以忽略不计了,可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将这高人一等的地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例如在《范进中举》之中,50岁的范进考上秀才之后,不仅有了媳妇,岳父还教育他说:“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这所谓的“体统”,就是不能对其他普通百姓行礼,要端着自己“读书人”的架子。
再如《孔乙己》,哪怕已经落魄成那个样子了,却还是穿着一袭长衫,不肯做些掉了读书人面子的活计。
只是,了解过考中秀才的难度之后,您还认为这两个经常被人嘲笑的秀才是真的无能吗?
在您看来,明清时期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参考来源:
余兰兰.“秀才”与古代人才选拔制度[J]
上游新闻-大历史|古代考个秀才究竟有多难?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