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生完孩子后,丈夫向她注射胰岛素致其死亡,被抓时说出真相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4-12-13 16:44江西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2010年5月的一个午后,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大厅里,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阳光透过走廊的玻璃窗斜射进来,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一道道明亮的光带。
孙伟小心翼翼地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妻子林晓梅穿过人来人往的走廊,准备去做产检。林晓梅穿着浅粉色的棉质孕妇装,双手轻轻抚摸着已经隆起的八个月的肚子,脸上洋溢着即将为人母的幸福。
"咦,孙医生!"一个熟悉的浑厚声音从身后传来。
孙伟转头一看,是同在外科工作的王主任。他立即稳稳地停下轮椅,露出标志性的温和笑容,眼角的细纹让这个三十五岁的男人显得格外儒雅。
"王主任好。"他微微躬身,整理了一下翻领白大褂的衣领。林晓梅也转过头,笑着向王主任打招呼。
王主任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是医院外科的元老级人物,一头花白的短发,戴着金丝边眼镜,走起路来总是带着一股沉稳的气质。平日待人和蔼,医术高明,深得同事和病人的爱戴。
他看着眼前这对夫妻,笑呵呵地说:"这是夫人吧?看样子快到预产期了吧?哎呀,我听说你特意请了一个月的产假,专门在家照顾太太。现在这样的好男人真是不多见啊!"
林晓梅白皙的脸上泛起幸福的红晕,轻轻抚摸着肚子说。
孙伟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品:"应该的。晓梅怀孕这么辛苦,我多照顾点是应该的。再说了,当医生的不就应该以身作则吗?"他说这话时目光温柔,声音轻缓,像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路过的几个穿着白衣的护士都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投来羡慕的目光。在这座省级三甲医院里,孙伟是出了名的模范丈夫。
三十五岁的他,从江苏北部一个贫困农村出身,凭着过人的勤奋和才智考上了省重点医科大学,毕业后通过层层选拔留在省人民医院。
如今已经是外科的主治医师,年纪轻轻就独立完成了数百台手术。结婚三年来,对妻子百依百顺,事事以她为先。医院里的女同事没有不羡慕林晓梅的,都说她嫁给孙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对了,晓梅最近胃口怎么样?"王主任推了推金丝眼镜,关切地问道。作为老医生,他对待同事家属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胃口还挺好的,就是有时候会觉得头晕,特别是起床的时候。"林晓梅说着,下意识地扶了一下额头。
02
"那得注意啊。"王主任神色稍显严肃,转向孙伟说,"你是大夫,这方面比我们都懂,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孕妇头晕可大可小,该查的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妇产科诊室里,四十岁出头的女医生正仔细查看着显示屏上的各项检查报告。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的白大褂上投下条状的光影。
"血糖偏低,不过问题不大。"医生推了推眼镜,指着报告上的数据说,"注意饮食,适当补充糖分就行。其他指标都很正常,B超显示胎位很正,发育得很好,估计有七斤左右。"
"那就好,那就好。"孙伟站在妻子身后,双手轻轻搭在轮椅扶手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映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谁也没注意到,在他低头的瞬间,那双漆黑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异样神色。
2010年6月的一个闷热夜晚,林家的餐桌上弥漫着饭菜香气。岳父母家位于江苏省人民医院附近的一个老小区,是一套八十平米的两室一厅住房。
虽然家具陈旧,但处处透着林母的精心打理。墙上挂着林晓梅的结婚照,照片里的她穿着洁白婚纱,笑靥如花。
饭桌上摆着几道家常菜,红烧肉、清炒虾仁、西红柿炒蛋。林父夹起一块肥瘦均匀的红烧肉,小心地放在孙伟碗里。六十岁的林父已经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
"女婿啊,你这么用心照顾晓梅,我和她妈都很放心。"林父一边给孙伟倒茶,一边满意地说,"我听说有些女人生完孩子会得产后抑郁,情绪很不稳定。到时候还要你多费心。"
"爸,您放心。"孙伟端起青花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我一定会照顾好晓梅和孩子的。我是医生,这些产后护理和心理辅导的知识都懂。"他说这话时目光温和,声音轻缓,就像往常一样。
林母坐在林晓梅旁边,替她剥着盘子里的虾:"女儿啊,你嫁给小孙真是找对人了。你看现在多少女人生完孩子被婆家嫌弃,甚至婆媳关系闹得要死要活的。你多幸福啊,有个体贴的丈夫。"说着,她把剥好的虾肉放进林晓梅碗里。
林晓梅一手扶着隆起的肚子,笑着点头:"是啊,我这运气真不错。"她看着丈夫的侧脸,眼里满是幸福。
然而,进入闷热的六月后,这幸福的表象开始出现裂痕。住在隔壁的邻居们开始听到这对模范夫妻的争吵声。起初只是些细碎的争执,后来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
一个闷热的深夜,林晓梅的哭声透过薄薄的墙壁传来:"你到底想怎样?"她的声音里带着歇斯底里的情绪,"你是不是有病!"
"你冷静点,对孩子不好。"孙伟的声音依然温和,但却带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意,像是冬天里的一阵寒风,"我只是想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