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楼,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之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乃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素有中华民居建筑瑰宝之美誉。于 2008 年 7 月 7 日,其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它见证过璀璨的历史,目睹过战事频繁、民众流离失所之场景,历经诸多风雨却依然傲然挺立,向我呈现出最为坚毅的姿态,愈发彰显了人类智慧的卓绝伟大。
永定土楼伴随着客家先民迁入永定而产生,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永定区现有土楼2万多座,被世人誉为“土楼之乡”。永定土楼以生土、沙石和木料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夯筑土墙作承重和围护结构的民居,永定土楼高大坚固、雄伟壮观,具有良好的安全防御、防风抗震、通风采光、阴阳平衡、适于生产生活和聚族而居等优异功能。
永定土楼种类达30多种,包括长方形楼、正方形楼、府第式方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五角楼、八角楼等,现存永定土楼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占地500平方米,高3层以上的约占80%,最大的土楼占地面积达11519平方米。
永定土楼的建筑风格独特而鲜明,堪称中华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结构奇巧,中轴线鲜明,大门、厅堂、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土墙非常坚固,全楼所有木结构连成整体,与土墙紧密相连;土墙内埋设大量长木条、长竹片作为墙筋,这是土楼具有很强抗震功能的最关键因素,同时,土楼内部的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居住。
在建筑特色上,永定土楼更是别具一格。圆楼以其宏伟的外观和精巧的结构而著称,如振成楼,被誉为“土楼王子”。它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振成楼由内外两环构成,外环是土木结构,内环是砖木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振成楼既有“外土内洋”之称。按照中国传统《易经》八卦原理布局,以青砖防火墙分隔成8个单元,楼房呈辐射状8等分,寓意乾、兑、坤、离、巽、震、良、坎八卦,振成楼在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上,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振成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建筑技艺,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方楼则以承启楼和遗经楼为代表,它们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精美的雕刻工艺而引人注目。承启楼是福建土楼群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规模巨大,造型奇特,有“圆楼之王”的美誉。承启楼的全楼为三圈一中心,结构紧凑而有序,每一层都设有房间和厅堂,满足了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而遗经楼则是一座特大型的府第式方形土楼,它动工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由陈氏第十六代传人陈华升兴建,前后历经三代人,用了近70年时间建成。遗经楼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雕刻工艺精湛细腻,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主人的匠心独运和家族的显赫地位。
土楼较为常见的为 3 层构造。第一层通常是客厅、餐厅与厨房合为一体的格局,门前尚有一个平台,便于邻居们往来走动交流,亦可置一把小椅子于门口纳凉;第二层乃是谷仓,每临秋收时节,人们皆会将秋收的果实盛入自家的小仓库;第三层则为卧室,待到就寝之时,众人纷纷前往这一层,步入甜美的梦乡。
当踏入土楼之时,便会被其庄严肃穆的氛围所震撼,其中陈放着形形色色的古老物件、源远流长的壁画,还有若干独具特色的字画等等。从外面来看,土楼仿若一座坚实的堡垒,即便墙体存有裂痕,却仍旧岿然屹立,这从另一个层面亦展现了中国人的坚毅意志。同时,永定土楼的居民亦是极为热忱好客,每逢饭点,总是家家户户都发出盛情邀请,令您难以拒绝他们的满腔热情。
永定土楼不仅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土楼内的居民过着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这种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同时,土楼内的石雕、木雕、砖雕等工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寓意。
永定土楼,这座中华民居建筑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它不仅是客家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永定土楼的光芒永远照耀在世界的东方。如今,永定土楼已经成为福建省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对于那些在寻觅旅游佳处而不得的朋友而言,土楼亦不失为一个上佳之选,能够引领您领略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