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情的青岛老城,呈现着浪漫与诗意的建筑风貌,以“红瓦”作为独特的建筑符号,掩映着青岛这座城市的百年变迁。

而这一抹“红”并非青岛的建筑的原生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一般指黏士瓦,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

2009年,陕西省宝鸡市文物工作者在桥镇遗址中,发现了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瓦,并采集到其余板瓦、筒瓦、槽形瓦残片。经文物专家判定,这些瓦片的历史可以追湖到 4000 年以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建筑陶瓦。

在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中,已详细描述出瓦作制度的应用,包括样式,尺寸,比例等细节都有具体说明。

1891年青岛建置之初,制瓦生产是以木质模具手工操作质胚烧制,用马蹄形土培窑烧制的青砖和灰瓦。《胶澳志》记载:“本区石料丰富,故建筑多用石。其法下层叠之以石,上层乃累以砖。”

1892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军队移防胶澳。在青岛口附近建造的总兵衙门及军队营房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砖灰瓦白墙。当时普通的民宅则多以石筑墙体、麦秸海草灰泥铺顶,纸糊窗户。较富有的人家则盖起了砖瓦房,并以传统的青砖灰瓦覆盖屋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总兵衙门(图片来源:云志影藏)

1897年德占青岛后,胶澳总督府极力吸引中国建筑业迁来青岛,但最初的效果并不理想。青岛附近采石场开场的石料建材和中国传统砖瓦,是占领青岛后当地唯一的建筑材料。

“灰瓦” 青岛开埠之初的古朴印迹

在留存的影像图片中,大量德占早期的建筑均采用青岛当地的中式灰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式灰瓦(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建筑师阿诺·凯尔1898年在今中山路南段东侧曾建造一栋平房作为其临时住宅,中部间隔的墙面上绘制有中国传统吉祥“寿字”图样,屋顶采用中式灰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尔住宅(图片来源:求闻网)

建于1899年的安治泰主教公寓,建筑采用对称式布局,中式青砖墙面,墙角处以花岗岩镶嵌勒脚,窗边以花岗岩条石嵌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治泰主教公寓(图片来源:《胶澳发展备忘录》)

1900年建成的欧人监狱,是胶澳总督府最早建成的司法建筑,屋顶、窗边等装饰细节采用了中式的建筑样式和建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人监狱(图片来源:弗里德利希·贝麦)

圣言会会馆(建于1899-1902年)和圣心修道院建筑(建于1901年至1902年),是德占胶澳早期的宗教建筑,均使用中式瓦作为屋面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圣言会会馆(图片来源:云志影藏)

在城市建设之初大鲍岛区域商住民居,延续着中式传统的建筑样式,屋顶大都使用的是灰瓦。包括德商阿尔弗莱德•埃米尔•希姆森的早期“里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里院建筑(图片来源:云志影藏)

此外,1899 年建成的海因里希亲王饭店,1901 年投入使用的胶海关办公楼,上海路上的礼贤书院等建筑影像中,也留有中式瓦的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因里希亲王饭店(图片来源:弗里德利希·贝麦)

瓦楞铁 特殊过渡期的临时产物

在德国的文献记录中,自青岛附近采石场开采的石料建材和中国传统的黑色砖瓦,是占领青岛后当地唯一的建筑材料。而青岛传统的青砖灰瓦并不符合德国建筑工程师的习惯要求。19、20世纪之交,青岛仍需从中国其它城市购买建材,最初部分建材甚至需要从德国国内购进。

或许正是由于建材的紧俏,青岛开埠早期的影像资料中,出现了许多以瓦楞铁铺设屋顶的建筑。

伊尔蒂斯兵营,建于1899年,是驻青德军在青岛修建的第一所永久性兵营,位于青岛市太平山南侧,屋顶最初为瓦楞铁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尔蒂斯兵营(图片来源:云志影藏)

位于河南路上的仁济公司(后来的谦顺银号、山东银行),是一栋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屋顶为中式歇山顶的坡屋顶,也使用了瓦楞铁敷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仁济公司(图片来源:弗里德利希·贝麦)

建于1907年的广东会馆是德占中期,少有的以瓦楞铁作为屋面材料的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会馆(图片来源:求闻网)

此外,还有督属医院、顺和洋行、海军第三营营长官邸,总督建设局局长官邸和希姆森建造的许多住宅建筑中,建成早期也出现瓦楞铁铺设的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海军第三营营长官邸(图片来源:弗里德利希·贝麦)

“红瓦”——城市屋顶色彩的盛行

早在明崇帧十年(公元1637年)刊印的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中,就有记载中国烧瓦制红瓦的制作技术。第七卷陶埏(音:shan)中,较科学地总结了烧制砖瓦的经验。其中提及,红砖红瓦比青砖青瓦少了一道“济水转釉”的工序。

青岛1898年后的建筑中的红瓦,并非中式传统制作的手工瓦,而是由德国大环窑生产的机制瓦,早期生产的红瓦,在城市建设早期多用于青岛区的欧人建筑。

1899年,根据胶澳总督府的要求,捷成洋行在大鲍岛以北投资建立了一座蒸汽砖瓦厂,紧接着在黄岛又开建第二座大型砖瓦厂。之后,红瓦以一种文化渗透的方式,影响着青岛的建筑基因。

1906年,在“大窑沟”周围陆续修筑了皇帝大街(今堂邑路一馆陶路)、罗尔曼大街(今莘县路)、莱希滕大街(今冠县路)等多条环绕港口的街道,“大窑沟”被重新规划为商业居住和港口贸易用地,砖瓦窑也迁往孤山和沙岭庄一带,均备有50马力原动机。这一时期,青岛机制砖瓦业已初具规模,每年生产砖瓦600万块(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窑厂(图片来源:弗里德利希·贝麦)

在此期间拍摄的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同期房屋建材应用中,已出现形态多样的屋面瓦,按照外观形态,红瓦种类多为牛舌瓦和筒瓦,菱形瓦和方瓦。

在青岛红瓦收藏者厉永昌先生收藏中,保留200多片不同种类不同时期的建筑瓦片。其中,济宁支路发现的“小方瓦”让厉先生印象深刻,它尺寸形状在青岛的老建筑中极为少见,长是27.7厘米,宽是21.5厘米(大方瓦约为长38㎝×宽21.5㎝.),是厉先生收藏的方形瓦中尺寸最小的一种,特别是在大鲍岛区域更是少有。在“小方瓦”背面显示“DIEDERICHSEN.JEBSEN& Co.TSINGTAU”,标志着它来自于青岛最早的窑厂“捷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捷成窑厂的小方瓦,长28.5㎝×宽22㎝,厚2㎝,重3.7斤左右。(图片来源:厉永昌先生提供)

青岛红瓦收藏者武文先生收藏中,类型分为马蹄瓦,筒瓦,脊瓦,牛舌瓦,方瓦,蝴蝶瓦等种类,甚至还发现有木质牛舌瓦。其中,一款尺寸偏小的牛舌瓦也十分少见,尺寸为28.5厘米×22厘米。背面显示“R. KAPPLER & SOHN”,标志着它来自于卡普勒窑厂。这款小牛舌瓦在目前青岛红瓦的收藏者中也无出其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普勒窑厂小牛舌瓦(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筒瓦常见于行政建筑中,德国胶澳警察署旧址,胶澳总督府旧址等建筑中屋顶均铺设有筒瓦,胶澳总督官邸旧址还使用了彩色筒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普勒窑厂红色筒瓦 (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胶澳总督府,1906年春交付使用,曾作为德国胶澳总督办公地。外立面由花岗岩砌成,屋顶采用红色筒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胶澳总督府(图片来源:王学纲先生收藏名信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胶澳总督官邸,建成于1907年,外立面以花岗岩大蘑菇石为装饰材料。红色、蓝色的筒瓦铺设屋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胶澳总督官邸(图片来源:云志影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胶澳总督官邸旧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如今,江苏路基督教堂,海滨旅馆旧址,海军第三营营长官邸旧址等老建筑中,保留有筒瓦屋顶。

牛舌瓦是比较常见的红瓦样式,在青岛的收藏界存有10几家窑厂的牛舌瓦。德占青岛时期建造的大量留存建筑中,依然保留着红色牛舌瓦的建筑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丰洋行牛舌瓦(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胶澳皇家法院,是德占后期的行政建筑,大楼主要包括厅堂建筑与侧翼办公楼两部分。外墙以花岗岩蘑菇石砌墙基,黄色拉毛墙面饰浅璧柱,墙面开三联长窗,檐口以条石装饰。红瓦折坡屋面铺设红色牛舌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胶澳皇家法院旧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胶澳警察公署坐落于青岛火车站东侧的一处高地上,檐口的三角形山墙以花岗岩与红砖砌成仿木构装饰。屋面高低变化丰富,上覆筒形红瓦和牛舌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胶澳警察公署旧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胶海关旧址、胶澳总督府屠宰场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英国领事馆旧址、路德公寓旧址、青岛中山路1号、青岛观象台等众多德占时期的建筑中,都留有红色牛舌瓦铺设屋面。

机平瓦,俗称大方瓦,在房屋建设中较前两种瓦片更具性价比,是青岛现存老建筑中比较常见的红瓦样式,在青岛近代建筑中的运用十分广泛。青岛多处历史文化街区中,时常可见大方瓦这类屋顶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普勒窑厂大方瓦(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水师饭店,德国海军士官和水兵的娱乐场所,花岗岩砌基,墙面以花岗岩贴面,檐部为露木花饰,西南角设有方形攒尖塔楼,折坡屋顶,覆以矩形红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师饭店(图片来源:弗里德利希·贝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师饭店旧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胶澳皇家邮政局,1901年竣工。红砖墙面,建筑临两个道路交叉口的转角处建有尖顶塔楼,屋顶铺设红瓦方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胶澳皇家邮政局旧址(图片来源:云志影藏)

在城市发展早期,红瓦屋顶多体现在欧式建筑中,形状丰富多样,在城市发展演变中,融入中国“基因”,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普及,形成青岛城市建筑的特色之一。

观海一路还有一处建筑上,屋顶铺有不规则菱形瓦,这在青岛遗留的建筑中十分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海一路建筑(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普勒窑厂菱形红瓦(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普勒窑厂脊瓦(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红瓦”——青岛民族工业的开端

资料显示,近代青岛民族机制砖瓦,始于1913年3月刘明卿投资2.6万元在湖岛村开办的祥利窑厂,《首轮青岛市志》记载为山东省民族工业最早的机制砖瓦厂。掖县商人刘子山位于大窑沟的“复合永窑厂”建于1913年,在1918年采用沽河泥土生产瓦,年产瓦达30万片。

第一次日占青岛后,日本商人开始开设砖瓦厂。据《建材工业志》记载,从1914-1919年,先后建有孤山窑厂、青岛地所建物株式会社、东华公司青岛支店、岩城商会、村本炼瓦下厂等。至1921 年,华商陆续开设窑厂,分别设有同风、永记、春记、裕兴和、德源泰、义和祥等。

在此期间,日本人在青岛建造的大量公共建筑模仿德占时期的建筑特点,大量使用红瓦作为屋面建材。青岛第一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旧址、青岛普济医院旧址、青岛避病院旧址、青岛日本中学校旧址等建筑至今仍保留采用红色牛舌瓦屋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普济医院旧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建于1919年的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建筑采用仿欧式公共建筑风格,花岗石砌基,铺设红色筒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旧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青岛“回归”——砖瓦业进入兴盛期

1922~1924 年,又有谦盛合、泰记、玉昌、公兴义等8家窑厂相继设立。1930~1935年,伴随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益丰窑厂、福兴窑厂、和丰窑厂、永盛和窑厂、全盛窑厂、双合盛窑厂、春和、有利和窑厂、大兴窑厂、三盛窑厂和万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开业,青岛砖瓦业进入兴盛期。

1930年代以后的建筑中,牛舌瓦和方瓦在日常建筑中被广泛使用,成为屋顶建材的主流。

1934年落成的青岛圣弥厄尔大教堂,屋面采用牛舌瓦铺设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圣弥厄尔大教堂(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1930年代后兴起的青岛八大关区域,也分布着不少牛舌瓦建筑,太平角一路9号,由屋顶沿延而下的牛舌瓦清晰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角一路9号建筑(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黄海路上的一处凉亭,屋面仍保留刘子山瓦厂铺设的牛舌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海路凉亭(图片来源:武文先生提供)

1930年建成的山东大戏院,檐口女儿墙作棱角式装饰,屋顶铺设方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大戏院旧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罗马风格的圣保罗教堂由礼拜堂、塔楼和教会楼三部分组成,东、西、北端各有一半圆形外墙体。红砖外墙,红瓦坡屋面铺大方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圣保罗教堂(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位于大学路的广厦堂,整个建筑群主要由一座俱乐部、一座经理住宅、两座副理住宅和7栋行员公寓楼组成,屋顶采用矩形红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厦堂旧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相较于中国其它地区的红瓦建筑,青岛的红瓦形状更为丰富,在城市发展早期,红瓦屋顶多体现在欧式建筑中,在城市发展演变中,融入中式“基因”,在各类城市建筑中逐渐普及,形成青岛城市建筑的特色。

缤纷多样的屋面瓦

青岛开埠以来的城市建筑中,极具东方韵味的中式琉璃瓦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1901年建成的青岛火车站,建成之初,屋顶采用了中式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火车站(图片来源:云志影藏)

圣心修道院建筑中部的两座塔楼,在老照片中,留有琉璃瓦的样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圣心修道院(图片来源:弗里德利希·贝麦)

1930年代的青岛老建筑中,栈桥回澜阁、青岛水族馆和水产研究所的屋顶采用了中式琉璃瓦作为屋顶建筑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水族馆(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产研究所(图片来源:多肉团队)

此外,在青岛历史影像资料中,城市建筑的屋面瓦还有更多的样式。

如中山路72号,祥福洋行建设的公寓,屋顶采用了一种少见的方形板状材料,并以不同色彩镶嵌边框、拼成四组几何图案,这在青岛的老建筑中极为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姆森中山路商业建筑(图片来源:云志影藏)

始建于1930年代海滨公园(今鲁迅公园)中的观景凉亭,屋面依然维持原貌,保留着数十年前的方形瓦片拼铺的样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公园观景亭(图片来源:左 ,华北交通博物馆;右,多肉团队)

千姿百态的瓦片记录着青岛的城市脉络,万瓦鳞次镌刻出建筑的人文印迹。

那一页页栖息于屋顶的红瓦,历经百年沧桑静默地守望着来往的过客。斑驳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城市的过往,细数着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本文由“多肉在青岛”团队与武文先生合作完成。

致谢:

感谢袁宾久先生对本文的细心指导。

感谢厉永昌先生、武文先生给予红瓦相关资料。

感谢云志影藏、王学纲先生给予图片资料支持。

参考书籍:

《中国古代砖瓦》、 《青岛开埠初期的建筑》、 《青岛开埠十七年》、《青岛首轮市志》、 《中山路∙一条街道和一座城市的历史》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