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按照中央的命令,我军正式统一番号,并按照序列统一排序。
就这样,第一至第四野战军正式成立。
众所周知,这四大野战军的司令员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帅之才,例如彭老总、刘伯承以及陈毅等人。
但非常奇怪的是,在这四支军队中,重要性仅次于司令的副司令的人员安排,却各有不同。
一野相当于没有,三野相当于司令,二、四野干脆没设。
究竟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四支军队究竟有什么不同?
最艰苦的部队
若是想弄清其中的隐情,首先要了解一下四支军队的来历和发展历程。
第一野战军出自贺老总领导的晋绥野战军,在抗日时期一直转战于陕甘宁一带。
解放战争开始后,为了应对攻势强大的胡宗南部队,中央决定由彭老总接过贺老总手中的指挥权。
之后,彭老总在晋绥军队的基础上,组建了西北野战军,并担任了司令兼政委两个重担。
中央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在西北用兵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虽然幅员辽阔,但却是一望无垠的茫茫戈壁。
而且此地民族众多,民风彪悍,我军的群众工作极难开展。
因此仗虽好打,但根据地却极难建立。再加上气候和环境都异常恶劣,战士们的补给也异常为难。
当时军中便流传着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在西北作战,要有九分后勤,一分作战。”
可见一野的处境有多么艰苦。
除此以外,我军不仅要面对兵力强盛的“西北王”胡宗南外,还要面对势力庞大且战斗力凶狠的马家军。
提到马家军,就不得不提一下当年在河西走廊的那一场惨战了。
当年两万多西路军,在没有后勤,没有支援的情况下,与二三十万马家军艰苦奋战半年之久。
最后,我军因为弹尽粮绝,几乎全军覆灭。战斗之惨烈,让人无不为之扼腕长叹。
从此以后,每当再有人提起马家军,我军便会提起全部的警惕性,不敢有一丝松懈。
也正因如此,在西北野战军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爱将彭老总,并为他安排了两个副司令保驾护航。
一个是张宗逊,另一个则是赵寿山。两人都是威名赫赫的猛将。
在几人的共同协作下,西北野战军由最初的4.5万人,发展到后来的三十几万。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我军先后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以及扶眉、陇东地区取得重大胜利,将胡宗南打得仓皇而逃。
最后,在彭老总的指挥下,我军一举解放了兰州、宁夏和新疆等重要地区。
在1949年,西北野战军正式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和副司令人员保持不变。
可以说,一野能用最少的人数,在最快的时间内打下最多的土地,除了彭老总的指挥外,也少不了两位副司令的辛苦付出。
能打硬仗的部队
如果说一野是吃苦最多的“老大哥”,那么二野就是一直舍己为人,默默奉献的“二哥”。
二野的作战条件虽然没有一野这么艰苦,但它所经历的恶战却一点也不比一野少。
二野的前身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之一的129师。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也是元帅级别的徐向前。
由两位军神统一指挥,129师在中原大地上打出了一场又一场的胜绩。
抗日结束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来又被改编为中野,刘伯承继续担任司令。
在他与中野诸将的共同运作下,晋冀鲁豫军区逐渐发展为控制人口两千多万,并拥有民兵四十多万的大根据地。
可以说,当时的华北大地,是我国群众基础最坚实的地方。
但在此期间,徐帅并未担任副司令。他因重病缠身,回到后方休养了。
而彼时正是中野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候。当时为了策应西北以及华东两大野战军作战,中野一直充当着“自我牺牲”的角色。
1946年,老蒋调集重兵同时对苏北与山东发起进攻,我军的两大解放区同时告急。
为了缓解两地军队的作战压力,中野挺身而出,来了一招“围魏救赵”。他们直接攻占了敌军的大后方——陇海路,切断了对方的补给。
敌人恼羞成怒,立即抽调兵力,准备围攻中野。
那时两军兵力悬殊,敌人有三十万,而我军只有十几万。
危急关头,中野猛将王近山直接率领六纵孤军深入,以横扫千军之势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溃散而逃。
这场战斗虽然胜利了,但中野伤亡却异常惨重。
1947年,眼见中野的士气逐渐低迷下去,重伤未愈的徐向前不顾劝阻,坚持回到前线工作。之后,在中央的批准下,他回到中野担任副司令员。
有了徐帅的加入,战士们顿时军心鼓舞,战斗力也愈发高涨起来。
不久后,敌人再次调集重兵,朝着我军的陕北和山东两大重要解放区压来。
危急之中,毛主席决定将战火引到蒋管区,在敌人的心脏上狠狠“插”一刀。
随后,他再次派出中野,让他们千里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走后,徐帅便继续留守老根据地,主持军区工作。
当时部队在挺进大别山后,中野损失惨重。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我军直接损失了数万人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当初为了挺进大别山,中野丢掉了所有的重型装备。
这时,中央又派了两个副司令过去。一个是陈老总,一个是李先念。
在两人的配合下,中野的战斗力再次恢复。在此后的几年间,部队纵横于长江、黄河、汉水等广大地区,歼灭了大量国军。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陈毅名义上还是华野司令。正是有他的帮助,中野和华野才能默契配合,打出了闻名全国的淮海战役。
1949年,中野正式改编为二野,刘伯承继续担任司令。而因当时的战事需要,陈毅和李先念先后被调到了其他岗位上。
自此,二野再也没设过副司令。
最善谋的部队
要说最会打胜仗的部队,那就非三野莫属了。
三野的前身是由新四军,以及八路军山东军区的留守部队组成的。
抗战结束后,罗荣桓率领山东军区主力进入东北作战。而留守部队则交给了许世友指挥。
后来,为了扩大山东解放区,陈毅率领部分新四军北上,建立了山东野战军。
不久后,粟裕带着剩余的新四军主力,北上与陈老总会合。两军合编成华东野战军。
这时,主席便有了将陈毅调到中野,让粟裕担任华野司令的想法。
但粟裕坚持不肯。他认为相较于其他几个野战军的司令,自己的资历较浅,担任司令恐怕难以服众。
所以他再三请求陈毅留下,自己则担任副司令。主席考虑了一番后便同意了。
华野的战场是国民党的大本营,可以说是所有军队中处境最危险的部队。
面对如此险境,粟裕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指挥天赋。
即便他名义上是副职,但军队的总指挥权却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在解放初期,面对敌人大军压境,他迎难而上,直接打出了七战七捷的优秀成绩,狠狠挫了老蒋的锐气。
在莱芜战役中,华野仅用了三天就歼灭了五万敌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粟裕又指挥着众人,直接歼灭了国民党的“王牌师”七十四师。
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中,华野更是直接将国民党最后的全部主力消灭得一干二净,为解放全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毛主席原本的战略思想,是想“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但没想到,粟裕竟然直接让华野从一个偏师打成了主力师。
在此期间,粟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些原本“心有怨言”的山东老将也一个个心服口服。
后来,华野基本稳定后,陈毅便去了中野,而粟裕也就成为了代司令。
1949年,华野正式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粟裕再次辞让司令,而陈毅则继续担任司令一职。
这也是为何会说,三野的副司令其实相当于司令。
实力最强大的部队
说起四野,那肯定是当之无愧的雄狮部队。这支军队是我军人数最多,装备最好,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支主力部队。
而且其中的猛将层出不穷。除了罗荣桓、刘亚楼、黄克诚、邓华等主要指挥员外,还涌现了像韩先楚、李天佑等一众骁将。
而且这支部队从祖国的最北部打到了最南端,从辽沈打到平津,又横渡长江,挥师南下,一举解放了海南岛。
朝鲜战争爆发后,率先入朝作战的,也是这支部队。
可以说,四野是解放军的骄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和四野的发展历程有关。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八路军115师。但在整个抗战过程中,115师一共经历了三次分兵。
先是聂荣臻率领一部分组建了晋察冀军区;之后罗荣桓又率领一部分组建了山东军区;最后黄克诚又率领一部分南下加入了新四军。
内战打响后,115师各部又在东北会合在了一起,并重新组建为东北野战军。
由于每支部队都有单独作战的能力,因此整支部队的作战能力大大增强,这些将领也个个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解放初期,东野共有三位副司令,分别是吕正操、周保中和萧劲光。
但随着战斗规模越来越大,大家开始分开而战。
到了1949年改编时,几个副司令也被派到了其他重要的岗位上。而且,中央考虑到罗荣桓政委工作能力较强,四野也就没再设副司令了。
综上所述,几个野战军的副司令人员安排,都是按照战斗需要所调整的。
但不管职务或高或低,或升或降,解放军将士们从未二话,始终奔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他们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