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将领入葬八宝山,保守世人争议
在首都北京的石景山区东南处,有一个占地一百五十亩的园区安静地坐落在西长安街北侧。远远看去,只见入眼的尽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和花草。它虽处在繁华的首都,却是终年寂静肃穆;没有人居住在这里,却是终日武警把守,寻常人不得进入。
此处便是八宝山公墓。作为我国规格建制最高、名誉最为崇高的园林式公墓,它是我国最神圣不可亵渎的地方。而在这片静谧里驻足长眠的都是为成立新中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的先烈、国家领导人、军队高级将领、民主党派领导人,如朱德、董必武、彭德怀等先辈。
同时,在这处公墓里,还埋葬着十二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譬如北剿总司令国军二级上将卫立煌、华北剿总司令国军二级上将傅作义、徐州剿总司令国军中将杜聿明、和平将军张治中以及国军中将郑洞国等等。他们虽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在抗战时期都与共产党一起一致对外,为抗击倭寇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在这些人里,有一位饱受世人争议——他就是原国民党将领黄维。其余国民党有的是还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及时弃暗投明归顺了共产党,并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英勇奋战做出巨大贡献;有的则是在战犯管理所里认清了自己的过错,并诚心诚意改过自新,重新获得了自由。
然而黄维却是从始至终都顽固至极。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作为国民党手中的一把利剑,剑尖直指日本侵略者,但却仍时刻提防着共同御敌的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率军和共产党殊死拼搏,甚至还利用化学武器作战,使得受害者痛不欲生;而被俘虏后,他冥顽不灵,始终不愿意投降,还拒绝接受共产党的教育和改造。
与此同时,黄维对于已经有所觉悟的杜聿明等人嗤之以鼻,十分厌恶。他在战犯管理所住了几十年,就顽固了几十年,他对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忠诚一丝一毫也没有被撼动改变。最后是毛主席亲自下令释放了黄维,他才终得自由。
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黄维却先于其他国民党将领得到了守灵资格;而1989年他因病去世,即使他在心脏病发前心心念念的仍是对岸蒋介石的旧部,国家还是为其举行了追悼会,甚至还得到了葬在八宝山的资格。这一切都让世人难以理解,这样一个自始至终都心向国民党和蒋介石的人,为什么还能有这样的待遇。
时间倒退回1904年,那是黄维出生的年份。
知己为共产党,自己却入国民党
1904年,黄维出生年在江西省贵溪盛源乡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的家里没有很好的条件,就连上学都是拮据过日子才节省下学费。黄维在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后被一所师范学院录取,毕业后便回了本地做一名教师。
但黄维志不在此,独自郁郁一阵后便直接辞了工作离了家去外面漂泊寻求自己的志向了。在这个期间,他遇上了共产党人方志敏。回顾黄维的一生,他最开始的同事、此后的战友、以及了解他的人,在评价他时,用得最多的形容便是“固执”“脾气跟牛一样倔”“死脑筋”等。但他却和方志敏迅速成为了知己,因为十分敬佩对方,还称方志敏为自己的大哥。
当方志敏得知黄维想弃笔投戎搞革命时,二话没说就把他引荐到了那时还是国共合作的革命军事学校——黄埔军校。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尽管最开始与黄维结为知己的方志敏是共产党,但黄维却在黄埔军校里发展成为了国民党,还深受陈立夫和蒋介石的赏识。
他在黄埔军校的时候,凭借自身过硬的军事素养和指挥作战能力,迅速被提携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同时蒋介石还为了更好地培养黄维,把他送至德国留学深造。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僵持拉锯时才,把黄维召唤回国进行作战。
而黄维也的确借此一战把自己的名字深植人心。
淞沪会战爆发,黄维誓死守罗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无耻的日本侵略者终于撕下了之前还披着的人皮面具,全面侵华,华北战区彻底陷入了战争的炮火与硝烟。同年八月,蒋介石为了防止日军一股劲往下侵略,延长抗战时间,计划将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就在上海展开了主动反击的战斗。
在持续三个月时间的战争时间里,日军因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伤严重。也正是因为这场战斗,彻底破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妄语。其中的淞沪会战是这场战争里参战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战。
其中罗店则是中日双方在淞沪会战中争夺的关键。原因无他,罗店的地理位置对整场战争的影响太大。这个小镇虽然只有两平方公里,但它却是是通往宝山、上海市区以及嘉定等重要地点的交通枢纽。可以想象,一旦罗店失守,在前线作战的战士被切断了后路以及粮草供应,之后的仗会有多么难打。
所以可见镇守罗店对当时我军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
当时负责守卫罗店的是国军67师201旅。日军对罗店虎视眈眈,为了争夺此地,他们不断地使用坦克重炮,企图摧毁国民党的防守。到后来甚至还使用了飞机进行轰炸。在这样高密度高强度的攻击下,国民党67师201旅在一天之内伤亡惨重,而罗店也就此失守,落在了敌军手中。
罗店失守的消息不久便传到了蒋介石的耳中。他闻言震怒,甚至还派出了自己的心腹陈诚亲自前往前线指挥作战,并下令无论死伤一定要把罗店抢回来。陈诚前往前线后,很快便将两个师的军力投入争夺罗店的战斗中。
日军对罗店也十分看重,紧紧不肯放手,双方便陷入了鏖战。虽然最终国民党殊死夺回了罗店,但同样的他们自己也损失惨重。在短短五天的交战里,国民党多名旅团级干部阵亡,师长李树森更是身负重伤无法再继续指挥。
在这样危急的时刻,陈诚突然想起了被蒋介石送去德国学习的黄维。于是原本还在国外的黄维被紧急召回国,又匆忙投入罗店的战争中。在得到坚守罗店这样的任务后,以“固执”而得人知的黄维便做好了死守的准备。这里所说的死守,并不是夸张的形容,而是黄维真的是固执地在用生命来死守罗店。
随着日军增援的到来,国民党的罗店守卫战打得愈发艰难。子弹、手榴弹、炮弹疯了一般往国民党人身上招呼,日军的战机无休止地在他们头顶上呼啸盘旋,落下一颗又一颗炸弹。经过持续两天的拉锯僵持,罗店再次失守了,这片土地上四处是战争的疮痍,满眼狼藉。
可尽管如此,面对着人数和装备都明显优于己方的日军,黄维仍没有放弃,还在指挥率领部队从其他方向展开进攻。当部队的死伤惨重时,他便继续派遣军中的文员抵上,再不够了,就又加上后勤的伙夫。就这样,众人们前赴后继,整个罗店犹如地狱,四处是断臂残肢,血流满了地面,壮烈如斯。
但最终,黄维倾尽全力也没能挽回败局。他所率领的万余人的部队,最后只余下了不到一千人,死伤惨重。在整个战斗的过程里,黄维即便是面对着十余倍的敌人,也没有丝毫退缩。他仿佛真的不惧生死,只一心抗敌救国。
尽管罗店失守,但他们的殊死搏斗也为我军争取了宝贵的作战时间,极大保留了我军的战斗力。同时,他拼死守城的事迹也使得“黄维”这个名字响彻各军。
但也正是这样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日本人拼死搏斗的人,在解放时期也给我们的共产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和麻烦。
解放战争,黄维剑指共产党
经过罗店一战后,蒋介石和陈诚都觉得黄维能担重任,便在短时间里提升他做了军长。而在之后在抗击日军时,黄维也的确没让他们失望,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蒋介石在后来也确实把他当自己最好的部队来装备。
所以在解放战争时期,黄维对共产党而言不可不谓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但是在最初,蒋介石没有把共产党想得太厉害,并没有派出自己的精良部队,而是让黄维和他的部队徘徊在东南沿海一带。
在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才反应过来,终于舍得用自己最精良的部队对抗共产党。而双方最直接的对战已经是1948年的淮海战役了。
1948年11月,彼时黄维匆匆赶到徐州,面对的却是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解放军占领的局势。权衡利弊后,他只能暂时退守在双堆集。
然而同年12月,蒋介石下令让黄维率领12兵团迅速前往安徽宿县营救黄百韬。但面对解放军滴水不漏的围攻,黄维几次突围都没能成功。与此同时,解放军还在黄维每次突围失败时逐渐缩小包围圈。终于,黄维率领的部队终于慢慢走向了弹尽粮绝,也有越来越多的国民党士兵再也坚持不下去,或是起义或是投降。但在被杀和被俘虏的国民党将士里,始终都没有发现黄维的身影。
12月15日,我军巡逻战士薛振英在进行夜间的巡逻时,驻地不远处的一阵嘈杂引起了他注意。当他走近,看见是几个隐在黑暗里的人影,在被发现后还在逃窜。于是薛振英当即端枪喝道:“什么人在那儿!站住举起手,不然我开枪了!”几个黑影闻言才站住不再动作。
随后薛振英端着枪慢慢靠近问道:“你是谁?是哪个部队的?”沉默一阵后,其中一人回答道:“我是国民党14军上尉方正馨。”薛振英一听是国民党军的军官,一点也没有犹豫,立即把几人扭送回了解放军的战俘处。
但奇怪的是,其他的一些国民党俘虏在见到这个自称“方正馨”时,眼神都有些闪躲,尤其是那些国民党的士官,有的甚至还有些惧怕。解放军的人当即就觉得不对劲,开始怀疑方正馨这个身份的真实性。
直到第二天,他们单独拉出了一些战俘询问实情,才得知那人压根不是方正馨,而是他们苦寻的敌军高级将领黄维!黄维被俘的消息一下子就在军中传开了,众将士皆是欢呼。原因无他,原来是黄维曾在双方作战时对我军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使得我军伤亡无数,活下来的战士也痛不欲生,实在可恶!
就连当时对待战俘十分平和的刘伯承元帅都忍不住向中央军委提交了申请,希望能将黄维就地处决。但毛主席最终却是驳回了这份申请,只道黄维是听从了国民党上层的命令投放毒气弹,如若他违抗命令也得受死,这样戕害解放军战士也并非他本意。
被关二十余载,黄维仍旧冥顽不灵
后来,黄维被关进了位于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和其他被俘的国民党士兵一起接受我党的教育和感化。但黄维这一待就是二十几年,期间他面对我党的劝解一概当作耳旁风,油盐不进,活生生把自己熬成了战犯管理所里最后的几个“钉子户”。
1975年,毛主席看着管理所里最后的这几个冥顽不灵的人,最终还是下令给释放了。他知道这么多些年过去了,这些人也不会因为再被多关几年而改变自己。一年后,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黄维获得了为毛主席守灵的资格。此后,他还在国家的安排下做了政协常务委员。
1989年3月20日,黄维心脏病突发去世。因为他在抗战时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出于对他爱国信念和坚毅的作战精神的肯定,国家批准他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值得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