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冬季的厦门,依旧温暖宜人,来自海峡两岸的180名残障人士齐聚于此。

12月11日,2024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主题论坛在厦门市成功举办。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尤亮致辞并宣布主题论坛开幕,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原代理主席林政则,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伟华出席主题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宿利南主持。来自海峡两岸的180名残障人士、基层社团代表、扶残助残代表参会交流,其中台湾嘉宾120余名,是近年嘉年华活动参会人数和“首来族”最多的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亮表示,嘉年华活动已成功举办8届,是两岸同胞共叙亲情、友情和乡情的平台,是两岸残障兄弟姐妹交流学习成长的平台,是推进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的平台。他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让更多残障台胞和社团组织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中来,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进心灵契合,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新时代新征程,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林政则表示,残障朋友通过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收获友谊、收获成长。他呼吁,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推动两岸残障事业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主旨论坛上,6位嘉宾围绕“共促融合发展”主题同台交流,展开了热烈讨论。在社会融合方面,金门大学长期照护系主任、教授何清松就如何为身心障碍者提供资源服务提出对策。在环境融合方面,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薛峰介绍了我国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及“一个也不能少”理念。在就业融合方面,台湾盲人协会主席施养杰介绍了台湾视障按摩产业现状及未来展望。盲人按摩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于滨介绍了新时代十年来大陆盲人按摩事业的新发展。在艺术融合方面,台湾青年艺人吕佳容讲述了自己因伤致残后不向命运屈服、涅槃重生的感人故事。

大陆青年魏菁阳分享了自己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长为领舞演员的心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特殊艺术领域一名从事17年舞蹈工作的“老”演员,魏菁阳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和长年特殊艺术的实践,使得她对“特殊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17年里,她和伙伴们助力公益,扎根基层,把特殊艺术送到老百姓身边,把励志故事传递到青年学生中,她们用演出收入回馈社会,支持海内外公益事业,支持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台湾风灾的灾后重建……今年11月,魏菁阳与小伙伴们应邀前往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宜兰佛光大学进行了交流演出,她们用美轮美奂的音乐舞蹈配上如诗如画的舞台,带领台湾观众穿越千年时空,领略了一番敦煌文化的魅力。

“最令我难忘和感动的,就是在国际会议中心演出结束谢幕时,有将近千名的观众,起立为我们鼓掌,掌声经久不息,观众久久不肯离场。”魏菁阳说,透过他们含着热泪的眼睛,看到了台湾同胞们内心深处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特殊艺术交相辉映出来的艺术精神的无比喜爱之情。

这里面,夹杂着感动的泪水、激动的情怀、憧憬的心情,也有无限的向往之情。

魏菁阳相信,他们感受到了彼此同根同源的血脉中的文化共鸣,就像敦煌文化一梦千年所表达的那样,两岸的缘,是剪不断的血脉相连。而特殊艺术的火炬再一次的燃烧,让两岸同胞的心又一次拉近了起来。

厦门素有“海上花园”美誉,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

厦门以开放优势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厦门还是著名的侨乡和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具有鲜明中华文明特色的闽南文化,开放、包容、文明、友爱早已镌刻进厦门的城市基因,成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内在需求。

据记者了解,一直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建成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残疾人教育纳入全民义务教育体系,残疾人医疗和大病救助全面纳入财政保障,残疾人康复和儿童救助体系日臻完善,残疾人文化体育蓬勃发展,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残疾人关爱体系得到长足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对残疾人的扶助、接纳、包容成为爱心厦门的普遍价值理念,残疾人与健全人一起共享特区建设发展成果。

现场,福建省盲人协会、台湾盲人协会等6家机构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深化两岸残障事业务实合作。

此次主题论坛由中国残联港澳台办、福建省残联、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厦门市残联共同主办。此外,举办无障碍两岸康复健步走、残疾人棋类项目推广、文创艺术展、文艺展演等活动。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