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BBC在采访优衣库董事长柳井正时,又一次在我们的新疆问题上造谣带节奏,对此,柳井正的回应则是:“我们没有使用新疆棉花”。
这事儿又在我们中国的舆论场掀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说,你有不用的权力,我也有不买的权力。面对吃饭砸锅的言行,这样的表态再正常没有了。
但和以往一样,这一次也同样有不少人说,优衣库在中国有不少工厂和门店,“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贸然抵制,彼我皆伤”。
你说这种说法完全没道理吧,也不尽然,但给人的感觉真的很不爽。
我们该怎么看待柳井正的言论?
尽管柳井正这几年来在接受西方媒体挖坑式采访时,几次都表示不愿做政治表述。但归根结底,他能当着BBC的面说出“我们没有使用新疆棉花”这句话来,其本质依然是在向抹黑造谣新疆的西方表忠心。
说句不客气的,新疆棉是全球最好的棉花之一,新疆棉成本高价格贵,优衣库一个平价、廉价品牌,原材料大多数都是聚酯纤维的优衣库,用得起新疆棉吗?柳井正碰什么瓷呢?
那些为优衣库洗地和替柳井正辩护的人,怕不是连屁股都长歪了。
针对新疆棉的谣言,持续几年了,罪魁祸首是谁呢?
BBC通过柳井正的嘴,说出了他们想听的话。毫无疑问,罪魁祸首就是BBC所代表的、对中国存在恶意的西方媒体和西方政治势力。
西方造谣新疆的目的何在?
我们回想下西方造谣新疆的过程。当时不仅是新疆棉花,还有新疆番茄和新疆辣椒等一系列新疆的产品,西方全都抵制了,这和之前西方全面制裁俄罗斯的力度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西方通过无中生有的手段,在人权、道德上,凭空捏造出了一个抹黑中国的借口,在产业上打击中国的经济,精准瞄准新疆,为的就是破坏新疆的繁荣稳定,进而引发中国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地域矛盾和文化矛盾。
西方来新疆棉花问题做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打乱中国的阵脚才是其真正的险恶用心。
面对西方的恶意,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反击呢?
这些年来,每次遇到类似优衣库这种情况,即国外品牌表态不用新疆棉,我们中国的舆论场上就掀起一波骂战,不同观点的人群吵一波,部分消费者就制一波。但这不是长远之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的建议是:由中国棉花协会,或纺织业协会之类的中国产业协会牵头,设立一个“中国棉”或者“新疆棉”的认证标识。
长此以往,市场上的纺织品就会有两种:一种是有“中国棉”或“新疆棉”的认证标识的;另一种是没有这个标识的。到那时,中国消费者自然会知道该做出什么选择。
那些国外品牌不愿意用新疆棉花,我们也不愿意购买它们的产品,求仁得仁嘛,届时也省得柳井正之流再通过西方媒体去表忠心、献殷勤了。
万事开头难,只要第一步能迈出去,早早晚晚,市场上一定会有挂着“中国棉”或者“新疆棉”认证标识的中国优秀服装品牌脱颖而出,取代那些在中国市场上赚着中国人的钱还作妖的、排斥新疆棉花的国外品牌。
如此一来,我们服装行业的广大从业者也能有充足的时间择梧而栖,为中国服装行业的“腾笼换鸟”奠定基础。
我们应当将优衣库事件视作一个契机,就像当初西方品牌集体撤出俄罗斯,而以中粮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则彼退我进、取而代之一样。
中国的服装市场那么大呢,既然西方企业觉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那我们还跟他们客气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