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网传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那封信上,有句被很多人忽视的话:

2025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

作为行业龙头,比亚迪在今年已经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强调,淘汰赛已近,未来的新能源头部品牌,可能就剩下那么几个。

现实一如大佬的判断,一些造车新势力,可能已经熬不过这个冬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12月12日,极越CEO夏一平被极越员工围堵在上海办公室。

“为啥公司要垮了,还要我出差!”

“把护照拿出来……把后门给堵住!”

不少员工站在办公桌上抗议,甚至有的已经开始盘算“清理”公司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夏一平表示:

“正在积极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给一些时间。”

与此同时,采取报警的方式,来维持公司秩序。

事情的导火索,源于前几日抖音一博主在对极越汽车进行直播销售时,突然被助播告知:“16号全部撤退。”

主播赶忙询问关于赔偿的问题,助播回答:“他说给,(但)要找到资金解决资金问题......现在情况就是撤资了。”

舆论发酵后,11日下午,一封署名为极越汽车CEO夏一平的“内部信件”传出,用极越进入“创业的2.0阶段”,回应了消费者对极越“解散”的传闻。

信中提到,当下的汽车行业正在酝酿一场提效风暴,极越要开启创业2.0时代。

要求公司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

1.坚持核心技术的长期投入以保持领先优势;

2.加强销售和服务能力建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3.合并职能重复的部门与岗位,变革低效的内部工作流程;

4.削减短期内无法提升财务表现的项目。

一句话概括:降低预期,降本增效,前景不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后面也有稍微让人宽心的话:“公司确定了各个业务线下阶段的目标、执行计划和需要的资源,已经得到股东们充分的了解和全力支持。”

潜台词就是,股东们还愿意砸钱。

但从目前社交媒体流传的信息看,极越已经处在悬崖边上。

许多岗位员工将被离职,部分岗位员工的社保已经停缴,传闻中,大股东百度将不再投资。

于是就有了12日,员工集体要工资的这一幕。

根据极越“极少数员工维持业务”的方案,目前员工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

一是离职,等到明年2月底拿N+2补偿;

二是选择留下来,但从12月开始,公司将无法发放薪资,员工只能“自费上班”。

试想,如果你是极越的一个基层员工,面临社保断缴,工资不发,年前找工作难的问题,又能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极越前身为集度汽车,是百度与吉利汽车在2021年1月共同成立的汽车品牌。

2022年6月,公司发布了首款概念车“ROBO-01”。

2023年8月,集度汽车更名为极越,ROBO-01也变成了“极越01”。

然而,去年10月底正式上市后,极越01的销量并不佳,半年内累计销量仅2300余辆。

2024年8月28日,极越推出了新款端到端的AI智驾系统,以及搭载该系统的“极越07”。

凭借搭载8295芯片和高阶智驾系统和“最美智能掀背轿车”的亮点,这款车在大定期间取得了3000辆的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起来,这是企业转好的契机。

但问题是,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下半场并没有给极越07太多的机会,小米SU7、小鹏P7+、极氪007、飞凡f7、智己L6……在一众竞品中,极越07难觅差异化的亮点。

在价格上,也做不到断层式的优势。

根据懂车帝数据,11月份,极越只销售了1932辆新车,其中极越07 1030 台、极越01 902台。2024年1-11月,极越累计交付只有1.4万台。

对比一下同行:1月,小米SU7交付量超20000台,智己汽车销量10007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越的数据显然是不够看。

尽管极越是百度与吉利合作的产品,但1+1很难取得大于2的成果。

从纸面上讲,百度有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更是行业领先。

而吉利也是新能源的领头兵,极氪001、009非常畅销。

但是极越上市之后,我们发现极越的广告、媒体投入非常少,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牌子。

在产品端,无相君于今年9月试驾了一次,感觉无论是智驾,还是行驶品质,都很难称得上亮眼,倒是价格在竞品中呈现出遥遥领先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品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管理问题的反映。

无相君了解到,极越内部一直有CEO夏一平“被架空”的传闻,原因是百度和吉利在管理和用人的理念上,存在分歧。

吉利是极越大股东,并且有生产资质,股权占比65%,但极越的造车团队大部分是百度的,吉利股权多,但话语权少。

此外,公司贪腐问题严重,一位极越前员工在朋友圈说CEO测距仪特批十倍于市场价格的费用给指定供应商。

百度对此非常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分歧,某种程度也能从年初极越员工高调买小米汽车的事件中窥见一二。

当时小米SU7正式上市,热度持续高涨,一位网名为“大姚ToK”的博主表示,自己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全新汽车品牌“极越”的员工,他因购买小米SU7创始版而被公司强制辞退,且未获支付赔偿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越方面则称,该员工存在严重旷工行为,在小米SU7产品首批交付当天无故旷工前往现场提车,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

作为极越的社交媒体岗位的运营人员,“大姚ToK”在工作期间,以自己个人名义在全社交平台开设矩阵账号,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大肆宣传友商小米SU7的产品。

不仅高调夸赞小米SU7创始版,还主动旷工,参加了小米汽车在北京亦庄工厂举办的首批交付仪式。

自己的员工吃着公司的饭叫着同行的好,宣传3个月了才被曝光,极越内部的凝聚力和纪律性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是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

2018之前,国内智能手机品牌百家齐放,2018年之后,随着“锤子手机”的下线,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只剩下了小米、华为、OV等几个巨头玩家。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高达130多个,但在这场寒冬之后,我想真正能活下来,走得远的,不超过10家。

去年,威马CEO跑路美国,今年,高合申请破产,就是前几天,哪吒也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因为没能上市,资金断裂。

但问题是目前的销量能支撑起上市的野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很多非头部车企而言,真的要好好思考下企业接下来的存亡问题了,随着行业的淘汰赛加速,在巨头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资金优势面前,新势力已经越来越难分到羹。

这时候是及时止损,还是破釜沉舟,都要及早作准备。

对于消费者而言,更要小心。

未来,会有更多中小“新势力”离场,如果追求稳当,还是尽量选择销量高的大牌,否则以后可能零件坏了都没地方配。

已经买了小众车的朋友也要积极参加、组织车友群,方便了解自己汽车各种部件的平替型号。此外,不要过度迷信辅助驾驶,把智能车当非智能车开,因为一旦车厂倒闭,后续的智能升级服务也无法兑现。

当然投资者更要谨慎:现在市场中排最后几名的,可能会被随时淘汰,有些初创企业和上市公司已经很难等到下轮融资。

该割肉的时候,及早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