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工艺

原料准备:

首先要选用符合 GH2132 合金成分要求的原材料,包括高纯度的镍、铬、钼、钛、铝等金属。这些原材料的纯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最终盘条的性能。例如,镍的纯度一般要求在 99.9% 以上,以确保合金的良好韧性和耐腐蚀性。

真空感应熔炼(VIM):

这是常用的熔炼方法之一。在真空环境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金属原料产生涡流而熔化。这种熔炼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合金中的气体含量,如氧气、氢气等,因为这些气体杂质可能会导致合金的性能下降,如降低韧性和增加脆性。同时,真空环境有助于精确控制合金的成分,保证各元素的含量在规定范围内。

电渣重熔(ESR):

为了进一步提纯合金和改善其组织结构,在真空感应熔炼后,通常会进行电渣重熔。在电渣重熔过程中,通过电流在液态渣池中产生热量,使自耗电极(由真空感应熔炼后的合金制成)逐渐熔化,熔滴在穿过渣池时会得到精炼,去除夹杂物,使合金的纯净度更高,组织更加均匀。

锻造工艺

加热阶段:

将熔炼后的 GH2132 合金铸锭加热到合适的锻造温度范围,一般在 980 - 1120℃。这个温度区间是根据合金的热加工特性确定的,在这个温度下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便于后续的锻造操作。加热速度也需要控制,避免过快的加热导致合金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热应力。

锻造操作:

采用合适的锻造设备,如液压机或锻锤,对加热后的铸锭进行锻造。锻造比(锻造前后横截面积之比)一般在 3 - 5 之间。通过锻造可以破碎铸锭中的粗大晶粒,细化晶粒组织,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例如,经过锻造后的合金,其强度和韧性都会得到明显提升。在锻造过程中,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合理控制锻造的方向和力度,确保锻造后的坯料形状符合后续加工的需要。

轧制工艺

坯料准备:

经过锻造后的合金坯料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如表面清理和尺寸检查,以确保坯料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符合轧制要求。例如,要去除坯料表面的氧化皮,因为氧化皮可能会影响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导致表面质量下降。

轧制过程:将坯料加热到合适的温度,通常在 950 - 1050℃左右。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轧辊对坯料进行轧制,逐步将其加工成盘条所需的直径。在轧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轧制速度、压下量和张力等参数。轧制速度一般根据坯料的尺寸和设备的性能来确定,压下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盘条表面出现裂纹等缺陷,而张力的合理控制可以保证盘条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例如,在实际生产中,轧制速度可能在每分钟几十米到上百米不等,压下量每次可能控制在几毫米以内。

盘绕工艺

冷却处理:

在轧制完成后,盘条需要进行适当的冷却。可以采用空冷或控制冷却速度的方式,避免因冷却过快而产生残余应力。例如,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盘条,采用缓慢冷却的方式可以减少内部应力集中。

盘绕操作:

将冷却后的盘条通过盘绕设备进行盘绕。在盘绕过程中,要确保盘条能够均匀、紧密地盘绕在卷轴上。盘绕的张力也要控制得当,过大的张力可能会使盘条变形,过小则可能导致盘条松散。同时,要注意盘绕的整齐度,方便后续的储存、运输和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