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3日,由绍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大学出版社主办,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绍兴市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浙东运河文化研究》系列丛书赠书仪式在绍兴举行,旨在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浙江省社科联及绍兴市社联代表,绍兴市文史馆代表,国家级和我省省市有关博物馆、图书馆代表,运河文化研究相关专家,“丛书”子课题负责人,本地新型智库、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代表,在绍高校代表等齐聚一堂,交流“丛书”编撰情况、主要内容及出版发行情况。现将有关领导和专家讲话稿刊载,以供同仁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事物本身,以历史和美学的观点发掘浙东运河文化的学术丰碑

——简评《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

潘承玉 绍兴文理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两个最重要流派之一,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流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在建构地域文化学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谭徐明、邱志荣先生主编《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问世,快读之下,深觉此书有契合于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地域文化学的特色,简略言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承玉发言现场照片

一、回到“浙东运河”的现象体系建构

十九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哲学领域思潮频出,在帮助人深化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的同时,也带来了观念的混乱。在此背景下,现象学强调“回到事物本身”的研究态度,即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和理论,直接面对现象本身,致力于从现象本身出发,描述和分析现象的本质结构和意义,期待通过直接观察和描述现象的本质来理解和解释世界,为人类解答“我在哪里”释疑解惑。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建构了一个宏伟的回到“浙东运河”的现象体系(在我看来,这十部著作形成了由显到隐、由直观到透视的四重现象体系),解释了“浙东运河文化”的本质所在。这是对浙江文化史与中华文明研究的一个创新和突破。在包罗万象的中华文明中,“浙东运河”堪称最重要的事物之一。但这个事物长期遭到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文化界有关浙东运河的第一个信息,来自《新闻战线》1987第11期刊登的《宁波日报》记者何守先撰写的报道文章《浙东运河采访回顾》。2002年绍兴市委、市府决定对穿越绍兴平原腹地和古越水城的千古名河浙东古运河进行全面水环境整治。2005年4月25日《浙江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浙东运河,“延伸”运河文化》的会议综述,报道了4月19日上午由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中国城市水利学会、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水文化学术报告会在绍兴召开时专家们的呼吁。2005年12月《今日浙江》(中共浙江省委主办)2005年第23期刊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吕洪年教授的《积淀深厚的浙东运河文化》。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出版邱志荣编著《浙东古运河——绍兴运河园》,这是有史以来有关浙东运河的第一部专书著作。从那时到今天,以《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为标志,学界才有了一部“回到浙东运河本身”的大成果,这是对滋养浙东人民的浙东运河流域山川的报答,对创造浙东文化的历代先民的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志荣编著《浙东古运河——绍兴运河园》

二、“历史和美学的观点”结合研究的典范

1859年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曾经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传播和深入人心,恩格斯当年在对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与作家斐•拉萨尔历史剧《济金根》的文艺批评实践中提出并倡导的美学和历史的结合观点,越来越演变成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日益自觉的“历史和美学的观点”的结合原则。

我们知道,历史的原则要求我们不断逼近历史真相,获得真知,感悟真理;然而,真相既无处不在,又形销骨立于历史材料之中,时过境迁,我们为什么还要穷尽真相,获得真知?目的还在于实现我们生活的美好和内在精神境界的崇高,真要导向美与善,真、善、美理应是一体的。这个原则也完全贴近中华民族的“诗教”特质,完全吻合中华民族“兴于诗,礼于礼,成于乐”的优良传统。“诗词大会”近年的兴盛与毕生致力中华诗词传播的叶嘉莹先生受到的高度尊崇,都体现了我国社会和学界向古老“诗教”传统的回归。《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就是“历史和美学的观点”结合研究的又一大型典范成果。该丛书全面揭示了浙东运河文化的各方向真相,传播了真知,也精心梳理、首次提出了“浙东运河诗路文化”,结撰成就了《浙东运河诗路文化》专著,并在文献海洋中爬梳拾贝辑注形成了贯通各个历史的《浙东运河诗歌总集》,以“诗心”连接今人与古人,这对重新建构“诗化中国”,丰盈、美化今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流域文化学探索的丰碑

众所周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这些年上上下下经常讲到、听到的一句话,它揭示了当代世界变化的快速、不确定性和内含各种挑战的严峻,揭示了既有规则的失效与既有大局的失序。然而,回过头来看,中国与世界也经历了“百年未有之大发展”。过去百年的中国文化也是如此。

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和阵痛,中国文化在上个世界80年代以后经历了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三波滚滚热浪,以最后一波地域文化最为持久、炽热,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各地民众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在这过程中,诸多学人为引导地域文化研究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如北京大学的金克木曾发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第4期),上海社科院的姜彬曾出版《区域文化与民间文艺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都从文艺的角度提出了分布研究、轨迹研究、定点研究、播散研究等策略与强化吴越地区研究的建议。在前辈权威的指点下,近年的地域文化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问世了大量成果。《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可以说,凭借研究团队的长期积累和撰写过程中通力合作带来的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探索了地域文化研究的新路,拓展了流域文化学——运河学的新境界。《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十本,建构了一种新的研究和论述模式,属运河学的示范性丰硕成果,对推进其他地域文化研究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系列丛书

大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曾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道出了无数文化人的愿望和使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的文化习俗不断完美、民族的人文精神不断完善;当代人文社科工作者的学术追求,说到底,其根本功用也不过如此。可是,杜甫在此诗中接下来说的是,“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他的朴素愿望未能实现,不得不陷入沉沦落魄的境地。这是杜甫的遗憾,也是古代绝大多数文化人的遗憾。斗转星移,时移世易,我们来到大张旗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我们面对了比杜甫幸运百倍的机遇。如何面对机遇,如何既无负于自己的学术志趣,又无愧于时代的召唤,《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研究团队已经向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故此,谨向科学谋划、组织这一重大文化研究工程的绍兴市社科联领导,谨向谭徐明、邱志荣先生领衔的研究团队各位专家学者,献上崇高敬意!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程雪婷

审核:戴秀丽

总期:第8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