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a

“这些简单的故事,触动人们想象的神经……”星光熠熠的红毯之后,开场秀《电影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10日晚,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万众期待中到来,由电影频道主持人蓝羽、映玲、云蔚与电影人林晓峰、张新成共同主持。闭幕式上,精彩纷呈。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乔伊斯·乔纳森与吉娜·爱丽丝合作演唱《玫瑰人生》+《茉莉花》,一曲《Shape of my heart》致敬《这个杀手不太冷》,《花样年华》《花木兰》《绽放》等经典电影主题曲折射出第七艺术的无穷魅力。

一共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4330部影片报名,最终格鲁吉亚影片《神来电》斩获“金椰奖”最佳影片,塞尔维亚影片《78天》荣获评委会大奖,《狗的审判》导演利蒂希亚·多施荣获最佳导演,《穿岩破云》阿尔贝特·梅尔马获最佳男演员,普丽提·帕尼格拉希以《女孩终究是女孩》荣膺最佳女演员,由董子健导演的首部故事长片《我的朋友安德烈》荣获最佳视效和最佳华语贡献两项大奖。

盛宴暂时告一段落,但电影梦想仍在前行。首次举办的“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扶持青年导演成长,将为产业输送新血;上周六,创意中国·国际版权交易平台正式启动,五部优秀国产影视作品签署影视版权出海协议,海影节“首单”国际版权实质性交易落地……来年或将见到海影节更成熟的样貌。

董子健新片获两奖,从展映和奖项读懂海影节的“多元化”

全世界各地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处境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是怎样的,与你我有怎样的关联共鸣,又有怎样的不同?在海南国际电影节展映观看了五场来自不同国家的影片后,我们意识到,国际范儿之外,和而不同的“多元化”,呈现各自差异的“个性化”,必将是打开海影节的关键词。

整个展映片单兼顾经典与前卫,有艺术片也有类型片,大量“首映”和“遗珠补漏”确保了片单的份量,同时点燃了资深影迷和普通观众。

如“首映”单元有阿尔伯特·塞拉的《孤寂午后》等新片,此前已在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摘金,“海上明月”单元展出年度最引人瞩目的亚洲新导演作品。“致敬·经典”单元有戈达尔《影像之书》,4K修复的《瑟堡的雨伞》、安东尼奥尼《夜》等影史经典,“天涯海角”单元精选全年世界各大国际电影节已经亮相过的获奖及高口碑佳作,当中有大导演弗朗索瓦·欧容的新片《秋日何时来》,黑泽清的新片《云》。

“焦点影人”单元以专题展映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在世界影坛中新兴的电影团体,今年选择展映美国新锐导演群体、独立电影创作小组“Omnes Films”的《塞壬拓扑学》等8部影片,其创作偏向先锋实验性,他们在戛纳电影节上已经颇获关注,其中有3部亚洲首映,2部中国首映。

另外,作为平行于主节的环岛放映,海影节特色之一,今年“全岛嘉年华”单元同样设立了子单元“成长之痕”“午夜惊途”“女性篇章” “音浪纪元”“岸边故事”,前四者为青春片、恐怖惊悚片、女性主义电影、音乐元素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心打造的片单背后,是海影节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意图。这次海影节专门设立了“西班牙电影周”的特色展映活动,从6日持续至14日,放映《蜂巢幽灵》《南方》《分手派对》等18部西班牙影片。开幕影片是“西班牙最富创造性的导演”卡洛斯·绍拉执导的《卡门》,这一经典IP可谓家喻户晓。

另一大特色活动是特别增设的“东盟单元”电影展映活动,以呼应2024年这一“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锁战》《格伦·弗雷德里:大电影》《安魂奇旅》《不亲密朋友》等11部优秀电影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颁奖名单同样充分具有国际化多元化特征,多个重磅奖项获得者来自不同国别,而其表达的主题同样具有普世性。《78天》讲述战争,《女孩终究是女孩》关注女性成长,其中最为国内观众关注的董子健首次执导的新片《我的朋友安德烈》,改编自双雪涛小说,董子健和刘昊然在综艺后再续友情前缘,该片此前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肯定。

评委会阵容也充分贯彻了中西合璧的策略。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椰奖”共设故事长片、纪录长片和短片三个类别,“金椰奖”评委会由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意大利摄影师保罗·卡尼拉、法国导演奥利维尔·米加顿、徐帆、王景春、张译、李睿珺、鲍鲸鲸等13位中外著名电影行业从业者组成,

任评委会主席的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和中国结缘颇深,在此之前,吕克·贝松出任过北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也出任过上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导演张艺谋作为特别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获颁“终身成就奖”。苏菲·玛索上台为其颁奖。张艺谋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我们常说电影是一座桥梁,在三亚这个美丽的大海上,电影的桥梁特别长特别宽广,它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在互相的交流理解,互相对于艺术的热爱。电影是我们的梦想,大家今天为电影聚在这里,聚在美丽的三亚,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大师班:苏菲·玛索、曹郁、吕克·贝松的电影之路

在主论坛、展映片单、颁奖、创投之外,能够让影迷和从业者与业内头部亲密接触并直接学习的大师班,也是备受关注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海影节分别邀请了苏菲·玛索、曹郁、吕克·贝松等中外著名影人,带来主题分别名为“人生与银幕:以勇敢之心表达艺术”“我的光影世界”“从编剧出发谈电影制作三重奏”的大师班分享。

曹郁回顾了自己掌镜的7部电影代表作,及一路的成长历程:《像鸡毛一样飞》、《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妖猫传》、《八佰》、《脐带》和《解密》。“电影是梦的艺术,也是视听的艺术。”

《可可西里》中他尝试打造“阴郁的西藏”,他认识到“摄影的好坏不光光是造型的能力技术手段等等,(还在于)你能不能读懂你的剧作,你把剧作放在合适的位置,要贴合这个剧作,这不仅对于摄影如此,作为一个录音师,作为一个美术师,包括演员等等都是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南京!》选择用黑白胶片突出人性的风景,演员的脸和眼神。《妖猫传》是曹郁第一次拍古装电影,也是首次使用调光台,强调创造影像的流动感、音乐感和诗意感。《八佰》是一部彩色版的“黑色电影”,用“光和影”诠释“生与死”。

面临着短视频等新兴媒介的压力,虚拟现实,AIGC等技术正在对全世界产生冲击,那么苏菲·玛索和吕克·贝松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在苏菲·玛索看来,“技术会影响到电影的创作,因为电影艺术是一种创作出来的艺术,需要很复杂的数字艺术和现代的艺术去呈现。但是,我们并不会完全依靠这个技术去做电影,技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种工具,是让我们让电影变得更加漂亮,更加卓越的一种工具……这些都是源于我们自己的一种敏感性,如果那个东西不存在的话,那就没有意义,我们也没有办法捕捉到它呈现出来,去感动我们的观众。”

对于当今世界电影是否需要“革命”的观众提问,吕克·贝松认为,“我们不要革命,我们需要拿回权力”, 谈到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吕克·贝松表示“我上个片子叫《狗神》,AI没有办法创造,但是如果是续集的话AI很快能写好这个剧本,它不可能写这样《狗神》这样的剧本,不可能写《碧海蓝天》的剧本,因为AI是基于现有的东西再创作的,当你需要做一些研究的时候,用AI很棒的。人工智能没有问题,不要抵制它,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吕克·贝松对短视频时代的看法,在大师班之后广为传播。“我不知道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只有不断的尝试来写出好的剧本,制作好的电影。疫情那会每个人都在家,在家能看的片子也是很多的,我们在那期间有看到一些大师级的电影吗,并没有。这就像食物一样,我们当然可以吃快餐,只要世界上米其林三星餐厅还存在就行了。这就是音乐和交响乐的区别,参考是米其林三星,而不是快餐,当然有一些快餐也是很好吃的,我也会去吃快餐,但我们要瞄准的是这个高星级,不是这个快餐,我们标准要高一些,不要以快餐的标准来定义电影。

对于青年创作者来说,一切回归到“摄影机不要停”,正如曹郁所说:“第一个能够踏实多拍一天,可能比少拍一天收获要大很多,第二个尽可能找到好的合作者,这个合作者可能包括你的演员,或者是你的摄影师之类的,人永远比机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