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寄托,壮族同胞的人口已经1.69千万人,满蒙回的人口数量都在其后。壮族的人口是如何发展到如此之多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壮族融入中原文化的时间更早。早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就派屠睢和史禄进军岭南,并在那里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此后,秦始皇下令让大量的汉人南迁到此地,和壮族的先民西瓯、骆越杂居一处,从此开始,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壮族和汉人之间的区别其实越来越小了。
壮族地处中国南部,纬度较低,在古代属于不毛之地,应该说,汉人的到来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的农耕文明,而农耕相比蒙古的游牧文明、满人的渔猎文明、藏族的高山经济,维族的绿洲经济所具备的一大优势就是,它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到了明清时,壮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基本和汉族地区持平,而且他们还具有气候、地理、水源等多方面的优势。
相比北方的游牧民族,壮族几乎从未挑战过中原王朝的政权,即使是太平天国运动,他们所讨伐的也是所谓的“胡妖”,即使洪秀全举的是拜上帝教的旗号,但是那得理论里其实更多的都是儒家的思想,比如大同、均富之类。由于长期以来壮族都更为认同汉文化,所以他们一直都较为安静地生活。这种长期的稳定,为壮族人民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壮族同胞在抵御外侮这件事上一直贡献良多,比如明朝嘉靖年间抗击倭寇的瓦氏夫人,抗击法国殖民者的广西“黑旗军”,当年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也离不开壮族同胞的强大支援和顽强的抵抗,到了后来日本侵华的时候,广西又出了响当当的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