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首款“碳中和”火锅底料正式上市,来自四川一家食品公司。通过采取分布式光伏发电、仓储节能减碳、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这家公司从每一个环节落实环保减碳,在通过“碳惠天府”机制完成碳排放抵消后,最终获得了由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标签,为食品领域贡献了又一起成功的“碳中和”案例。

所谓碳中和食品,就是指经过专业的碳排放交易所认定,在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于或者等于零”的食品,通过控制食品生产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双碳”目标战略影响下,近几年,有不少社会资本对碳中和健康食品这个赛道青睐有加。不过因为碳中和理念覆盖了全部的生产环节,目前也仅有头部公司开展了相关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用油行业首张碳标签-西王玉米胚芽油

2021年,西王玉米胚芽油成功通过碳标签认证,从玉米种植、胚芽生产、毛油生产、玉米胚芽油精炼到产品灌装以及相关运输等各个阶段的碳足迹经识别量化。早在2019年,西王食品就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使用具有工业4.0概念的智慧化工厂,从产品内在品质到外在包装物的全流程自主可控生产。

全国首个茶油碳中和产品-盒马有机山茶油

2022年,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认定,盒马自有品牌有机山茶油实现产品预先碳中和,成为广东省首个碳中和食品,也是全国首个山茶油碳中和产品。这批有机山茶油通过将林地吸收二氧化碳及光伏发电项目获得的“碳汇”兑现,实现了全流程碳中和。

食品行业首个“零碳工厂”-伊利“零碳产品”天团

2022年,伊利建成了中国食品行业首个“零碳工厂”在有机奶、奶粉、酸奶、冰淇淋等领域推出多个国内首款“零碳产品”。原料产自“种养一体化”生态循环有机牧场,加工于以清洁能源驱动运转的绿色工厂,由大批量直达和建设冷链运输基地的方式运输,实现全流程碳减排。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综合来看,食品领域实现碳中和主要从原料、生产、运输全线发力。比如通过种植、养殖实现固碳;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与污染排放;通过使用清洁能源车辆搞运输,或者采用低碳运输路线等。需要注意的是,碳中和食品主要是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因此对食品本身营养并没有实际影响,在营养价值、口感等方面,碳中和食品和非碳中和食品在理论上不会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