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传奇人物和奇闻趣事。而对联,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历代均有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佳作。
然而,在众多的对联中,有一副对联因其简洁至极的内容和深刻的意蕴而成为历史话题。它是历史上“最懒”的对联,上下联一字不差,这到底是怎样的对联,以至于专家们评价它为“千古绝对”?
话说在明朝,有这样一位文人,他的名字叫做徐渭,别号徐文长。徐文长的故事在绍兴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这位才子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徐渭自幼聪明过人,才华横溢,却因为一次考试的意外,被冠以“徐文长”的名号。据说,当年徐渭参加科举考试,他的文章写得极短,却在试卷上画了一幅画。主考官阅卷时,虽然对徐渭的文章赞赏有加,但看到他在试卷上的画作,却认为他考试态度不端正,于是留言“文章太短脸皮厚”,并未录取他。
三年后,徐渭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他的文章写得极长,以至于试卷都写不下,他便将文章写在了桌子上,桌子写满了,又写在了凳子上。当主考官看到徐渭背着试卷、桌子和凳子一同上交时,大为惊讶。徐渭却笑着说:“你喜欢文章做得长,我就给你长文章看吧!”这件事很快在民间传开,从此,徐渭便被人称为“徐文长”。
然而,徐渭的一生并非只有这些趣闻轶事。他的身世、才能和思想,都堪称“奇绝”。徐渭的一生坎坷,尽管他聪明绝伦,却未能在科举中获得成功,晚年更是贫困潦倒。他的才能广泛,无论是诗歌、文章、书法、绘画还是音乐,他都有着极高的造诣,许多文人墨客都对他推崇备至。
徐渭的思想更是奔放恣肆,他深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对各种学问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兴趣爱好广泛,学书、学剑、学古文、学诗词歌赋,学道、学仙、学儒、学军事、学阴阳百家,无一不精。
到了晚年,徐渭的子孙满堂,但他发现真正勤奋的并不多。于是,他写下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看似简单,实则深意无穷。
初看之下,似乎写错了,但细细品读,却发现其中的奥妙。
这副对联中的“好”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上联的第一、下联的第二个“好”字读作hǎo,而上联的第二、下联的第一个“好”字读作hào。这样读来,对联就变成了:“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这副对联有着两层深意。第一层意思是说,年轻时有精力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结果荒废了青春;等到老了,懂得了读书的好处,想去用心读书,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好好读书。第二层意思是说,家境好的人有条件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而家境不好的人想读书却没有条件。
徐渭通过这副对联,告诫他的子孙,同时也是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多读书,认真读书,它会对你的一生产生美好的影响。这副对联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深思。
阅读不应该太功利,它是一场马拉松,其中的益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慢慢发挥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内省,学会和自己对话。一个人,阅读后能够有一些内涵,有一些力量,他就能抵御一些负面的东西。这副对联,虽然看似“最懒”,却因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被誉为“千古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