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微微笑了

01.

有一个病人打电话给曲黎敏:“我又犯病了。”

曲黎敏问:“最近你遇到什么事了?犯病不怕,遇到什么事,有了什么糟糕的情绪才可怕。

听到这回答,电话那头的人很聪明,突然就懂了,答曰:

“老师,我错了,我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吧,同时把先前您开的药再吃一轮。”

其实,人这一辈子受的困扰中,70%是情的问题,30%是事的困扰。

作为一个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人,不可能一直不生病,也不可能事事如意。

病了,停下来好好休息,好好想想,好好对待自己好一点,说不定有转机。

正如,曲黎敏在《生命沉思录》写道:

“现在的人要承担的情绪太多,所以肩背部疼痛僵硬是世界性的问题。紧张会让你肩膀高耸,内疚又会让你含胸,压力让你喘不上气来……

总之,一切不快的情绪,一切不满足感都会使这个免疫系统变弱,而快乐、幸福感会增强我们的自保能力。

是啊,无论怎样,都请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然容易生病。

真正的治病应该是治愈内心的纷扰与负担,而不仅仅是依赖药物来掩盖症状。

说白了,想要治疗因情绪导致的病,最应该就是尽可能戒掉贪嗔痴,让自己变得快乐与幸福。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与之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做到身心健康。

亲爱的,如果不想生病,就得胆子大一点,无所畏惧,心胸开朗、幸福平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就能少生病?

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么注意饮食或者修心养性呢?有什么细节值得注意的?

养生固然重要,但没有必要过于谨慎和紧张,不然得不偿失。

很奇怪的是,明明想要修生养性,却还是越来越容易陷入对“对”与“错”的过度纠结?

有一次,有人问曲黎敏:“曲老师,你对素食怎么看?”

曲黎敏说:“我什么都吃。”

又问:“这不是杀生吗?”

曲黎敏说:“每走一步,脚下都有亿万生命,你不走路吗?

那人还问:“那是不是能避免杀生就避免杀生?”

曲黎敏说:“李时珍说,用药尽量避免用活物,但他还是避免不了用毛鸡蛋。”

曲黎敏告诉我们:“古语说‘君子远庖厨’,但君子只是不动手而已,饭菜端上来,就不要再有什么分别心了,如此纠结地活着,也是一种虚伪。

最早和尚化缘的时候,也未必讲究那么多,给什么是什么,不可有分别心。现在的人呢,真是挂碍多,真理没学多少,总在边边角角处较真。

其实呢,得道的人杀生都是除魔,不得道者放生都是造业!

一语惊醒梦中人。

当我们学会放下这些绝对的对错的执念,专注于内心的觉悟与成长,一切就会好起来。

人啊,没有必要事事较真,也没有必要处处纠结,更没有理由时时焦虑。

无论是放生还是杀生,无论是吃还不是不吃,内心的“觉悟”才是最为重要的。

03.

特别喜欢曲黎敏对于“病”与“不病”的定义:

“病,不是单纯指身体的不适与困顿,其中还包括神魂的不安、颠倒与飘零;不病,不是指浑浑噩噩地活着,而是指清醒地、安详地、智慧地活着。”

是啊,身体的健康不仅仅是与食物、空气、水等外界因素相关,更多的是与我们内心的情绪世界息息相关。

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得到合理管理,直接决定了他身体的健康程度。

大病源于情志,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反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份喜怒哀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历了婚姻和生活的重重困扰,身心疲惫、痛苦不堪的时候,我幸运地遇到了曲黎敏的《生命沉思录》。

人生常常是在忙碌与彷徨中度过,我们不停地寻求答案,渴望幸福,祈盼着能够获得那一抹温暖的笑容,让心灵感到满足。

然而,当我们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透彻地看清了生活的真谛,身体的病痛似乎也会随之消散,心境也会变得更加平和顺畅。

《生命沉思录》这套三册的书籍,犹如一剂温暖的良药,给疲惫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慰藉。

曲黎敏深入探讨了人生中的诸多重大议题——从衣食到爱情,从婚姻到性,从人性到生死,再到灵魂的深层思考,每一篇章都充满智慧与启发,让我受益良多。

有时候,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读了多少,而是在于某一句话或一个段落能够深深触动你,改变你,让你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

这正是我从《生命沉思录》(全三册)获得的礼物,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希望你也能在这套书中找到属于你的力量与智慧,开启一个身心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