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颗小行星的第五次飞越显示了这颗行星表面的一些从未见过的数据。
上周,比皮科伦坡(BepiColombo)号宇宙飞船第五次飞越水星,首次在中红外光下揭示了这颗行星。这些图像揭示了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的温度和组成的细节。
比皮科伦坡于2018年10月发射,计划于2026年11月抵达水星,比最初的计划晚了大约一年。9月初,比皮科伦坡号完成了距离水星最近的一次飞行,并第四次借助引力飞越水星。现在,比皮科伦坡号第五次飞越水星,揭示了这颗白天炙热、夜晚寒冷的行星的新数据。
该航天器利用其水星辐射计和热红外光谱仪(MERTIS)收集了有关水星的新数据。该仪器在中红外波段捕捉到了水星的细节,在这些细节中,行星表面的温度、粗糙度和组成矿物变得明显。
约翰·赫尔伯特(Jörn Helbert)表示:“经过大约二十年的开发、对与水星上类似的热岩石进行实验室测量以及对任务期间整个事件序列的无数次测试,来自水星的第一个MERTIS数据现已可用。”作为其联合首席研究员,他帮助开发了该仪器。在ESA发布会上。“简直太棒了!”
这些图像显示了巴肖(bashhi)陨石坑,这是水手10号和信使号任务之前观测到的一个撞击坑。在可见光下,这个陨石坑在地球表面上是一个相对明显的麻点。它在中红外波长也可见。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行星研究所的研究员索尔马兹·阿德利(Solmaz Adeli)在同一份新闻稿中说:“当我们第一次看到MERTIS的飞越数据,并能立即区分出陨石坑的那一刻,真是令人惊叹。在这个数据集中有很多东西有待发现 —— 以前从未以这种方式观察到的地表特征正在等着我们。”
阿德利补充说:“我们从未如此接近了解水星的全球表面矿物学,因为MERTIS已经为比皮科伦坡的轨道阶段做好了准备。”
MERTIS的数据显示,水星表面在飞掠时的温度为788华氏度(420摄氏度)。在实验室环境中测试不同的矿物,观察它们是如何在中红外波长下发光的,这可以准确地指出火星表面沉积物中存在的化学混合物。
虽然比皮科伦坡号到达水星轨道的时间被推迟了,但最近的观测让科学家们得以在两年后对水星进行近距离的个人观察。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