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住院费分摊,母亲让大姐掏7万二姐掏4万,后来我拦住她们
二十一号故事铺
2024-12-11 15:00辽宁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陈家的小院子里,母亲郑桂芝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她的手在搓衣板上用力地搓着衣服,粗糙的手指磨得发白,却丝毫不觉得疼。
院子里响起了拖拉机的声音。陈德山拄着拐杖从屋里走出来,他的右腿拖在地上,每一步都显得艰难。自从那年秋收时从拖拉机上摔下来后,他就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自由行走了。
"爸,您别出来,我来干。"大女儿陈雨婷放下手中的水桶,快步走到父亲身边。
陈德山摇摇头,眼神里有些倔强:"我还能动,不能整天躺在屋里。"
院子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陈雨婷知道父亲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她默默地退后一步,继续她的活计。
"雨琳今天考试怎么样?"陈德山坐在院子里的老椅子上,看着女儿们忙碌。
郑桂芝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学习很认真,应该不会太差。"
中午时分,陈雨琳回来了。她的书包看起来有些破旧,但整齐地背在肩上。进门时,她先给母亲递上了一份成绩单。
"还不错吧?"她有些忐忑地问。
郑桂芝接过成绩单,仔细看了看。班级排名第三,数学和英语都是满分。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却笑着说:"不错,很不错。"
陈雨琳松了口气。她知道,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好成绩意味着什么。那是希望,是未来。
最小的儿子陈义铭那时还小,正在院子里追着鸡跑。他不知道家里的艰难,只知道家人总是很疼他。郑桂芝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期待。
02
高考的结果公布那天,整个西平县的邮政所都挤满了等待查询成绩的考生和家长。陈义铭站在公告栏前,手心里全是汗。他的成绩单被贴在了榜单中间,分数线高出了十几分。
"考上了!"他兴奋地冲回家,还没等进门就大喊。
郑桂芝正在院子里洗菜,听到儿子的声音,手里的菜差点掉在地上。陈雨婷从屋里冲出来,陈雨琳放下了手中的书。
陈德山坐在轮椅上,眼睛里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喃喃自语。
庆祝的气氛很快就被现实浇灭。陈义铭的录取通知书显示,他被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但学费和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可以不读。"陈义铭看到母亲担忧的眼神,主动说。
"不行!"全家人异口同声。
陈雨婷那年二十三岁,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厂做了六年流水线工人。厂里的工作环境恶劣,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她经常要连轴转,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休息时间微乎其微。
"我听说南方有个老板,想找个结婚的女工人。"陈雨婷的同事小李在宿舍里和她说,"彩礼能给个五六万。"
这个消息像一道曙光,照进了陈雨婷的心里。她知道,家里需要钱,陈义铭的大学学费迫在眉睫。
王明华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当地算得上小有资产。他开了个小型电子配件加工厂,听说陈雨婷勤快能干,就提出了婚姻建议。
婚礼很简单,简单到几乎没有仪式感。陈雨婷穿着一件白色的普通连衣裙,王明华给了她一个简单的金戒指。彩礼是八万元,几乎全部交给了家里。
"这些钱,够陈义铭上大学了。"陈雨婷对母亲说。
郑桂芝抱住女儿,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用力地抱着女儿。
同一时间,陈雨琳和丈夫吴强也在想办法。他们住在城郊的一个小房子里,房租不高,但生活依然拮据。吴强白天在建筑工地干活,晚上还接私活。陈雨琳除了白天的工作,晚上还给附近的中学补课。
他们每个月能省下的钱,都会汇给家里。
陈义铭知道,自己肩负着全家的期望。这个重量,比任何考试成绩都要沉重。
03
大学四年,陈义铭几乎没有回过家。每一次电话,他都尽量让声音轻松,不让家人听出他的艰难。省城的生活并不容易。
图书馆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冬天,暖气开得很足,他常常在这里待到闭馆。课本堆在桌上,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水在旁边。夜深人静时,他会想起家里的每一个人。
大二那年,他开始在校内的快递站兼职。早晨四点起床,帮快递员分拣包裹,中午抓紧时间吃两口饭,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衣服经常是皱巴巴的,鞋子也磨得发白。但他从不抱怨。
每个月,他都会汇一部分钱回家。数额不多,但他知道,这是对家人最好的回报。陈雨琳总会在电话里说:"你的钱先留着,照顾好自己。"陈义铭总是笑着应承,但该汇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大三那年暑假,陈义铭接到了国企的实习通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戴着廉价的西装,站在郑州的高楼下,第一次感受到城市的脉搏。实习生的工资不高,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惊喜。
那天晚上,他给家里打电话。父亲陈德山的声音显得有些疲惫:"好好干,别给咱们家丢脸。"母亲郑桂芝则絮絮叨叨地嘱咐他注意身体,吃饭要按时。
电话那头,陈雨婷正在帮王明华的小工厂做账。王明华是个生意人,对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妻子并不算太好。但陈雨婷默默忍耐,她知道自己嫁给他,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家人。
陈雨琳和吴强的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们租的房子不大,卧室里的柜子是两个人一起攒钱买的。吴强的建筑工地活儿越来越少,陈雨琳就开始接更多的补课。晚上回到家,两个人挤在小小的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算计着月底的开支。
陈义铭大学毕业的那一天,全家人都很激动。即便隔着电话,他们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喜悦。郑桂芝絮絮叨叨地说:"终于有人能扛起咱们家的担子了。"
陈德山难得地笑了:"咱们家,总算出息了。"
04
就在一切向好的时候,母亲的病来得突然,像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
那是个深秋的夜晚,陈义铭接到陈雨琳的电话时,正在公司加班。办公室只剩下他和值夜班的保安老李。荧光灯在头顶发出微弱的嗡鸣,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
"妈住院了。"陈雨琳的声音有些颤抖,"肝部大面积病变,医生说情况不太乐观。住院费要十三万。"
陈义铭的手指在键盘上僵住。还没等他回过神,母亲郑桂芝虚弱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雨婷出七万,雨琳出四万,剩下的你们再想办法吧。反正雨婷嫁得好,雨琳和吴强也有两份工作......"
"妈!"陈雨琳的声音带着哭腔打断了母亲,"你怎么能这样?姐姐这些年已经..."
"就这么定了。"母亲的语气里带着农村妇女特有的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