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历史真的很讽刺,一个几乎稳赢的局面,怎么就能输得一塌糊涂呢?当你听说一个皇帝非常热爱读书,也非常尊崇读书人的时候,你会不会认为他是个好皇帝?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反面教材,他登基时,继承的是一个一个文治武功兼备的盛世,然而,事实证明,把大好河山交给一群书呆子治理,是多么危险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一代大儒董仲舒正式向汉武帝上书,请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各朝各代的皇帝以及储君都必读儒学经典。尤其是汉元帝刘奭,当太子时是儒家的狂热粉丝,但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评价他时却说:“乱我汉家王朝者,亦是此子。”

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学习儒家经典是为了治国理政,而不是为了成为书呆子。朱允炆和刘奭就是两个相似的人,他们把读书当成了人生的全部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允炆在登基之前,就和齐泰等人一起沉迷于书本中的阴谋阳谋,热衷于理论研究。登基后,他立刻成立了“削藩办公室”,并招募了一批只会引经据典、纸上谈兵的君子。满朝文武中,他最信任的就是齐泰、方孝孺和黄子澄这三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一同策划了削藩的大计,意图剪除那些藩王们的权力,集中朝廷的统治力。建文帝相信,这样可以稳固中央集权,但事与愿违,这一系列的政策引来了藩王们的极大不满和强烈反弹。

削藩的理论听起来无懈可击,减少藩王们的军事和财政权力,看似可以防止他们谋反。但朱允炆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家族的力量和影响。他的动作过于迅猛,没有给这些王爷们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直接激化了矛盾。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这些读书人算的是小账,而不是大局。他们没有意识到,削藩需要打舆论战,必须把藩王的名声搞臭,这样削藩的举措才会得到民心支持。因为说到底,这是皇室之争,无论谁赢,都是老朱家的天下。他们没有进行舆论战,没有把藩王的名声搞臭,这使得削藩的举措难以获得民心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朱允炆坚持传统的儒家思想,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他6月刚登基,8月就废除了周王朱橚的爵位,并流放云南。11月开始监视燕王朱棣,次年2月解除诸王的文武权利,4月逼湘王朱柏自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被废,6月岷王朱楩有罪被废并流放漳州。

削藩办公室的这些行动看似有条不紊,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吃的还是朱元璋留下的红利。朱元璋为了给孙子铺路,已经拔掉了很多潜在的威胁,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孙子对叔叔们如此不留情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针对燕王朱棣,建文帝的行动可谓是雷霆万钧。朱棣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对朱允炆的书生气太过明显的政策自然深感不满。当削藩的政策开始实施,朱棣觉得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受到了威胁,这种被逼到绝路的感觉,最终促使他起兵反抗。

朱棣要以一隅之地对抗建文帝的全国兵马,无论怎么看,他的胜率都不高。然而,削藩办公室却频频犯错,硬是把朱棣的胜率从1%提升了无数倍。朱允炆这边的策略,完全是纸上谈兵。他们的计划和部署,都是在书斋中一纸计划定下,缺乏实际的考量和应对突发情况的灵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在兵力部署上,朱允炆过分依赖中央军,而忽视了地方军队的动员和利用。这直接导致了军事行动的迟缓和效率低下。

进一步说,朱允炆在处理与朱棣的冲突时显得过于理想化。他试图用极端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比如迅速废除诸王的武装力量,这样的做法只能是逼迫对方走上绝路。而朱棣,一个战场老兵,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当朱棣的军队逐渐北上,接近京城时,朱允炆依然坚持用他的文臣来指挥作战,而这些人在军事上的无知,导致了接连的败仗,特别是李景隆的使用。

攻打北平之战,大将瞿能眼看就要攻破城门,李景隆却下令收兵,错失战机。郑村坝之战,李景隆的50万大军被朱棣8万燕军打崩。白沟河之战,李景隆临阵脱逃,遗弃辎重并投降了十万人。这些溃败让朱棣逐渐扭转了局势,开始压制朝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子澄在朝堂内大骂李景隆无能,并上书建文帝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此时,朱允炆只要杀了李景隆,换一个主帅,所有错误都有弥补的机会。然而,建文帝,仍旧固执己见,未能及时更换将领,调整战略,反而是给李景隆一个知耻而后勇的机会,结果李景隆不但没有知耻,反而打开城门迎接朱棣。

最终,朱棣绕道济南奇袭南京,建文帝的数十万大军在关键时刻没有及时到位,导致南京城陷落。四年的时间,一场看似必胜的战役,就这样被误判、误决策和误用人给完全颠覆了。

朱允炆用四年的时间,给后世皇帝们表演了一个经典的反面教材,书生误国,成为了历史的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