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科考船经历一个多月的航渡,正在靠近南极大陆的中山站。

总台央视随船前线记者王楠,跟随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的先头部队乘坐直升机,从雪龙2号起飞提前赶到中山站。

作为我国首个建立在南极圈内的常年考察站,中山站到底长啥样?

南极圈内首个中国考察站——中山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我国南极中山站区域的最高点——西南高地,可以俯瞰中山站的全貌,在这里有大大小小18座各类建筑。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7点,但是这里依旧是阳光明媚,连续白昼的时间能有54天,因为太阳一直挂在天上,所以经常会让人对时间产生错觉。从气温来说,目前南极正在进入夏天,现在白天气温能达到5℃,极端最高气温能达到9.8℃,冬季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5℃左右,全年平均气温将近零下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极中山站是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二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占地面积约3.78平方公里。地貌主要是片麻岩组成的丘陵地形,现在这里虽然还覆盖着不少积雪,但是经过夏季,地面上的雪会大部分消融,而地下平均1.1米以下则是永久冻土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站长 胡泽骏:中山站,是我国在东南极地区的最大的一个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二个常年科考站。经过这么多年建设,在东南极地区,它的规模、科研覆盖面,都已经是很广,科研包括最早的冰雪环境、空间环境,现在又发展到天文还有生物生态监测。依托中山站,逐渐建成了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不仅是以自身这个站区及周边的地区,作为一个科考站区,同时它也是我国在整个东南极地区,作为昆仑站和泰山站的支撑保障基地。

中山站里长啥样?总台央视记者现场直击

在中山站,共有18座建筑物,包括综合楼、越冬楼、度夏楼、发电栋、科学观测栋等。即将到达的第41次南极考察队将在这里展开最长为期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这栋楼就是南极中山站的综合楼,里面包括科研办公室、通讯间、餐厅以及运动场地等等。而和综合楼用玻璃连廊连在一起的,就是越冬的宿舍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山站附近,地上沙子很多,所以一般大家在进楼之前,都会用脚先沾沾水,用旁边的刷子刷一刷鞋底。进入综合楼,为了保持卫生,大家都会换好拖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站综合楼有两层,一层一进来,白板上的中山广角上,为队员们提示了重要信息和一周大事。再往里走,是可以同时容纳60人就餐的餐厅,桌上的纸巾盒也非常有南极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餐厅旁边是综合活动馆,闲暇时间,队员们可以在这里打球、射箭,甚至可以打一场友谊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楼梯上二层,每年雪龙卸货前后,最热闹的要数通讯值班室,队员们都把这里叫作“报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管理员 魏力:报房算是船、站卸货的一个重要位置,传递信息。每天卸货开始,到卸货结束,报房是24小时值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层,除了报房,还集中了主要的科研办公室,比如高空物理观测、海冰、气象、臭氧监测等等,可以直接监控观测栋的设备运行状态。通过这个玻璃连廊,进入的是越冬住宿楼,整体的暖色调,让住宿楼显得很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队员宿舍每间可以住两个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非常宽的双层玻璃,隔绝了外面的寒冷,让室内温暖如春。在中山站,每个窗外都是风景。

在南极过冬,要经过50多天漫长的极夜,如何调剂队员们的心情,中山站也想了不少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 胡泽骏:南极科考除了我们的对自然科学的科考,还包括对人体心理和人体生理状态的这种科学监测,我们经过了这么多年,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在这种极夜期间,如何积极地调动我们越冬队员的情绪,让大家保持一种积极活泼开放的心情。今年越冬队,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我们多次组织了一些冬季野外运动,比如跟俄罗斯进步站和印度的巴拉提站,在7月份极夜零下20多℃的时候,进行了三站的冬季海冰越野长跑,很有意思的。另外,我们越冬队今年也搭建了一个雪屋,其实也是调剂了大家的心情。

中山站“南极餐桌”有什么?记者一探究竟

第4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的队员们,去年11月30日到站,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的时间,那么这一年里,越冬队员们吃的怎么样?“南极餐桌”有什么?

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江杰的一天,从早上5点开始。因为队员们是7点开早餐,所以作为越冬队唯一的厨师,他要早早起来为大家准备早饭,这天是手工大包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总共有20名队员,每天都有队员来帮厨。现在因为第41次南极考察队的部分队员已经来到中山站,所以每天需要做的饭菜明显多了不少,包子、烙饼、土豆、玉米、鸡蛋、米粥,新上站的厨师也开始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多的食品,都储藏在哪里呢?在厨房下面的地下夹层,有一个特别大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厨师 张江杰:这个是蔬菜冷冻库,那个是肉类冷冻库,这边有我们的面粉。这边是我们的干货,这架子现在空了,过几天货上来,全都摆满,中间过道摆的都是。这块都堆的鸡蛋,100多箱,一箱鸡蛋120个。到度夏楼那边,还有8个集装箱的冷库,放的冻肉、冻蔬菜之类的东西。

您知道吗,这鸡蛋要想保存一年,“倒蛋”就变得非常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厨师 张江杰 :每个月或者半个月,把箱子整箱翻一下,上下颠倒一下。鸡蛋就耐放一点。

而要想让鸡蛋保存时间更久,还有一个绝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厨师 张江杰:用色拉油泡着鸡蛋,等于密封一样隔绝空气,保存时间更长一点。度夏期间,今年二三月份,泡了15到20箱。

张江杰说,和肉类、鸡蛋比起来,蔬菜才是保存最困难的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厨师 张江杰:太缺蔬菜了,这种新鲜的蔬菜,一个多月就没了,大白菜我们坚持到今年7月份。没有新鲜的就吃速冻的,速冻的青菜、菠菜、菜花、藕、番茄、黄瓜,今天烧的芋头,也是速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中山站的越冬楼一层,我们发现了一个小温室,这个温室里可以说是生机盎然,种了不少这样的小青菜,西红柿也开花了,有的还结出了果子。虽然这样的蔬菜在国内都是再平常不过,但是在南极,在中山站,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厨师 张江杰:一个星期吃一次,炒也不能炒,太少了,就弄点沙拉酱一拌。

在南极,要想尽办法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想方设法增加食物的品类,虽然远不如国内食材丰富,但是在地球南端,这已经是难得的餐桌了。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 杨理天)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