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7日,标志着凛冬到来的大雪节气,在北京大兴区举办的年度盛会“2024 T-EDGE创新大会暨钛媒体财经年会”却聚集了财经、科技、创投、产业端的最大热情。

怀揣着创新、合作和进步的共同愿景,国际顶流大咖相聚北京。

2024T-EDGE聚集了众多杰出的企业家、投资者、经济学家、科学家,以及来自包括联合国、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

同时来自国内外财经、科技领域的50多位专家、学者、科技精英、行业领袖作为重要演讲者贡献了全球化和AI领域的最激烈的讨论和年末最强预测,吸引了全网400万观众的在线关注,现场坐席更是一票难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T-EDGE创新大会现场

同时来自国内外财经、科技领域的50多位专家、学者、科技精英、行业领袖作为重要演讲者贡献了全球化和AI领域的最激烈的讨论和年末最强预测,吸引了全网400万观众的在线关注,现场坐席更是一票难求。

本届创新大会以“ALL-in on Globalization,ALL-in on AI”为主题,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通过2场主论坛、4场平行闭门研讨会、一场EDGE Founders Demo Day启动推介会,呈现有关全球化、有关科技变革的最前沿思考,共寻2025年的增长新动能。

钛媒体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T-EDGE全球委员会主席赵何娟在主办方致辞中阐释了2024T-EDGE的背景和宗旨——我们正处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经历着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刻转变,面临全球贸易关系紧张、人工智能“双刃剑”冲击等多方面的挑战,此时此刻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合作具有重大意义。钛媒体T-EDGE创新大会旨在促进开放和包容的对话,挑战彼此的想法,分享各自的成功和失败,通过合作和共享知识,共同迈向一个更加可持续和公平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何娟| 钛媒体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T-EDGE全球委员会主席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Siddharth Chatterjee常启德以视频连线形式致开场辞,他强调,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时期,大会以“ALL-in on Globalization,ALL-in on AI”为主题正当其时。他呼吁所有人铭记合作的力量,利用全球化的工具和人工智能的潜力,来解决时代关键问题。

欧盟驻华大使Jorge Toledo Albiñana庹尧诲现场发表致辞,坦言美国的政权更迭会带来挑战,但同时强调但中欧之间的关系并不取决于美国的决策。

政策刺激、新兴市场、科技提质、全球本地化,全球增长的几大关键词

今天,我们身处“全球化2.0”与“逆全球化”并存的矛盾时代,机遇往往蕴藏在挑战之中,如何找到新动能,让经济增长重回正轨已成为重要课题。

6日“T-EDGE全球增长论坛”以“全球经贸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的机会”开题。在主旨演讲环节,三位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许善达和吴晓求相继登台,聚焦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他们认为,在央行、发改委等部门出台稳股市、稳楼市、促投资、促消费等政策后,宏观数据正在好转,但地缘冲突不断、贸易摩擦不止的外部大环境也尤需重视。针对内外部因素对未来中国经济带来的重重挑战,呼吁更大胆的财政刺激政策,也成为了三位经济学家的共识。吴晓求进一步提到:“现在我们能做的,一是让我们的存量财富止跌回升,二是要在近40%的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止跌回升……此外,还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法制以及稳定的制度。”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发展挑战和趋势,邱晓华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和建议,他认为明年最大的问题就是外部环境的冲击,内部则是如何尽快实现房地产的止跌回稳,以及地方政府能够在化债中重新恢复国力,只要这些政策能够落地,2025年中国经济可以继续保持和今年大致相当的发展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左1至左3依次为:邱晓华 |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许善达 |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 |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一级市场的头部投资机构代表接力分享了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重新捕获增长”。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将科技进步、资本积累作为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提示创业者和投资人跳出象限、更新认知,可重点关注具身智能、AI基础设施、AI应用等赛道。华兴资本CEO王力行则判断,在由IPO退出为主导转向由并购退出为主导的时间节点,中国创投市场应大力发展并购,这可以帮助基金更好实现退出,从而提高流动性,有望成为助推创投市场复苏的“利刃”。

随着全球化在迭代与逆流间摇摆,企业出海之路也随之浮沉。在圆桌论坛中,中外顶尖专家展开对话,热议“当今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与应对”。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全球化正处于“继续还是转折”的关键时刻,尤其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更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面对汹涌风浪,海松资本CEO、管理合伙人陈立光提示出海企业改变“单赢”内卷”等惯性思维,努力打造良性供应链,积极融入当地生态,谋求共赢。他还表示,伴随着中国高端制造的崛起,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化配套系统、半导体芯片这三大新兴赛道已成为出海的增量主力军,未来也将释放更多活力和机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前中国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建议中国企业面对特朗普2.0可以尝试走“草根路线”,到美国的州、县、市去,创造出不同于大环境但有利于自身的微观环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则在主题演讲中披露,IMF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均为3.2%,虽然趋于稳定,但也平平无奇,他提示“我们需要做得更好”,不应继续走向碎片化,而应通过“再全球化”,让贸易成为全球增长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圆桌对话:当今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增长呼吁新的动能,产业的变革也让“新风口”相继涌现。6日下午,多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剖析了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变革与机遇,讨论如何能深入产业成为增长的“真风口”。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针对近来异常火爆的“低空经济卡位战”,提示“低空经济不能靠炒作,更不能一哄而上。一定要从基础做起,因地制宜,因事制宜。要始终把低空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高水平安全来保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西集团联席全球CEO刘喜合则分享了当下汽车产业全球化正面临全球地缘政策等带来巨大风险和挑战,要想破局,一是持续做研发,根据当地需求开发产品,并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降低成本;二是做全球化里面的本地化,构建本地生产、研发、采购销售网络。

著名学者施展表示政治去全球化迫使中企出海,可能反而加深经济全球化。中国超大规模的制造业经济体量,不管扩张还是收缩,都会引发全球性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左1至左3依次为:董志毅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刘喜合 | 京西集团联席全球CEO;施展 | 著名青年历史学家、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在「中国品牌“链"接全球产业风口」环节中,展开了以“服饰时尚行业新共识与中国品牌全球机遇”为主题的讨论。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表示可持续发展重要且紧迫,服饰产业需全链协作促进可持续发展;PELLIOT伯希和CMO赵乐坦言不避讳‘平替’风潮,反而认为这是现阶段与消费者快速建立对话的有效方式;格雷时尚集团VICUTU品牌研发经理王冲也表示文化自信为中国品牌带来积极信号,将持续在品质、文化等方面发力,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在“全球青年流行文化”的新风口讨论中,SNK株式会社中国总裁,前墨麟集团总裁周志峰、Soul App副总裁及产品负责人车斌、科大讯飞传媒译制CTO邵青、都认为AI将重塑新一代社交和文化出海的新范式,映宇宙副总裁兼执行总编辑黄琴则表示表示微短剧是大文娱的新兴增长力量,深耕拉美9年打造了当地榜首应用的大宇无限CXO叶哲玮则表示拥有6亿年轻消费力的拉美依然是泛娱乐的增长蓝海。

在全球新风口“生物制造”主题讨论中,擎科生物副总裁杜军、艾尔建美学(中国)市场执行总监田琳都表示,AI对生物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赋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立足产业上游,杜军指出,AI在基因设计、生产过程和重塑生产方式三大环节提高效率并增加可控性;在产业下游的医美应用领域,田琳认为,AI有助于填平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理解鸿沟。作为产业投资人,复星锐正资本董事总经理高航谈及传统企业转型时表明,生物制造可以切切实实帮助传统企业实现升级。聊到中西方合成生物学产业差异,LifeFoundry联合创始人、CEO晁然回应称,国外有有技术优势但迭代慢、落地慢、做大型决策也相对慢,而国内拥有从装备、原料、供应链到人才体系的一整套方案,推进落地更快。

企业家对时代的变革感触尤深,在特别对话环节,创维集团/开沃集团创始人、创维商学院院长黄宏生作为上一代推动品牌全球化的代表提到,中国企业家正在迎来3.0时代,既要勇于突破,抓住AI、新能源等行业变革的创新机遇,又要适应新时代的品牌表达方式,以应对新背景下的全球化要求。

大会首日收官环节,大兴经开区有关负责同志作“扬帆出海,共绘国际合作新蓝图”特别报告,分析当前企业出海的趋势与痛点,并面向全球推介全国首个“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建设进展与成果。出海基地自成立以来,积极构建“1+3+N”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格局,提供覆盖出海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现场,出海基地对出海意向企业发出邀约,将携手企业搭乘出海“直通车”、做好企业“加油站”,高效链接全球资源,在数字化浪潮中迎接机遇,助力我国数字经济企业拓市场、赢硕果。

2025最强AI趋势预测和场景落地实践

12月7日“T-EDGE全球AI论坛”,在一段钛媒体全AI创作的主题曲中拉开了帷幕,汇集了30多位中外头部的AI玩家,呈现了2024年末人气最旺的AI行业预测。

“人形机器人之父”、人工智能研究所执行董事、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创始人Marc Raibert重磅登台,在中国首次阐释了AI在未来机器人从“动力智能”到“学识智能”的关键作用。在随后的巅峰对话中,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创始人Marc Raibert、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以及美国媒体人Craig Smith讨论了AI与机器人的融合、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Marc Raibert强调了机器人与传统AI的区别和控制理论的重要性,而王坚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了机器人的身体与智能的结合。他们对未来家用品机器人的出现持不同观点,王坚相对乐观,预计5-10年内会出现,Marc Raibert则认为需要更长时间。此外,讨论涉及了机器人技术的现状、挑战及未来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对话:AI+机器人的未来竞争。对话嘉宾:Marc Raibert | 人工智能研究所执行董事、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创始人 王坚 |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

零一万物创始人、CEO李开复预测2025年中国将从‘百模大战’转向应用大战,2030年将迎来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落地。北京智源研究院创始理事长张宏江则再次预测,多模态大模型即将实现,AGI奇点来临。

多位全球AI先锋代表也在各自领域分享了独家观察。DeepAI创始人、CEO Kevin Baragona表示AI将迎来黄金时代,每个月都能看到巨大的进展。他还认为,大语言模型仍未达到顶峰,其进展放缓的最大原因是数据不够用了,因此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种新的模型架构,来提高推理的效率。商汤科技董事长&CEO徐立则认为,中国在算法上已处于重要地位,核心的差异化要素就是Scaling Law(尺度定律)的发展。他还坚定地表示,AI的终局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智谱CEO张鹏表示,随着文本能力、图像分析理解能力、视频分析理解能力、语音模型等集齐之后,我们终于可以尝试让AI像人一样面对现实世界当中的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左1至左3依次为:Kevin Baragona | DeepAI创始人、CEO; 徐立 |商汤科技董事长&CEO;张鹏 | 智谱CEO

对算力、落地、AGI未来的关注贯穿论坛始终,不同的观点、声音也在此交锋。在《高峰对话:跨界对话“Whatfor AI VS AI for What”》讨论了AI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及对2025年期待和预测。钛媒体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T-EDGE全球委员会主席赵何娟观察到,美国To B市场被AI改变得非常快,未来大多数企服软件都要被AI重写;DeepAI创始人、CEO凯文·巴拉戈纳(Kevin Baragona)则称,AI应用已经无处不在,游戏和音乐模型值得关注;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AGI不会这么快到来,大模型适合在细致的场景里突破;知乎创始人&CEO周源则表示,社区是人和人沟通,效率未必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互动;光源资本创始人、CEO郑烜乐说,AI可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超人”,替代生产链条;凯利时董事长、CEO,著名主持人、足球评论员刘建宏表示,人工智能加入艺术性处理,能够让体育故事马上变得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峰对话:跨界对话「What for AI VS AI for What?」

技术发展、趋势演变的最终落点仍是一个个具体的应用场景,7日的两场论坛深入AI落地与创新的“现场”,聚焦“AI大模型与应用趋势”。

哈佛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实验室执行董事、Dark Matter AI联合创始人、微软/亚马逊顾问Mark Nitzberg认为,大数据正在为下一代的AI创业者提供应用技术、应用工具,他以亲身参与的医疗项目为例,介绍了大数据、AI的结合及赋能作用。

在“AI 落地场景图谱”的研讨中,来自不同产业的代表深入剖析了AI落地的难题,以及应对之策。

在“AI+健康”的应用前景讨论中,分享嘉宾对于AI在医疗具体环节的价值充分肯定,在医学影像科,数坤科技区域创新事业部总经理毛东晖介绍称,数坤已经改变了影像科的工作流,AI之于医学影像,就像导航之于驾驶,已被医院高度认可;在保险理赔层面,镁信健康创新研发中心负责人陈良指出,在AI推动下创新推出的“一码直付™”平台,让医疗赔付更加便捷、高效;在C端服务搭建上,轻松集团执行副总裁马孝武称其十年与患者的交流积累了庞大的知识库供AI学习,已经就此推出了C端健康管理的应用,并有商业转化潜力;线上医疗部分,京东健康医疗AI专家刘慧表示,“京医千询”大模型已覆盖线上问诊全流程,释放了医生生产力去做高价值的工作。对于未来医疗的发展走向,东软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副总裁陈炳澍认为,随着AI技术的应用,医院内最终会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化全流程诊疗服务体系,但在商业化和监管方面存在挑战。

作为“AI上车”的尝新者,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张晓宇表示,在AI的驱动下,未来的汽车将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转变,成为符合个人需求的情感伴侣,汽车的规模经济也会随之向平台经济拓展。

在工业、智能硬件等更多场景,TDK InvenSense副总裁 & 消费与工业事业部总经理Pankaj Aggarwal强调了AI发展中数据收集整合的重要性与挑战;Traini创始人& CEO孙邻家指出,AI应用公司面临大模型期望差距、对场景理解不足及处理数据困难等问题;万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谢冠宏阐述了智能穿戴设备在健康、运动、翻译等领域的发展潜力;MascotGO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Peter Avritch关注大模型如何提供精准答案助力用户决策,以用户选择满意度衡量成功;红杉中国合伙人张涵分析,美国创业者在基于AI的toB领域上发力较多,而中国有更好的AI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体验的潜力,尤其在软硬结合上更为突出。

2024的年终共识:开放包容、直面变革

大会压轴环节,2024年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T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首席经济学家Simon Johnson带来重磅发言及主题讨论,在目前资本市场高涨的热情中,提出了“冷思考”,他认为“人工智能很重要,是生产效率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它不是奇迹,它本身不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今明两年是AI发展的关键分野,到底是否普惠大众还是加剧社会分化,政府和制度起着关键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终特别对话:「对话2025」 国家间经济竞争的AI新拐点。对话嘉宾:Simon Johnson | 2024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T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首席经济学家

在闭幕致辞中,赵何娟重申了开放、包容、对话、合作和共享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应直面时代的变革,做好自己,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2024T-EDGE创新大会已经落幕,2025全球经济和科技创新将行至何方,全球科技领袖、企业先锋的将会在践行中作答。相关会议内容还会陆续在钛媒体App上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