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迎面赶来的2025年,局面更难、更复杂!

——先说AAA:

十一前夕,大A短暂的现象级拉涨几天后,再次陷入3300的起起伏伏中。

10月8日之后上车的,基本都赚不到钱。

——再看房地产:

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0.3%;

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2.6%;竣工降23.9%;

新房销售面积同比降15.8%;销售额下降20.9%;

库存嘞?增长19.6%;

房企到位资金、价格、库存,都压力重重!

——再看企业情况:

1-10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58680.4 亿元,同比下降 4.3%。

国企、股份制、私营企业,利润都在降!

网上很多分析和对比,跟咱们现在和日本30年前那场危机去对比,前不久我也写过文章:

如今的日本,已经走出艰难的30年!

今年2月22日,日经指数涨破39000点,超过了泡沫时期1989年12月29日创下的历史最高记录;现在也在38000-39000的高点上。

日本股市韧性很强,日本楼市也在稳涨上升周期!

10月二手住宅平均期望出售价格显示,东京23区环比上涨3.2%,已经连续21个月上涨。2020年至今,三年多来东京都心二手房的涨幅:

千代田区涨幅超过50%;港区涨幅超过40%;都心6区涨幅接近50%!

再看日本上市企业:

2024年4~9月的合计净利润约为27.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5%,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

楼市稳涨、企业利润稳涨,正是日本股市强劲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我们也到了一个内外环境发生巨变的转型期!

很多企业、很多人,陷入了越卷、越卷不动的循环!

于是乎,关于日本的复苏和活力,成为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日本到底做对了什么,可以从长达几十年的衰退中走出来?

日本曾经的惨痛教训对我们此刻有什么警醒意义?

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像日本一样惨痛?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研究日本,很少人会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究竟在恶劣环境中是怎么做的?它怎么能在那么难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出来?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日本大型企业的稳定收益和充足的内部留存。

日本最失落的30年间,整体的内外环境和经济形势并不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的发展都是停滞的。

依然有不少企业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直到现在!

日本很多核心资产,比如三菱商社等企业,愿意让出股权给美国等投资者。

是这些年日本复苏的重要契机!

很多耳熟能详的日本制造企业,其实大股东都是美国人。

比如说东芝、日立、佳能、京瓷、三菱电机、朝日啤酒、任天堂等。

还有日本的香烟生产企业JT,从90年代开始,在国内外完成了10多次并购。

成功实现了企业的多元发展和国际化,成为全球第三大烟草生产商。

这两年,股神巴菲特持续重仓日本,还成为五大商社的第一大股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企业做的最对的一件事:

要想生存,只能走出去,别无选择!

官方数据显示,1996年到2022年,日本对外投资规模翻了8倍!

日本对外投资规模存量已占日本2022年GDP的比重近50%,显著高于中国。

日本企业远走海外,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世纪70到90年代,战后经济腾飞。

二是1990年以后到现在。

日企最成功的的地方在于:

他们的全球化产业链整合能力极强,善于整合欧美技术、日本资本、中国及新兴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同时实现全球化、多币种风险对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组数据:

以日本大型制造业为例,上市公司40%营收来自海外市场,市值前十大上市公司80%营收来自海外市场。

过去三十多年里,日企在海外子公司越来越多,也贡献了不少销售额,赚了不少利润。

即便是现在,很多日本企业依然主要靠海外市场来赚钱!

这些国外的收益不断流回日本国内,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底层坚实基础的重要基石!

但,又不仅仅只是走出去。

他们还在加速产业升级!

经过长达30年的演变,一大批技术优异、经营策略不断迭代的企业,最终获得了长期稳定增长。

大量日企出海,又带着大量从海外赚到的钱反哺国内经济。

——在本土,成为更强的日本!

——在海外,再造一个日本!

就这样,硬生生从一片暗黑中闯出一条生路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有人说,日元贬值那么久,日本也付出了代价啊!

是,又不是。

日元贬值,反而让日本企业出口的竞争力增强。

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进行投资扩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们低价竞争。

2023年总出口额增长2.8%,至100.89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

企业利润高了,股东分红、员工涨薪动力也就足了,股价也自然水涨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又非常幸运地契合了国际竞争局势。

从2018开始的贸易脱钩,让所有核心贸易国都不得不站队,不得不做风险对冲。

在整个亚洲,日本和发达国家市场之间的贸易关系是最稳定和温和的,所以就成为了友岸外包的主要目的地。

又因为汇率贬值带来的价格大幅降低,外资在日本的投资具有了很强的性价比和竞争优势。

日本在过去30年实现了产业和资本的出海,这是赚全世界的钱在和国内的衰退做对冲!

经济学有个著名的“隧道效应”。

当你开车进入隧道后,如果在黑暗中车子长期停滞不前,你的心情就会越来越不好甚至沮丧。但如果车子能动起来,即使缓慢移动,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人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面对困境,一定要全力寻找机会和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20年,我们的企业也经历过两轮出海潮。

第一次发生在2008年前后。

依靠全球化红利快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GDP增速一度超过10%!

当时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产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减速发生在2018年前后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下移,房地产下沉,国内需求放缓,企业催生第二波出海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出海企业有两类。

第一类以汽车和家电为代表。

部分中国汽车企业加速布局海外产能,上汽、比亚迪、哪吒、长安在泰国投资建厂,规划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

以海关口径,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万辆,超过日本43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第二类以电商、游戏、短视频、快递等服务业为代表。

比如在下沉市场中快速成长的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登陆北美市场后,截止去年12月,Temu独立用户数量已达4.67亿。

排在亚马逊之后,位列全球电商第二。

第三和第四名的速卖通和Shein也是中国电商。

但,这还不够!

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很多问题。

比如西方国家的第二次关税提升,给我们出海、出口带来阻力;

比如产能过剩下的产业升级必须要加快速度;

比如部分产业外迁的速度和适应程度;

还有短期内比较难以解决的:

比如外企撤离、投资放缓;

比如房地产的投资、销售、保交楼难题;

再比如就业率。

那咋办?

塔尖的顶豪们,过去不差钱、现在也不会差钱;

底层老百姓们,过去大环境好的时候没存到钱,现在行情不好了也不必为难自己;

而最受伤最大的,反而是中产们,前些年行情好时赚了些钱,现在行情差了稍有不慎又很容易缩水。

所以中产们,是时候该想想如何改变了!

2025年,一定是极其复杂的一年,对普通来说也是最难、最关键的一年。

形势变化莫测,每一个变动,都可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