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快速立法失败,但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还不能算赢

据报道,美国旨在限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发展的两项生物安全法案未能通过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快捷立法途径。这意味着相关立法计划暂时受阻,但并未完全消除未来单独立法的可能性。虽然目前生物安全法案进入单独立法的进展缓慢,尤其在民主党主导的参议院面临更大阻力,但不确定性仍对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构成潜在威胁。

先声再明:新型Polθ抑制剂SIM0508完成全球首例患者用药

先声再明于12月9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型Polθ抑制剂SIM0508已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全球首例患者用药。这个项目专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标志着公司在抗肿瘤创新药领域的进一步推进。尽管临床研究的具体风险和挑战尚未公开,但这一进展展示了公司在生物科技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努力。

开启新纪元!国内首个多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新药获批临床试验

12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一项重要的多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临床试验。然而,该研究也揭示了糖尿病患者面临的挑战,其中包括传统治疗方式中胰岛移植供体不足的问题。虽然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同时,由于目前尚无可治愈糖尿病的获批产品,新疗法能否彻底改变现有医疗实践仍充满不确定性。

临时纹身为测量脑电波提供了简单的解决方案

近期发表在《细胞生物材料》期刊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创新技术,科学家开发出能够直接打印到头皮上的液态墨水,用于测量大脑活动。此技术在检测脑电波方面表现良好,与传统EEG电极相比,电子纹身电极在头皮上的稳定性更高,噪音更小,并在不舒适度降低的情况下显著延长了信号接收时间。然而,传统电极由于凝胶干燥而导致信号丢失。此外,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改进该技术,包括嵌入无线数据发射器,以实现完全无线的EEG过程。

信达生物「创新型抗CLDN18.2 ADC」I期临床研究数据更新

信达生物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上披露了IBI343治疗晚期胰腺导管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43名CLDN18.2阳性患者接受治疗,显示出总体客观缓解率为32.6%,但一些患者仍经历疾病进展,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7个月。尽管研究中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97.7%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51.2%为严重级别。值得注意的是,≥3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0,未有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死亡报告。

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出CRISPR/Cas13基因编辑新工具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基因组生物学》发表关于CRISPR/Cas13的新研究。该研究揭示CRISPR/Cas13在编辑植物基因中的潜力,但存在编辑效率差异,可能源于靶标竞争性结合。虽然评估未显示明显的脱靶效应,但部分基因表达下调或与植物防御反应有关。总体而言,CRISPR/Cas13被认为是一种精确性高、脱靶效应可忽略的基因编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