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很有名的一句,反正我是背熟了。
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因为太熟,所以大意,反倒忽略了它的含义。如果不是要聊聊这句话,我也不会发现——原来它的意思并不那么容易懂。
表面上,很简单:
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它”,可以理解为知识、学识、道理等等。
今天早上,仔细审视这句话,我才发现一个问题:“好之”和“乐之”到底有什么区别?
知之,好之,乐之,是递进关系。
但,和我们在《论语》中常见的情况不同,“好之”到“乐之”的递进关系,并不明显。
孔子还说,治理国家、百姓,要“庶之、富之、教之”,递进关系十分清晰:
先增加人口——庶之,因为人多力量大,人口流入说明向心力强,从而为富国强兵奠定基础;
再富裕百姓——富之,人口多了,需要的物资就多,所以要努力生产、发展经济,让百姓富裕;
然后是教育百姓——教之,百姓衣食无忧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才会有精神需求,教育才有可能。
层次很清晰。
知之、好之、乐之呢?知之是最低层次,是最初接触知识、学问,属于“入门”,毫无疑问。
好之、乐之,就不容易区分了。喜欢做学问,不就是“好之”吗?乐此不疲,热爱学习,难道不是“乐之”?区别在哪里呢?
琢磨半天,没琢磨透。距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是有距离啊。
好在还是朱熹他老人家跳将出来,给出答案:
“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
这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的尹氏的话。
可能觉得还是表达不彻底,老朱同志又引用了张敬夫的解释,挺长的,我直接翻译了——
用吃东西来打比方,“知之”就是知道这东西能吃;“好之”就是喜欢吃而且变得嘴馋;“乐之”,就是嘴馋而且吃饱了。
我怎么觉得,这解释还不如前面一个呢?喜欢吃,嗜吃有点像贪吃蛇,不太容易饱。而且,珍馐美味,撑死也不觉得饱;南瓜米饭,三口两口就饱了,这又咋说?
老朱啊老朱,吃饭这个比喻,不说也罢。
我倒觉得,和《论语》开篇第一句话结合起来理解,可能更容易悟孔老先生的意思。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与“知”“好”“乐”有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知”的开始,算是“知之”。
“时习”——意思是在某个时机把所学用于实践,可谓“好之”。
打个比方,如果你喜欢数学,“好之”,那么,跟着家长(假设你是小学生)外出,家长买衣服,你很乐意帮着计算价钱,这就是“好之”。说明你真心喜欢数学。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生物,家长用酵母发面,他便把自己学到的生物知识在父母面前“显摆”一通,这也是“好之”。
“不亦说乎”,则是“乐之”——这时候,已经比“时习之”更进一步,你感受到了“时习之”的结果,有了一种获得感、满足感,这就叫“乐之”。
帮家长算账,比较两家商场的折扣,给家长省了钱,家长大呼惊讶:这孩子,不错啊!此时你心中必定喜羊羊乱飞、灰太狼乱叫,努力压抑着骄傲自大的表情。由衷的获得感、满足感,让你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理科生帮家里修好了电脑,父母一脸不可思议,你脸上不屑,内心压抑不住狂喜。这叫什么?乐之。
换句话说,“好之”是真心喜欢,而乐之是因为结果而欢乐和更加喜欢,它的确是比“好之”更高一个层次的。
如果用孔夫子的话来解释,知之,是入门;好之,是登堂;乐之,是入室。
既是学习三重境界,更是人生三重境界。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