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2月19日,邓公在北京病逝,对于全国人民而言,这是悲痛且沉重的一天。

同样卧病在床的一位老人听闻这个消息,从病榻上缓缓起身。

他望了望北京城外的月光,望了望西山上的邓小平故居,眼角不由得闪出了泪花。

仿佛他又回到了那个征战疆场的岁月。

然后喃喃自语道:“小平去世,我必须出院了!”

这个泪眼朦胧的老人是谁?他与邓公又有怎样的不解之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茅庐初出,三过草地

这位老人就是尤太忠将军。

邓公出生于1904年8月22日的四川广安,尤太忠将军出生于1918年12月的河南信阳。

两人相差14岁,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忘年交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1922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革命的时候年仅18岁。

而尤太忠将军1931年加入游击队,1932年正式加入红军,也才年仅14岁。

两人都在青年时期就早早的投入到革命事业中,这也为他们建立深厚友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长征开始,尤太忠将军任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同年,邓小平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任红一方面军政治宣传部部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太忠将军参加的是红四方面军,作为一个刚满17岁的青年,尤太忠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和责任感。

红四方面军是三过草地的,先经过草地一半,又折返回去,在四川南下算作第二次,北上陕甘是第三次。哪怕是对于长征而言,红四方面军经历的困难是无以言表的。

尤太忠将军在晚年回忆到:

“连长、营长、团、师长一个接一个牺牲,我那个连队从四川出发的时候是106人,走出草地的时候只剩下了53人”

他扳起手指头一字一顿的说道。

抗日战争爆发后,尤太忠将军作战骁勇,立下了赫赫战功。

很快,随着纳粹德国的崩溃,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侵华日军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国共之间的矛盾也频频暴露。

与此同时,邓小平和尤太忠的人生轨迹也将在此初次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汝河战急,饭局智取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突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隔年3月,国民党包围了山东,对山东发动了全面进攻。

与此同时,延安地区的形势也十分危急。

党中央考虑到,国民党重兵进攻,而后方守备空虚。

于是派遣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巧合的是,尤太忠正好是其麾下的一名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太忠率领先头部队,抢占了汝河上的一个桥头堡。

同时,国民党军也乘势将汝河小村半包围住,水泄不通。

而汝河正是大军挺进淮河,进而取得大别山的关键地址。

前有追兵,后有阻敌,尤太忠能否打好这场阻敌战,决定了刘邓大军的命脉,甚至关乎于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关键。

尤太忠只有七个营的兵力,不过他把自己和政委的指挥所分设在200公尺开外,为的就是牺牲一个,还有另一个人可以指挥。

战事正酣,天刚蒙蒙亮,刘伯承和邓小平突然出现在了尤太忠战场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这里距离敌军前线仅仅一二里地,尤太忠既高兴首长能亲临战场,又焦急于他们的安危。

说时迟那时快,一颗炮弹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他们旁边,气浪把旅长的帽子一下子掀飞了,尤太忠急忙将刘伯承邓小平强拉进指挥所。

指挥所里,刘、邓对尤太忠指示到:“无论如何也要守到晚上,让所有人马全部过河”。

尤太忠不断地点头称“是”,又一边安排警卫护送两位首长从高粱地里赶紧撤离。

走了几步,刘伯承突然转过身大喊“彭店!彭店!”,这是撤退时会合的地点。

不知怎的,在高粱地里传过的这几声悠长的声音,倒像是几分生离死别的感伤。

这一仗打的非常艰苦,排长不幸牺牲,班长便冲了前指挥,班长牺牲了,战士又自发的顶上去,为了撤退,炸掉了旅部的所有重型装备。

回到彭店,尤将军报告到:“此仗困难得很,整整打了一天,旅部伤亡了2000人,很多战士牺牲了,只能挖个坑,用毯子一卷,就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汝河胜利阻敌后,政委杜义德出门迎接尤太忠旅部。

对其问道:“一路赶过来?休息没有”。

尤将军答道:“才到”。

这时,邓小平也从宿营地出来,大步流星的走过来,紧紧的握住了尤太忠将军的手,激动地说道:“你们辛苦了”!

事后邓小平回忆二野战史的时候,也曾多次提到,并毫不吝啬的称赞:“

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是有功之臣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汝河胜利,以及在之后的多次战役中,使得邓小平和尤太忠之间的友情逐渐变得更加深厚了。

在刘邓大军中,尤太忠也回忆到:“在我们二野,如果说是刘司令的战术,那就是邓政委的决心。”

邓小平的指挥风格是斩钉截铁的,一旦确认,就很难改变。

一次行军,邓小平政委决定指挥部前进。

这时,李达对尤太忠说:“侦察到前面有敌情,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绝对安全”。

李达让尤将军对邓小平提提建议,让其不要轻易冒进。

尤将军也知道邓政委的决心之大,不是常人能够轻易扭转的,正巧是晌午,到了饭点。

“酒过三巡,饭过五味”,饭局上,尤将军向邓政委提议并说明情况,建议不要轻易冒进。

随后,邓小平就同意了其指挥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中重庆,雪中朝鲜

当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时,尤太忠将军指挥解放军攻打榆台。

然而,在首战中解放军遭遇失利。

杜义徳政委不得不打电话询问:“老尤,你不是很能打吗?为什么打了这么久还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呢?”

尤太忠将军听后非常愤怒,立刻脱帽赴前线。

在他的鼓舞下,士气更加高昂,最终攻克了城池。

然而,尤将军在攻城过程中右腿被碉堡内的冷枪击穿。

渡江战役大胜后,解放重庆的战争也随之展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刘伯承和邓小平到达指挥所时,他们并没有看到尤将军的身影,于是向王近山将军询问情况。

得到回答说是部队在街上淋雨,尤将军很可能也在那里。

于是他们出门沿着街道寻找,最终找到了尤将军和他的士兵们一同在雨中,足见尤太忠将军爱兵如子,毫无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戎马一生的尤将军主动请缨,又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征战之旅。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尤太忠部奉命出击汉江南岸。

但突遭大雪,数日后便陷入敌军的包围中,见手下士兵士气低落,尤将军力排众议。

“若不能捏紧拳头突围,反而各自为政分散行动,那不是良策。”

于是,他带领士兵从汉江直上突围,成功脱险。

当时志愿军各部,都以为尤太忠部陷入重围,无法自拔时,没想到他竟然自己突围出来,令人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拒演剧本,再见小平

时间推到20世纪80年代,此时国内已经和谐稳定了不少,对于战争的尘埃也已远去了很多年,此时尤太忠作为广州军区的司令员,总领广州军区。

一日,总部领导指令广州军区演习,尤太忠将军却出现了三读剧本,怒而不演的情况:“这个剧本我不演!”

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孙志承再次请示:“首长,您决定要不要演这个剧目?”

尤将军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演!”

孙主任有些为难地说:“这个问题比较棘手.....”

尤将军不满地打断他:“棘手?我来说!”

尤将军给总政文化部处长打了电话:“我们军区不演这个剧本了!”

处长有些惊讶地提醒道:“可是这是指示啊!”

尤将军非常坚定地回答:“就算是天王老子的指示,我也不演!就算撤了我这个司令,我们也不演!”

将军一语,震动了北京,元帅与将军们议论纷纷.

最后,邓小平同志说了几句话,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事后,当吴东峰采访尤将军时,尤将军才缓缓说出了原委。

原来,将军早就看过剧本改编的电视,看了一点就关了。

“哪有这么一回事?这些人我都认识,哪里有被枪毙的?这不是颠倒是非,胡来吗?”

显然,尤将军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同剧本进行了比较。

作为亲眼见证过士兵首长血洒沙场的人来说,他或许很难接受这种剧本的改造。

或者说,这是他坚持和秉持的本分,他的抵抗也更像是一种道德良知和英雄本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见到小平同志,大概已经有十多年了。”尤将军这样回忆道。

那是1973年2月22日的晚上,邓小平从江西回到了北京。

尤将军是在301医院看望李达的过程中得到的消息。

李达突然开口问尤太忠将军:“你知道吗?小平回来了。”

尤太忠将军诧异地回答:“没有听说过。”

李达微笑着说:“那你有兴趣去看他吗?”

尤太忠将军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当然愿意,毕竟好几年没见了!”

李达顿了顿,提议道:“那你可以坐我的车,或者苏振华的车去。”

尤太忠将军笑了笑:“那就坐你的车吧。”

当时的政治环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邓小平同志只是回到了北京,但是他的政治命运如何,谁都不敢说。

要去看望邓小平同志,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但尤太忠将军还是走进了邓公住在西山的院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邓公也正好从门房出来,将军看见他,急忙立正敬了个礼。

邓公也很惊讶,快走两步到了他跟前,伸出了手:“你也敢来看我吗?你怎么来看我了”。

尤太忠将军接过邓公递过来的光板烟,畅快的谈了起来。

“那烟差的很,我当时口袋里就有中华,可就不好意思再拿出来”尤太忠将军事后回忆着说道。

从西山返回时,尤将军一路疾驰到了京西宾馆问道:“有没有好烟?给我来几条”。

然后又一路回到了西山,邓公见状也是惊讶不已:“你怎么又来了?”

尤太忠将军拿出了手头的烟,拆开一条给邓公点上。

“好久没有抽到这么好的烟了”。

邓公双眼湿润了,不知是烟雾缭绕中的畅快,还是多年好友依然挂念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备三级,品格梅竹

1997年2月23日上午,也就是邓小平同志逝世的第四天,尤太忠将军从医院刚刚出院回到家中,接受了吴东峰同志的采访。

尤将军落座后,便开口说道:“毛主席去世是一级战备,邓小平同志去世可以算得上是三级战备了。”

此时,尤将军已经垂垂老矣,他标志性的特征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要用手捏住额头。

几十年的戎马生涯,无数次的战略规划,使得尤将军的额头已经被双手捏出了一道肉瘤。

他悲痛的说:“邓小平同志去世了,这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也就要求出院了”。

尤将军的病情并不见得好转,但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医院还是开了出院证明。

回家后,尤将军穿上了一身深黑色的中山装,风纪扣扣的十分严实,一双黑色白底布鞋,朴实无华,却也显得如此的真实。

尤将军不像是一个在医院里躺着的病号,而像是一位军人,虽然未着戎装,却依然风采依旧。

他也许想以如此特殊的方式,来纪念那个对其有恩,情谊深厚的邓小平同志。

尤将军不善言辞、少弄文墨,对于战争回忆录之类的,也只是泛泛的读过,并没有仔细写过。

也许对于一位军人,对于一个为国奉献半生的人,对于一个戎马征途一辈子的人,这就是他所表达的质朴且真诚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仅一年之后,1998年7月24日,操劳一生的尤太忠将军永远的休息了,80岁高龄的他闭上了双眼。

8月3日,依据将军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入了虎门的大海,他哪怕到了休息,也想用英灵守护祖国的海岸线。

“品在竹之间,格在梅以上”这是尤太忠将军最喜欢的格言,这也同样是尤太忠将军真实的人生写照。

鲁迅先生有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参考文献

刘小伟《铁血虎将尤太忠》

吴东峰《战将风骨尤太忠》、《侠义尤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