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十五周年的日子。当晚,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特别策划的《“岁月留声”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十五周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这场音乐会力邀两位享有盛誉且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有着密切合作的指挥家——吕嘉、郑健,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驻团指挥焦淼、助理指挥董岱,共同演出了合唱团十五年来积累的经典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出前,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在音乐厅举办了15周年庆祝活动,表彰团员们在合唱团十五载发展历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有着十五年团龄的合唱团演员队副队长兼女高音声部长赵瑾手拿奖杯,激动的表示,“回想起这条用无数个音符串联起来的路,每一步都特别的有意义和价值,能成为大剧院的一员,在这个充满团结向上的环境中工作,特别的自豪和骄傲。”

十五年前,一群热爱艺术、怀揣理想的年轻人在这里相聚,组建成立了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建团十五年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累计为观众们献上了1602场演出,其中歌剧73部885场,音乐会演出449场,公益演出268场,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合唱团之一,收获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回想起十五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驻团指挥焦淼感慨万千,“每一个音符、每一次排练、每一场演出,都是合唱团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积累,才成就了今天这支享誉国内外的合唱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个月到一周:歌剧学习的飞跃

回忆起合唱团成立之初,焦淼记忆犹新。15年前,合唱团刚刚成立,许多团员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当年西方歌剧的普及率没有现在那么高,因此这些年轻人对于西方歌剧的了解并不深入,也没有太多的舞台经验。然而,他们一进团就面临着与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等大师合作的宝贵机会。

“当时,年轻的团员们对西方歌剧并不熟悉,心情非常忐忑。”焦淼回忆道,当年,歌剧的学习周期很长,一部新的歌剧,从学习到熟练掌握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即便如此,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唱团在不断地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如今,他们学习一部新的歌剧,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一巨大的飞跃,不仅得益于高效的训练方法,更离不开合唱团成员们一点一滴的艺术积累和语言能力提升。

焦淼表示,现在合唱团一年在剧院的演出最少就要100场,这还不包括在外巡演。如此密集的演出频率,无疑为合唱团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演员们要在舞台上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语言和场景的歌剧演绎得游刃有余,这背后是多年舞台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舞台上的宝贵经验,对于演员们来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现在合唱团在歌剧表演上已经游刃有余,同时在音乐会上也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可以说,这个合唱团的艺术创造力是非常强的。”焦淼表示,“这十五年,无疑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积累爆发的过程。这种艺术创造力的提升,离不开合唱团成员们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突破。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还要具备出色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上将歌剧的精髓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格的考核:确保艺术水准

如今,合唱团有95名团员,其中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一共是28个。对于新进来的团员来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焦淼表示,每次新团员加入时,他们都要面对有10年甚至15年经验的老团员。“这些老团员已经积累了73部戏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已经融化在他们的血液里,可以说闭着眼睛都能唱。对于新团员来说,要想追赶上他们,尤其在进合唱团的前2到3年,压力是非常大的,要求他们的学习能力一定是很高的。” 焦淼说,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一年大概要演10余部歌剧,中外歌剧都包括,学习一部剧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对演员的要求也非常高。

为了确保合唱团的艺术水准,大剧院合唱团有着严格的考核制度。无论是在演歌剧前还是在演出歌剧后,都会对每个人进行考核。“每排一部戏也相当于一次考核,因为每一部戏所需要的演员不一样,我们会把最难的段落发给大家,让大家去竞争。这种方式也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焦淼表示,这样的考核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艺术标准是什么,并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团队的脚步。

除此之外,合唱团大概一年会做两次招聘,对演员的要求也非常高。焦淼介绍说,“他们既要有很好的歌唱能力,同时也要有非常好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能力。从学生到能够登台再到能够去演歌剧,成长流程起码要三个月。”

新演员加入后,他们会接受严格的培训课程。首先学习多声部的合作技巧,确保自己的声音能够融合到团体中。然后接受表演方面的训练,确保自己的表演能够不生涩、能够融入到大家的表演里。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他们才能真正走上舞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达到了合格的标准。六个月后,他们还需要进行考核,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跟上团队的脚步。“合唱团的考核是非常多的,因为演员在台上需要有比较好的精神面貌,那种表演的欲望和状态跟其他人完全不同,考核也能让他们保持这种良好的精神面貌。通过15年的积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管理模式上,都慢慢的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促进整个合唱团的艺术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断突破:给观众带来新体验

在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有着很多与国外重要艺术家合作的机会。这些合作不仅为演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让他们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焦淼表示,这样的合作机会是国家大剧院舞台独有的魅力之一。

现在,合唱团音乐会的票在国家大剧院算是非常抢手的。每一场音乐会一开票基本就会销售一空,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都会慕名前来观看。这也给了合唱团更加精进自己业务的动力。焦淼表示,合唱团是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团队,未来合唱团会不断尝试新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比如将会在明年推出沉浸式音乐会,加入戏剧故事和戏剧表演等元素,充分发挥了团员的表演能力。

焦淼说,“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这么多年能够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准,源于我们不断的想办法突破自己,想要在下一次给观众带来新作品的时候不辜负观众的期望。只有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的去攀登,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越来越好。其实越往上走,每走一步都很难,但是你怎么才能把它走好,让观众能够认识、喜欢你,并且认可你的表演,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