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银河集团的港优君,专注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办理,覆盖香港身份规划、商务注册、子女教育规划、房产投资等,如有任何了解或办理需求,欢迎随时DD我(同V:18588443195 )
前两天我碰见了一位特别热情的新“港漂”。
热情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只是共同参加了一个行业交流酒会,又碰巧只有我们两个内地人,在互加微信之后的几天里,我每天都能收到他的消息,内容无所不包。
不论是问我香港哪里有好吃的川菜馆、八达通消费优惠券怎么获得,还是对于香港各种问题的看法,甚至连他的家庭情况我都在这几天了解了个一清二楚。
从他过于旺盛的表达欲来看,我想他应该是太久没有这么畅快的和人沟通了。
居住在香港的内地居民接近45万人,占香港人口总数的6%。但是根据我身边的观察,说自己完全融入本地人圈子的,并不多。
图源 | 摄图网
我理解,因为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那种初次踏上这座城市的浮空感。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有这么多人说:“内地人要融入香港社会真的太难了!”
01内地“港漂”融入香港人圈子,为什么这么难?
我想在香港上过学的大都知道,班上虽然内地生、本地生都有,但基本都是内地生和内地生抱团,本地生和本地生一起浪,只有极少数“社交牛逼症”能够打入对方的圈子。
更别说这些年去香港读一年制硕士的大多都是内地人,虽然在香港上学,但是完全接触不到香港同学。
端传媒之前做了个调查,港漂73.5%的社交圈依旧是内地人为主,只有15.89%的港漂有常联络的香港朋友。
从我自身所见出发,不仅是在学校,毕业在香港工作之后情况也并不会好多少,两个圈子多少存在一些惯性,避免不了接触,但较少深交。
说来说去,主要原因其实还是下面这几点:
语言差异
首先自然还是被人说烂的语言问题,早年来香港的大多都是广东人,并没有太多冲击这里的粤语土壤,而这些年“粤语区”以外赴港群体不断增多,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能迅速掌握一门“外语”(北方朋友应该有体会粤语多难学)。
粤语一字一乾坤 图源 | 网络
而香港本土的“粤语保护主义“其实相当严重,没办法按照内地推广普通话的方法改变市民的语言使用习惯,粤语很大程度上是这座城市文化内核的载体。
那有人说,香港人不是英语都很好么?不会说粤语可以用英文交流啊。
但是对于一个内地人和香港人来说,通过英语交流的感觉实在是非常别扭,再加上,香港只是英语普及率很高,并不代表你能够听懂。
图源 | 网络
刚来香港的人,有多少能够听得懂这种“港式粤英夹杂”表达:
求其hea下个professor咪得囉
社交平台
内地人即使去了香港,大多数仍旧会继续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不为别的,以前的社交关系不能说断就断啊。但是Local习惯使用的都是Facebook、IG和WhatsApp。
这就有个问题,当你在线下交到了某个香港朋友之后,由于你们社交媒体使用习惯不同,各自与人交流、分享生活的渠道也不同,大家都隔离在对方的社交媒体圈层之外,一旦你们因毕业、换工作等等原因没办法在线下有一个固定联系,那对方也只不过是一个躺在你好友名单里很难想起的“熟人”罢了。
图源 | 网络
再其次,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也导致双方不了解各自的“梗”,当Local说:“个男明星好chok呀。”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或者怎么接话。
当然,初次之外还有文化、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由此演变出的不同政治观点,都是阻碍因素,篇幅问题,在此按下不表。
图源 | 网络
在香港生活十几年,头几年我也非常努力的想要融入进本地人圈子,让人看不出我是一个“内地人”,但始终有个问题在困扰着我——只是换座城市生活,为什么香港的融入成本比北上广深高这么多?
这几年随着见过的人越来越多,看过的世界越来越广,我才逐渐明白,一开始大家对于“融入”的概念其实就弄错了。
01内地人何必强迫自己“融入”香港人圈子?
不说香港,我们来做一番假设:
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到西半球之后是不是非得坐车里吃着drive thru买来的汉堡薯条、跟一帮红脖子勾肩搭背看足球、吃着最受欢迎的风油精味儿的root beer汽水加vanilla ice cream、冰箱里一摞速冻披萨肉丸子、厨房里除了罗勒肉桂丁香就是BBQ sauce、周末一群人开着皮卡到州立公园里烤肉喂鳄鱼、到football现场左手炸鸡右手corona才算“成功融入当地圈子”?
图源 | 网络
那些吃海底捞喝贡茶功夫茶玩密室逃脱在家看腾讯爱奇艺综艺节目吃着重庆火锅底料涮的羊肉片百叶脑花的中国人就“因为无法产生交集融入而被淘汰”了吗?
我想这时大家都能得出答案——并不是。
那些生活在香港的外国人,有多少掌握了一口流利的粤语?有多少天天抱着翡翠台看《开心大综艺》和《日日妈妈声》 ?
图源 | 网络
哪个天天回家都要在附近的街市吃一碗叉烧饭?哪个天天下班之后和local一起去KTV还硬要用粤语和人对唱《光辉岁月》《K歌之王》《下一站天后》?哪个感冒了会在家煮一杯姜柠乐?
还不是德国的一群人自己吃肘子烤香肠,意大利的一群人自己揉面做披萨,美国的一群人找个酒吧吃炸薯条汉堡炸鸡胸喝可乐budlight看football,日本人韩国人在家做酱菜做拉面看日剧韩剧,几群人各玩各的吗?
但为什么城市换成香港、人群换成“内地人”,就一定需要去“学习”香港人的说话、行为方式呢?
如果以为通过模仿学习“怎么像一个香港人”才能融入这座城市,那我认为其实辜负了香港最宝贵的品质——兼容并包。
图源 | 网络
“包容性”一词说来宽泛,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所有人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就是这座城市包容性的体现。
香港是一个很有包容性的地方, 香港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在香港非华裔人口中,东南亚和南亚人占有很大比重。在大街上,总能见到东南亚人、欧洲人和各国混血儿的身影,听到混杂着粤语的英语和其他语言。
图源 | 香港商报
在这里,佛诞节和圣诞节同样都是法定节假日,香港体育馆里一众佛教徒在参加一年一度的浴佛大典时,另一边的港岛跑马地印度教寺庙里,印度教徒们也在举行聚会。
图源 | 凤凰网
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的取景地在香港的重庆大厦。这栋楼之前被《时代》杂志评为“亚洲最能体现全球一体化”的地方。因为在这座仅17层的大楼里,竟有120个不同国籍的人士居住在一起。其国籍的多元性也许仅次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
图源 | 网络
这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来到香港,共同生活在一起,我想,正是因为他们相信,香港的制度环境给了他们足够自由的空间,同时又能保护他们免受其他人的侵害。所以他们不需要固执于自己的价值观,不需要排斥“异质思维”以换取安全感。
其实深究“香港人“这个概念你就会发现,哪有那么多“香港人”、“内地人”。
很多人往上追溯两代其实会发现自己也是移民。早年的香港是“令人感动”的,人们崇尚“狮子山精神”,且不会歧视“谭仔姐姐”的乡音,而会称颂他们的勤劳拼搏,没人会以口音“不纯正”、出生地“不纯正”做为判断是否是香港人的依据。
在我日常的亲身接触中,我相信香港依旧是如此,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且享受这座城市的包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