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言成篇,寡陋浅短,乱弹琴,勿当真)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与人之间仿佛隔了一层看不见的屏障,心理距离愈发遥远。
往昔那浓浓的同理心、暖人心扉的人情味儿,如今却成了稀缺之物。
大众转而越发钟情于饱含自然本真、带着些许“烟火气”的服务体验。
网购兴起后,不少平台起初主打智能推荐、一键下单,可慢慢地大家发现,售后遇到冷冰冰的机器人回复时,心里总不是滋味。
反倒是人工客服耐心答疑更让人踏实,大家愈发看重人工服务里那份真实与温度。
前些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而来,经济动荡不安,彼时数位技术大咖瞅准时机,搞出了“机器顾问”(Vobo-advisor)。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自动化利器,依托精妙算法,能精准输出财务策划方案。
在国内,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曾效仿,试图用智能算法为用户定制理财规划,省去人工繁琐对接流程,还规避了人为可能产生的偏见与私心。
两年转瞬即逝,商业嗅觉敏锐的企业家乔恩•斯坦恩(Jon Stein)以“机器顾问”为蓝本,打造出百特蒙(Betterment)智能投顾平台。
这平台恰似坐上火箭,一路高歌猛进,在国外揽获超 30 万忠实客户,托管资产高达 164 亿美元。
回看国内,不少头部金融平台也紧跟其后,推出智能投顾板块,吸引海量用户尝鲜。
十年光阴呼啸而过,百特蒙智能投顾平台却甩出一记重磅炸弹:
重磅加码人工服务,只要肯支付不菲的资产管理费,便能与业内资深金融专家面对面畅聊,获取专属指导。
类似情况在国内也屡见不鲜,一些高端理财机构,虽说有着智能投顾系统,可面对大客户、复杂业务时,还是会安排一对一人工专家服务。
向来力挺智能金融服务的百特蒙,此番为何逆势而行,推出高价人工咨询?
现实给出答案,生活的诸多场景里,即便人工智能便捷高效,人们心底还是给人工服务留了一席之地。
当下各行业,自动化技术呈燎原之势,不断蚕食人工主导的客户交互领域,以求降本增效。
国内的连锁便利店,纷纷引入自助收银通道;电商巨头纷纷上线 AI 客服机器人;快递业也有无人机、无人车试点配送,试图打造全程无接触配送链路。
麦肯锡咨询公司(MeKinsey)的前沿报告大胆预判,当下需支付薪酬的生产活动,约 45%大概率在未来被自动化替代。
虽说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掀起惊涛骇浪,但蛛丝马迹显示,客户偏爱与业务娴熟、共情力强的客服畅聊,人工服务的价值与需求正悄然回暖。
伴随这种倾向愈发凸显,各大品牌闻风而动,往产品服务里狂加“人情味”佐料,大打情感牌,笼络消费者。这股“人味”风,早已刮了好些年,愈吹愈盛。
如今,各大企业都在铆足劲儿,往公正透明、人性化方向大步迈进。社交平台上,正能量暖心故事常被疯传、热议。这些现象背后藏着同一个真谛:
当今时代,科技一路狂飙突进,种种迹象表明,人文关怀前所未有的关键,正熠熠生辉。
(周愚,评论人、商评人、财经评论员、策划人、投资人、某宝品类前十操盘人、多家媒体及机构邀约评论人,发表商业评论千万字,已委托快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