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分享国学典籍《传习录》学习感悟。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绚烂多彩,源远流长。
因着它无穷的魅力,受到无数中华儿女的热爱与追随。
而这些经久不衰、又经过年深岁长的发酵的文化,显然比新生代文化滋味更加醇厚、更有内涵,因此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人们去探索和学习。
人们喜欢用“好古敏求”这个词,来形容尚古好学的人们。不过,有多少人想过,这里的“求”,究竟是何含义,到底在求什么?该求什么?
好古敏求的出处是《论语.述而》,孔子说: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幼时家境不好,唯有靠刻苦学习来谋取出人头地的机会,因此具备非常丰富的知识。
他好古的表现则是对周礼的推崇备至。
至于他推崇周礼的原因,留给各位有识之士去探讨,在此不作评价。
不论如何,孔子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态度是可取的。
孔子好古敏求,究竟求的是什么呢?
高尚的品德、伟大的情操、抑或对六艺的精通?
我们今天重点放在阳明先生的观点上。
【“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
想必很多人都认为,好古敏求,自然求的是知识,求的是道理呗,还能求啥?
但阳明先生为我们指出,实际上,格物致知也好,好古敏求也罢,其实并不是去心外寻求所谓万事万物之理。
在王阳明看来,心即是理,人人有良知,良知即天理。即心即理,世上并无心外之理。追寻心之理,即是追寻万物之理。
用庄子的话来说: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一物即有一理,万物则有万理,人的一生,长不过3万天。你能求到多少理?
愚人在万事万物上去求知,而智者则是去找寻万物共同遵循的原理,老子称之为“道”,也是阳明先生称之为天理、良知的东西。
用现代话说,就是万事万物的底层逻辑和共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