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进入12月,不少地区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就开始提倡和组织「抵制洋节」活动了。也就是说,在过圣诞节之前,中国人先得过「教育节」,尤其是在校的学生。顾名思义,「教育节」的主要活动就是教育,教育孩子们文化自信,拒过洋节。

我始终没搞懂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怎么看拒过洋节都是文化自卑才对吧?奇怪的是,这种逻辑自改革开放洋节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盛行不衰。

当时很多人把洋节的风靡叫做「狼来了」,好像洋节是闯入羊圈的恶狼,会把传统节日消灭干净。尽管他们脱口而出的「狼来了」也是洋故事,用来发帖的手机也是洋玩意儿,却丝毫不担心会被洋文化侵蚀。

在07年之前,除春节外,其他传统节日是不放假的,有人觉得没时间过节是传统节日式微的主要原因。后来清明、端午、中秋都放假了,情况依旧不见好转。于是,崇洋媚外成了热衷于过洋节之人的罪状,到现在都是如此。

传统节日之所以干不过洋节,从二十年前流行的一句话中就能找到答案——土元宵敌不过洋玫瑰。言外之意就是,传统节日空有高寿却缺乏活力,空有内涵却没意思。

或许洋节的历史底蕴不如传统节日丰富,文化寓意不如传统节日深刻,但它有狂欢和派对,这就够了。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恰恰相反,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对于生活在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背景下的人而言,只觉无聊与隔阂。

这也就是为什么,洋节进入中国之前,传统节日已有衰落之势,抵制了洋节这么久,传统节日也没有复苏的迹象,以至于历经千年的传统节日还不如诞生才十多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受人欢迎。

当然,传统节日并非不能适应社会变迁,关键在于商业化和娱乐化。唯有将传统节日自带的厚重感进行解构或重新定义,把它从传统文化的说教变为现代生活的消遣,才可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

不过,碍于中国社会的保守观念与祖先崇拜,文化卫道士们肯定不会同意,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厉害了,我的祖」的时代,更是想都别想。

拒过洋节还有另一个问题。除了我们熟知的圣诞节、万圣节以及感恩节,在中国现有节日中,很多其实都属于洋节。

元旦源自西方公历新年,妇女节源自美国女性劳动者的抗议运动,劳动节源自美国的工人运动,儿童节源自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的提议,就连父亲节与母亲节都是源自美国,尽管我们自认比谁都崇尚孝道。

如果拒过洋节,那这些节日还过不过?有人可能会说,我们抵制的是宗教节日,比如圣诞节和万圣节。

这就又要说到前文所提的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演变了。圣诞节与万圣节的起源确实跟宗教密切相关,前者是为了庆祝耶稣诞生,后者更为
复杂,可以追溯到古代凯尔特文化的「萨温节」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化改编。

但如今这两个节日早就世俗化了。圣诞节期间,除了少数虔诚保守的基督徒,没人会去教堂做礼拜或举行其他宗教仪式。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这就是一场大型的消费、社交和娱乐活动。

万圣节更不用说了,早在欧洲中世纪就成为面向大众的狂欢盛会了。19世纪引入美国之后,经过几轮商业化,万圣节的宗教色彩已所剩无几。

正因如此,这两个节日才得以在全球不同种族、文化与信仰的国家和地区流行开来。中国人不用信仰基督教照样能过圣诞节,万圣节着奇装异服更不是为了驱鬼辟邪。

放心吧,让年轻人过一过洋节,天塌不下来。要是非得掰扯中西文化、夷夏之辨,那手机也别用了,车也别开了,电影也别看了,干脆穿回汉服,点上蜡烛,坐着马车,遛回到闭关锁国的农耕时代算了。

如果抵制西方文化才是爱国,想过西方节日就是崇洋媚外,那大清才是中华正统、民族典范,你说当初推翻它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