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3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调查报道,称英国超市售卖的多种番茄酱可能含有来自中国新疆的番茄原料,这些番茄可能是“强迫劳动”的产物。BBC还发布了一段所谓揭秘新疆番茄涉及“强迫劳动”的视频,呼吁西方国家停止使用新疆番茄原料或成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所提及的,是BBC在12月2日发布的一篇“调查报告”。其中的主要内容为:英国多家超市出售的“意大利”番茄酱中似乎含有在中国使用强迫劳动种植和采摘的番茄。意即这些番茄的原材料是中国生产,而后被包装成国外产品并最终出现在英国的货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篇调查报告都有哪些证据呢?

首先,看一下他们拍到(或使用)了哪张新疆种植番茄的图片——

全文只出现了一张,从图片上看,是正在运输番茄的货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知乎网友曹小灵的分析,这种车不是什么常见的一体化货车,而是一节车厢搭配一个拖拉机。

而这种车厢的高度是这样的,旁边就有个采收机的老哥,应该能感受到车厢货斗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不说所谓的强制劳动了,哪怕是从劳动市场上请了几十个人来手工采摘,也不会使用这种车,因为人工很难把收集好的番茄一箱一箱或者一筐一筐扔那么高,扔过车厢的货斗。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旁边的绿色农具?这种机械一天能采收100亩地,相当于150个人工传统采收模式,也只有用这种机采模式,才会用上BBC图片里面的那种车。

第二,该文章称,一个受访者介绍自己每天都有指标,最高能达到一天650公斤,如果完不成就会被电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说完不成就要受罚,那这个工作量一定很高吧?

来看一下去年甘肃网的一篇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报道中提到,一台番茄采收机一天能采收80亩到150亩番茄,效率是50名人工采收的4倍。

简单换算一下,即一名工人一天能采摘至少(80/50/4)亩的番茄,也就是0.4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一亩番茄的产量已经超过10吨,换言之,平均每个人可以采摘4吨番茄。

如果真的存在BBC说的“强迫劳动”,只需要完成650公斤(约为4吨的1/6),那这也太“松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明显,写这篇文章的人太不上心了,根本没有考虑过数据的可靠性。

不过,如果把他们描写的场景转换为白人老爷们的种植园,是不是一切就合理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人不能想象出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来看看文章中说到的【新疆番茄转运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这个说法,先火车穿越哈萨克斯坦到里海,在里海坐船横渡,到阿塞拜疆下船,然后走陆路再过格鲁吉亚,又在黑海上船过伊斯坦布尔海峡,进爱琴海过地中海,最后在意大利上岸。

然后,运到萨莱诺的生产加工基地,把番茄变成番茄酱。

如果真的有这么个事儿,把番茄做成番茄酱再运输过去不好吗?

也许欧洲人就喜欢给自己加加价,或者就想要番茄果子一定要到本土再加工,那还有个账也不对。

BBC说,自己调查到一家意大利番茄加工巨头从新疆买了3600万公斤番茄,涉及强制劳动。

一天最高650公斤一个人,这就是超过5万5000多人次的工作量。

虑到收获季节不可能是一整年吧,再考虑到你一次运货不能采摘后囤积太久……这个事情更是四面漏风,处处破绽。

简单总结就是,BBC这次造谣的活儿太糙了,远远不如上次采访某日本企业的手段那么高明。

有网友更是直接调侃称:我猜bbc强制记者写黑中国的小文,写不完就电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看看发言人是怎么回答的——

林剑表示,我们多次强调,新疆不存在“强迫劳动”,中国政府也始终坚决反对并严厉打击强迫劳动。新疆番茄和新疆棉花一样,都是享誉世界、家喻户晓的优质产品,从种植到采收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机采率分别超过90%和85%,又何谈“强迫劳动”呢?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不信谣传谣、不偏听偏信,是新闻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也是公正客观媒体的基本素养。”林剑指出,在这份调查报告和视频中,所谓“证据”很多都冠以“声称”“感受”这样的主观臆断,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先入为主、断章取义,妄言新疆番茄采收行业存在“强迫劳动”。有关记者大费周章花几个月时间研究十几种不同的番茄酱、却不愿花一秒钟了解新疆的真相,这是典型的双标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