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武汉会战的南浔战场让冈村宁次伤透了脑筋。先是106师团受阻于金官桥,后101师团又受挫于东孤岭,原本踌躇满志的冈村宁次开始变得一筹莫展起来。
可冈村宁次毕竟不是一个坐以待毙之人,他在仔细研究地图之后得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那就是在薛岳所部后方德安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岷山。据情报显示,驻守在岷山的仅有川军王陵基部的第72军,势单力薄。
如果能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从岷山迂回穿插而入占领岷山,就可以动摇薛岳在南浔线正面的防线。
一旦薛岳的后方动摇,那正面的106师团和侧翼的101师团就可以顺势而进,从而打通南浔线,攻占德安,扫清第十一军进攻武汉的外部威胁。
可问题出现了,在106和101师团分别受阻于金官桥和东孤岭之时,哪里还有一支部队能作为奇袭岷山的奇兵呢?
就在这时,冈村宁次的参谋长宫崎周一来报,说第9师团已经赶到了瑞昌。
得报后的冈村宁次立即扑到地图前,只见地图上显示,瑞昌就在岷山西北不远处。
冈村宁次立即下令,吉住良辅的第9师团火速南下攻占岷山。
吉住良辅接令后不敢怠慢,马上命令下辖的第6旅团并加强炮兵一部组建成丸山支队南下攻占岷山。
不得不说,冈村宁次的这一手确实打中了薛岳的要害。
由于岷山远在后方,薛岳确实掉以轻心了。因此,他仅派王陵基部的第72军驻守。
72军是一支刚组建而成的部队,兵员成分皆是四川的保安团,装备落后,训练不精,远未达到实战的水平。
而72军的对手第9师团则是日军的一支常设师团,全师团共辖4个步兵联队和辎重、炮兵、骑兵和工兵共计8个联队,兵员在2万以上。
由此可见,以72军对战第9师团,远非对手。
战斗一打响,72军就见识到了日军飞机和炮火的猛烈。虽然72军的将士们悍不畏死,可毕竟是以血肉之躯抗衡飞机大炮,一天之内,72军在岷山的防线全线崩溃。日军占领岷山后,对金官桥防线的侧翼产生了威胁。
如果仅是金官桥阵地受到威胁,薛岳倒也不太在意。因为随着战事的发展,薛岳已经有意识的收缩南浔线的战线。
在薛岳看来,如果一味在一线阵地死打硬抗,就失去了战术的灵活和伸缩性,只有打打撤撤,才能随时掌握战场的节奏和主动权,有利于在预设地带歼灭敌人。因此,在106师团受挫于金官桥后,薛岳就开始收缩阵地,把集结在金官桥周边的第4、8、64军南撤至二线阵地。
可就在这三个军南撤的时候,丸山支队突然攻占了岷山,阻挡住了这三个军南下的通道。如果不夺回岷山,日军106师团定会尾随而来,第4、8、64军将会处于被日军前后夹击的危险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危局,薛岳开始盘点南浔线各部,只有俞济时的第74军此时还无战事。为此,薛岳下令,调74军迎击第9师团。
可薛岳此时却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对敌情判断有误,他认为这股穿插而来,占领了岷山的日军只会是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因此,他给俞济时下达的命令就是王耀武第51师派出一个团的兵力而已。
可让薛岳没想到的是,51师这个团刚上去就被击溃。
得到消息的薛岳大惊。
虽然第74军还没有日后的威名,但战斗力的强悍也是众所周知的。以一个团的兵力去攻打几百人的日军,即使不能获胜,但也不能被击溃。如今出现这种局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薛岳对敌情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
但当时,薛岳仍然不知道日军此来竟然是一个支队级别的旅团,万余人的兵力。虽然前线的战事吃紧,薛岳也仅是命令俞济时派王耀武第51师的一个旅,一定要把岷山夺回来。
王耀武得令后,派出主力151旅周志道部前往。可151旅在行军的过程中与72军撤退下来的部队遭遇,现场混乱不堪,差点引起火并。
待到151旅主力赶到岷山之时,日军丸山支队已经占据了岷山的制高点。周志道率军攻山,可却被占据优势地形、优势火力和优势兵力的日军击退。
周志道见优势在敌不在我,在岷山脚下立不住脚,只能率部且战且退。
薛岳得报后大怒,立即致电俞济时,“你部增援不利,如果第9集团军的三个军撤不下来,我就军法从事!”
本来就对前线战事不利而感到恼火的俞济时一听,也火冒三丈,在俞济时看来,战局发展到如今这种不利局面,责任应该由薛岳来负责,谁叫你判断敌情有误呢?
而且,凡是薛岳调兵,要一个团给一个团,要一个旅给一个旅,丝毫没有打折扣。现在反击失利,又要把反击失利的责任推到自己头上,难道我就那么好欺负?
可俞济时还是识大体的。虽然心里受了委屈,但还是执行了薛岳的命令,让正准备撤退的151旅停止撤退,组织兵力夺回岷山。同时,俞济时又命令王耀武率51师全部兵力增援岷山。
可王耀武虽然率部狂飙突进,却仍然未能按照规定时间赶到岷山。
得报后的薛岳再次大怒,他认为,这定是俞济时依仗着他是蒋氏的外甥,对自己的军令阳奉阴违。因此,薛岳直接向蒋氏发电,告了俞济时一状。
对于薛岳的心情,俞济时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如果不收回岷山,被隔绝在岷山以北的第9集团军的三个军就撤不回来,薛岳精心部署的防线就有被日军撕破的危险。
可俞济时也有他的苦衷。
不是王耀武不卖命,而是在武汉会战打响后,南浔线后方凡是能够通行车辆、火炮的道路全部被破坏殆尽,这固然能够起到阻挡日军推进速度的作用,但同样也可以延缓51师的推进速度,这也是王耀武率部拼了老命,也未能按时赶到战场的原因。
王耀武 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率部赶往前线的王耀武也心急如焚,51师的一个主力旅在前线苦战,作为军中袍泽的他难道不想早点赶到战场救援吗?可是路况不允许啊!
就在俞济时和薛岳二人在顶牛的时候,深知战场将帅不和危害的蒋氏给俞济时发来了一封电报,“抗命当以韩向方为鉴”。
这封电报措辞之严厉,是俞济时从军以来从未见过的。也就是说,如果俞济时再与薛岳顶牛,那就以韩复榘的先例处理俞济时。
这下子,俞济时被镇住了。
好在王耀武是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的,见薛岳和俞济时都发来了催战的电报,王耀武只能下令,把重型装备交由后续部队运送,自己率部轻装前进,终于在日军丸山支队发起猛攻之前赶到了岷山。
本来战线处于岌岌可危态势的151旅见师主力赶到,士气大振,一战击退了丸山支队。
见丸山支队未能完成稳固岷山阵地,进而攻击金官桥侧背的任务,第9师团再次增兵,大量飞机掩护步兵向51师阵地发起猛攻。
王耀武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减少损失,只能和日军近距离交战,因此下令,把日军放到近处再开火。
日军不知是计,还以为51师招架不住,一窝蜂的往上冲。可来到51师阵地前50米处的时候,却遭到了交叉火力的猛烈打击。见日军的攻势受挫,王耀武下令部队反冲锋,与日军胶着在一起,让正在天上盘旋着等待投弹的日军飞机干瞪眼。
51师虽然顶住了日军的攻势,但整体形势仍然对薛岳不利。如果第9师团再增加援兵,以王耀武部一个师的兵力是不足以抵挡的。
为此,薛岳一面命令第4、8、64三个军快速撤退,一面又给俞济时打电话。
由于有了蒋氏的撑腰,薛岳对俞济时丝毫不客气,在电话里对俞济时大声吼骂,“你部屡屡增援不力,是何道理?我现在命令74军全部开往岷山,一个不留。如果再不拿下岷山,前方的部队撤不下来,我就军法从事。”
换了其他人这么说话,俞济时可能还会不太相信,可薛岳敢这么说,他就敢这么干。
这下子,俞济时只剩下一条路了。
俞济时也是个有血性的军人,对面的第9师团还是他的老冤家。想当年在淞沪抗战时,身为88师师长的他就是被第9师团的炮火炸开了肚皮,差点送了命。
而这次,冤家路窄,让俞济时又遇上了第9师团。俞济时的狠劲发作,下令道:“命令各部不计伤亡,全力以赴,务求全歼丸山支队,誓死夺回岷山阵地。”
此时,王耀武51师的任务非常艰巨,一面要阻挡敌军南下金官桥,一面还要攻击岷山,损失相当之大。
俞济时率冯圣法的第58师赶到战场正逢其时,丸山支队强攻不下51师的阵地已呈强弩之末,天上的飞机因两军犬牙交错在一起也无法投弹,空中优势顿失。俞济时抓住战机,命令王耀武和冯圣法两师分为左右翼向岷山阵地发起强攻。
在抗战初期,凡遇大战,总是日军攻击居多,中国部队防御居多。可在岷山之战,局面出现了反转,74军是仰面进攻,而日军则成了防守。
客观地说,74军在当时的中国部队中无论从主官到士兵都有一种骄气,也因此不为一些人所喜。可74军到底是嫡系,在岷山一战中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令第9师团这支老牌劲旅都感到胆寒。
俞济时率部赶到后第2天,坚守在岷山上的丸山支队再也抵挡不住74军的攻势,仓皇败下阵来,大部被歼灭,残部朝瑞昌方向逃窜。
至此,74军终于完成了薛岳交给的任务。
俞济时 图片来自网络
岷山阵地失而复得后,第4、8和64军才得以撤至二线阵地,稳住了全线阵地。
此役,若非74军临危受命,以强攻的姿态拿下了岷山,南浔线战场的局面势必大变,也就不会出现日后万家岭大捷的战绩。
见74军如期攻下了岷山,薛岳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完成攻下岷山这个艰巨任务的也仅有第74军了。于是,薛岳给俞济时打电话,一方面是对74军的英勇给予了肯定,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粗暴态度道歉。
客观地说,岷山之失是薛岳的一次严重的失误。薛岳很清楚72军的战斗力,也知道岷山对于南浔线的重要性,因此,他就应该派出一支强有力的部队驻守岷山。
而且,在岷山被日军夺取之后,薛岳对敌情的判断也出现了失误,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情报的情况下,就武断的认定来犯之敌仅有几百人,因此才派了一个团的兵力去收复岷山。
要知道,72军的战斗力虽然相对较差,可也是拥有两万余人的兵力,日军战斗力再强大,难道能够以区区几百人的兵力打败72军?72军的战斗力再差,恐怕也没差到这个地步吧?
在51师的一个团被击溃后,薛岳仍然没有正视敌情,仍然是命令74军派一个旅、一个师的增援岷山。直到连王耀武的一个师都没能夺回岷山阵地,他这才着了急,命令俞济时率全军增援。
如果在岷山之战一开始,薛岳就令74军派出一个师或者全军出动,也就不会造成日后的危险。
可薛岳是个知错改错不认错的人,他对74军的表扬和对俞济时的道歉,其实就是他在为岷山之战中的指挥失误承认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