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但斌的最新演讲,他的核心主题是:投美国,投科技,我把演讲内容,放在这里,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这篇文章的主题我在《小心了,老龄化可能是医药行业的坟墓!》已经讲很清楚了。

创新这口饭也不好吃。

为什么美国的创新药强?除了人才强和技术积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美国国内的医疗市场足够大,能够平摊高昂的研发成本, 2022年美国的人均经常性卫生支出为12,473.791美元,比我们人均GDP都高。

创新药开发期间9~16年,开发费用从几亿美金到十亿美金以上。和他相对的仿制药的开发期间是3年左右,开发费用仅几百万美金,开发成本几乎是100:1,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就算有技术,有人才,也是死路一条。

这个市场就是支付端。

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为什么每次说医药,都要把保险拉进来,很简单啊,没人付钱,你的商业模式就走不通,那谁来付钱?

别忘了,就算是在美国,政府医保也是亏损的业务。

不要老觉得集采怎么怎么了,对药企不友好,就算在美国,医药行业市场中也存在着保险公司、PBM(药品福利管理)等多种向批发商“砍价”的机构。其中,GPO(药品集中采购组织)存在有100多年的历史。它通过聚集采购量、与制造商或者批发商进行折扣协商等方式,来达到节省医疗机构费用的目的。

日本的创新药赚钱,核心就是出海去赚美国的钱了,哈哈。日本最大的药企武田甚至7成以上营收都来自海外,这个海外核心就是美国。

创新药本身是一个一个风险颇大的行业,类似于风投,根本不适合普通人或者普通企业,所以新药制造商为了克服创药的风险来让股东获得不断的收益,就要不停的进行新药的开发。相当于用n个这样的波形把业绩平滑化。

新药的这个非线性收益特征决定了新药开始贩卖的时候PE是非常高的(甚至在研发阶段不断烧钱看不到利润),等专利快到期了后面别的管线没跟上的时候,PE又会变得非常低但是风险大。

所以,医药要赚钱靠谱的逻辑是:有人才有技术、有资金有平台、能出海(欧美市场)。仿制药部分就是靠资金实力,大鱼吃小鱼了,而绝大多数所谓的医药公司只能去死或者喘着气活着。

我们继续往下讲,主要是光大证券有一篇研报《创新周期律:撕开科学叙事,读懂经济实质》给我的观点提供了数据支持,这里做个分享。

截至2023年底,全球药企市值TOP20中,美国注册的企业有11家(礼来、强生、MSD等),占据全球制药巨头的半壁江山,其他巨头企业则较为分散地分布于各发达国家,包括瑞士(罗氏、诺华)、澳大利亚(CSL)、日本(第一三共、武田)、丹麦(诺和诺德)、英国(阿斯利康、GSK)、法国(赛诺菲)等。

尽管很多制药巨头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国家,但剥开注册地的表象,从营收角度审视这些公司,可以发现其营收结构中,无一例外都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可以说美国市场的药品销售收入,支撑起了全球制药巨头的半壁江山。过去数十年的创新药产业全球化,从销售的视角更加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全球创新药美国化”。

我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那么研发成功后需要一个巨大的池子来平摊成本、获取利润。如果市场太小,成本无法分摊,研发成功的创新药就是天价药,根本不具备商业价值。而有能力给创新药提供这个超大市场的就是美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前二十家创新药公司,期核心的营业收入(包括利润)都来自于美国。

但是,美国的医药市场存在巨大的弊端。

第一、美国的医药市场花钱实在太多了。2022年,美国医疗行业规模为4.46万亿美元,占GDP比例为17.3%,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比,均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属于独一档的存在。2022年美国的人均经常性卫生支出为12,473.791美元,比我们人均GDP都高。

2023年我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是7.2%

第二、美国人的医疗系统比较低效,2021年平均预期寿命却仅有76.33岁,排名第50,明显低于第一梯队(80岁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美国的商业保险极为发达,从费用结构来看,健康保险扩容是构成美国过去半个世纪卫生总费用增长最核心的支撑因素,截至2022年占比达到72%。

大白话:没有发达的商业保险,就没有足够的支付端,就没有足够的市场,就没有创新药的生存空间。

仔细拆解美国的医疗支出,我们发现占大头的竟然不是医药,而是医院护理收费,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个人预计,随着老龄化的深化,我国的护理成本也会急剧上升。

现在全球创新药的困局在于美国也撑不住了,很大概率会倾向于控费。特朗普上一任期曾试图废除“奥巴马医保”,未来的医疗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即便在美国的存量市场中,短期和长期都只有头对头击败国际一线创新药的高价值产品可以在美国市场获得可观利润,这就需要极强的产品力才行,而单一的产品突破也没什么用,需要持续的创新药研发平台才有投资价值。

创新药本身是高风险的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即使具备研发的实力,也没办法成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综上,我认为创新药的投资要谨慎,如果一定要买,那就选择指数基金。

最近连续写了三篇文章,关于医保制度、医药,算是一个小系列,三篇一起看,相信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1、美东时间12月4日早晨,联合健康旗下UnitedHealthcare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汤普森(Brian Thompson)在纽约曼哈顿遇害,再次将美国商业医疗体系的争议推向风口浪尖。社交媒体上对此事件的评论指向了民众对健康险公司操纵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极度不满,美国保险以及医疗行业的顽疾也再度暴露。

据报道,在遇害现场发现的子弹上写着“delay”、“defy”和“depose”三个词,呼应了一本批评保险公司拒赔策略的书《拖、拒、辩》(Delay, Deny, Defend)。

我曾经多次从获赔率、诉讼成功率以及产品定价等方面用数据论证,在主要经济体里面中国的保险是最好的(整体判断,非具体产品),很多人都在吹捧欧美,现在看看吧。

2、12月6日,看到万得给我推动的快讯,莫名陷入了伤感,我们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破1.95%了,预计后续还会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但央行多次提示市场风险,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平衡债市供求,好像也回天乏力。

资金成本这么低,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2.1%。

PPI是CPI的先行指标,PPI稳不住,CPI继续下滑的可能性极大,中长期看,通缩压力很大。

我在雪球上聊储蓄险,很多人和我杠说扛不住通胀,现在哪里有通胀,我们现在更应该担心通缩!

我下午数了数自己账户里面的钱,勉强够小康,就差一波牛市,我就可以体面离开上海了。

离开上海的可能性很大,基本上是定了,随时可能会走。

上海虽然有很多新鲜刺激的玩意,但是不适合繁衍生息,更像是热闹的大集市,看过就好。

咱们拿得起,也要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