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奉系军阀历史上,发生过郭松龄反奉事件。虽然这一事件距今只有百年左右,但是内幕方面众说纷纭:有认为是郭松龄不满张作霖和日本人勾结,出卖东北利益,于是起来造反;也有认为郭松龄也是野心家,所谓反奉的目的不过是实现个人野心。不过个人觉得,郭松龄其实从骨子里就没瞧得起张作霖,因此有了本钱以后,才会考虑造张作霖的反。

1、早年经历

清朝光绪九年,西元1883年,郭松龄出生于奉天府的农村。光绪三十一年的时候,郭松龄被清朝的奉天陆军学校录取,从此和军界产生交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郭松龄是一个人才,因此很快就被清廷保送到保定的军校继续深造军事,并在光绪三十三年成为清军的一个下级军官。当时清廷的新军里面,弥漫着反清、革命的思想,在这个氛围下,郭松龄也觉得清廷已经不可救药,存在不了太久,因此在宣统元年(西元1909年)加入了同盟会。

宣统三年,武昌事件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廷独立。郭松龄因为是东北人,于是秘密返回东北,准备在清廷的后方发动起义,支援南方的反清运动。不过因为事情泄露,而被清廷逮捕。不过好在没过多久,清朝宣统帝逊位,民国成立。所以郭松龄的事情也就没人追究,反倒得以继续在民国的军界继续发展。

民国虽然成立,但是从一开始就存在南北矛盾:南方的同盟会(为行文方便,孙先生的组织,统称为同盟会,不做具体的时代划分)和北方的北洋军阀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民国二年,宋教仁就被袁世凯派人暗杀,同时孙先生又在南方宣布讨伐袁世凯。虽然孙先生暂时失败,但是民国的局势也变得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民国六年(西元1917年),孙先生在广州有了自己的地盘。作为同盟会出身的郭松龄,于是立马抵达广州,继续追随孙先生,并被授予中校军衔。不过也就到了民国七年左右,西南军阀也和孙先生产生冲突,并排挤同盟会的势力,无奈之下,郭松龄也只好返回奉天。

2、奉军岁月

郭松龄返回奉天是在民国七年,前文刚刚说过,而此时张作霖也在扩充势力。在中间人举荐下,郭松龄被奉军吸纳,成为了奉军的军官。张作霖因为有感于直奉大战,奉军溃败是基于军事教育的不足,所以创办军校,郭松龄之前有过在军校工作的经历,因此被张作霖安排到奉军的军校工作,也就是在这里,郭松龄认识了张学良。

张学良和郭松龄有了一定的来往以后,张学良深感郭松龄能力很强,于是多次向张作霖推荐郭松龄,为此郭松龄得到了张作霖的重用。而郭松龄的运营,也的确给奉军培养出了一定的精兵武装。并且在之后,奉军的对外战争中,郭松龄的部队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张作霖也不得不认为郭松龄的确是一员虎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随着郭松龄在奉军的地位提升,郭松龄和张作霖的矛盾也逐渐升级了。

3、郭松龄反奉

虽然郭松龄在奉军里面有很大发展,但同盟会出身的郭松龄,其实对于张作霖这样土匪出身的枭雄,以及奉系军阀的很多弊端,骨子里是看不起的。以前限于实力有限,因此郭松龄只能选择暂时屈居奉系军阀的阵营,但随着自己有了一定的队伍,郭松龄觉得,自己该考虑自立门户,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没文化的老张划清界限,甚至打倒老张。

当时苏联人和冯玉祥的部队有来往,甚至冯玉祥的不少武器都来自苏联人的支持。这让郭松龄有了想法:如果能够联合冯玉祥、苏联人,那么,最起码自己可以将华北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进可以推翻张作霖,退也能割据一方。

于是到了民国十四年冬季,郭松龄要求张作霖下台,而后宣布讨伐张作霖。郭松龄麾下有七万军队,虽然数量有限,但却都是奉军的精锐。因此张作霖被郭松龄打的节节败退,张作霖一度对战局表示绝望:认为要不了多久,自己真的会倒台。

郭松龄讨伐张作霖的口实之一是张作霖出卖大量利益给日本人。但其实日本人也觉得张作霖对日本人有利用心态。所以更希望张作霖倒台后,有个亲日派来主持奉系。但郭松龄无疑不是日本人的接受范围:因为郭松龄倾向联系苏联人。单就这一点,日本人就不可能接受一个亲苏人士取代张作霖。

于是,日本发明决定派关东军干涉郭松龄和张作霖的战争。在关东军的助力下,张作霖有了时间窗口得以重新部署对郭松龄的战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之后没多久郭松龄的很多部下也看出局势对郭松龄严重不利,于是临阵倒戈,郭松龄的部队陷入溃败状态——这一天是民国十四年的12月24日。也就在这一天的晚上,郭松龄被吴俊升的部队活捉。

第二天,杨宇霆下达指令给押解郭松龄的部队:将郭松龄直接处决。就这样,郭松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