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地名,真实的情感;地名,幸福的期盼;地名,难以言尽的故事;地名,传承千年的神话;地名,储存着珍贵文化基因,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一段当地的历史,地名实在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撰写地名故事,也是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略)
大 水 井
大水井位于利川市柏杨镇西25公里的水井村,它原叫李氏宗祠,是一处巍峨坚固的城堡式建筑。由于后来在宗祠西北角又修有高8米、厚3米、长25米的高大石围墙,将处于宗祠右下方的一口水井圈入宗祠以内, 当时的李氏族长李盖五亲笔书写“大水井”三个大字镶嵌在外壁之上,才被正式称为“大水井”。别看它只是一个附属建筑,却成了当地豪族李氏一门兴衰存亡的见证,成了此处豪华殿堂和庄园标志式建筑。这些殿堂与庄园尽管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却仍要以“大水井”冠名,称“大水井古建筑群”,为什么会如此呢?这里有一个历史故事。
民国十五年(1926年),打着济贫军旗号的贺国祥带着千余人枪要从李氏宗祠经过,想打李氏家族的秋风,但族长李盖五根本不买贺国祥的账,还放言:“钱有的是,在枪尖子上来拿!”李盖五为何有如此底气?原因有二:一是宗祠不只是宫殿式的豪华建筑,更是一个坚固的堡垒。道光年间,李氏第一任族长李祖胜,在仿照文殊院修三殿四厢的宗祠主体工程时,就在前面修了9米高的保坎,保坎全用巨大条石纵联砌成。保坎之上又用条石修了1.5米高的栏墙,栏墙上有24个长方形孔眼,可作防护射击之用。而宗祠其他三方,由李氏二、三任族长李永蔚和李绪远逐年加高加固,修成了一道高6米、厚约3米、长约400米的巨石城墙,城墙雉垛上依次设有65个射击孔,外小内大,便于形成交叉火力网。城墙上加盖了瓦廊,有数十家丁日夜不停、风雨无阻的守卫着。在清末民初的那些年代,有这样坚固的城堡,谁又能够攻得进去呢。二是李盖五本人的性格及经历与众不同。李盖五在“魁山书屋”读书时,就很调皮,身上常被先生用竹板打成青一道紫一道的印痕,但他不但不哭,还说屁股越打越结实。同窗送他一外号叫“扁担花(老虎的戏称)”,他也不在意。青年时期李盖五性情有所改变,开始刻苦读书,并考取成都法政学堂。恰逢四川保路运动风起云涌,李盖五投身其中,并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十月初六,夔州府被革命党人率先光复后,奉节县政权被10名革命党人组团接管,其中就有李盖五。后来他又得到四川都督熊克武的重用,派他训练地方团练成员,不久被推举担任奉节、万县、云阳、巫山、开县、大宁六县团务委员会委员长,当地人称他为团总。民国初期,夔州一带时局不稳,兵匪蜂起,为害乡邑。李盖五自己行事果敢,铁腕出击为根除匪患打了很多胜仗,于是名声大振。凭着自己枪精兵勇,他信心满满,根本就没把贺国祥放在眼里。他听说贺国祥要打李氏宗祠,只从奉节选调100名枪手,带回祠堂,加上守卫祠堂的家丁,不足150人枪,但他认为完全可以抗拒贺国祥的千余人的队伍。
果然,在双方攻守的最初几天,贺国祥死伤上百人,仍没攻进城堡。而李盖五的部下,仅有一人因从射击孔瞭望外面情况,时间过长,被飞弹打伤了头部。贺国祥见久攻不下,就命令部下爬上周围的大树,想居高临下的进攻,没想到,这正好成了祠内兵丁的活靶,伤亡更加严重。贺国祥一筹莫展,只好准备撤兵。
正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祠堂内蓄水池中本就所剩不多的水一夜之间全部漏掉,数百人的生活一下成了问题。李盖五手下一个枪匠因战斗紧张,很少休息,且生活越来越差,于是心生不满,趁人不备,将此情况写在香烟纸上传递了出去。贺国祥有一个师爷,叫陈作勋,是龙门当地人,见到信纸后,顿时兴奋了起来,祠内一旦漏水,又再无水源补充,根本无法再坚持下去。他建议贺国祥只围不攻,专等宗祠内的人投降。
李盖五个性再强,见此情景,也只好认输。他发动族人,杀猪宰牛,招待贺国祥的队伍,竭力筹集1.1万块大洋,30余支枪,送给贺国祥,以求一方平安。贺国祥死了很多人,本就不缺枪支。又得了这么多大洋,也就作罢。临行,他还建议李盖五,将西北角的大水井圈入祠堂内,才能保证祠堂万无一失。
贺国祥离开此地,一路抢杀,于民国十六年攻下利川城。其后,在宜昌被击败,身首异处,士卒溃散。而师爷陈作勋却逃回家乡躲藏了起来。据说李盖五在与贺国祥谈判时,要对贺行跪拜礼,贺国祥急忙把他扶了起来,以示和好。而李盖五向陈作勋行跪拜礼,他不但不扶,反而只顾抽鸦片,显得傲慢。这次听说陈作勋逃回家乡,并躲在山中的一个寡妇家中,就差人火速将其捉拿,送到柏杨坝国民党驻军赵团长处,被赵团长亲自枪毙。
此事结束后,李盖五想起贺国祥临走时的建议,着手修建将水井圈入宗祠的围墙。也许是经此一劫,财力不足,所以,此处围墙修得不如宗祠其它三方的围墙那样精工。即使这样,这项同样浩大的工程前后用了三、四年时间。直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才完成,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成了名副其实“大水井”。
现在的大水井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而且还成了多部影视剧开拍取景的基地,如《血祭》等。人们最感兴趣的,一是它的建筑艺术丰富多彩,浮雕、圆雕、镂空雕做工精细,琉璃璧砖、瓷片贴画别处少有,用糯米和瓦灰砍地面比水泥还牢固,中西合璧做栏柱更是一绝。二是它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厚,诸如匾额、楹联、家训之类随处可见。难怪很多文人墨客到此一游,便有创作的冲动,留下了大量的佳诗美文。
来源:利川民政
编辑|胡 丽 审核|程庆伟
抖音团购|网红经纪|社会服务|智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