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建平 见习记者 田野 北京报道
马斯克又杠上激光雷达了。
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称激光雷达为“错误的解决方案”。他表示,在复杂的道路驾驶环境中,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和眼睛的视觉系统,才是最为有效的技术路径。
然而,资本市场却对激光雷达很热情。数据显示,从2024年12月2日至12月5日,激光雷达板块保持涨幅,相关企业股价普涨。且诸如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企业的财报也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据上述两家企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其第三季度总交付量分别为13.42万台和13.86万台,同比大幅增长182.9%和224%。其中,禾赛科技已实现连续两个季度交付量环比均增长近50%。
市场多数人士认为,车载激光雷达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前夕。
向着盈利目标加速迈进
激光雷达出货量大增,也带来了营收和毛利的双增长。
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营收为13.57亿元,同比增长4.4%,每天入账495万元,一颗激光雷达带来4849元营收。同期,速腾聚创营收为11.35亿元,同比增长91.5%,前三季度营收已超去年全年,每天入账415万元,卖一颗激光雷达的营收是2972元。
禾赛科技产品单价更高,这直接影响到了毛利水平,第三季度禾赛科技的毛利率达47.7%。虽然目前仍在亏损,但亏损面已在快速收窄。禾赛科技预计,公司将在今年四季度盈利,且覆盖掉今年前期的亏损,率先实现全年盈利。速腾聚创也同样在财报中透露,其造血能力在稳健提升中,速腾聚创CEO邱纯潮表示,预计公司将在2025年的某个季度实现盈利,2026年有望实现全年盈利。
除了上述两家上市企业,激光雷达赛道还有一位实力玩家——图达通已于2023年8月10日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准备赴美IPO。据悉,图达通今年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调整,实现了财务运营的大幅优化。
目前,激光雷达市场呈现头部聚集的格局。第三方咨询公司YOLE Group发布的2023年全球车用激光雷达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车用激光雷达市场份额达5.38亿美元,同比增长80%。其中,禾赛科技的全球市占率达到37%,连续三年占据全球份额第一;速腾聚创紧跟其后,占据21%的份额。再加上图达通、华为、览沃,五家企业合力拿下了全球84%的市场份额。
客户方面,速腾聚创的客户较为分散,赛力斯、极氪、小鹏三家占比超过80%;禾赛科技的客户有理想、小米等;图达通目前以蔚来为主。而华为则与鸿蒙智行深度绑定,且主要搭载在高端车型上。例如,问界M7、问界M9,智界S7、智界R7,尊界S800,阿维塔07等车型,均搭载了华为自研的192线束激光雷达。
随着高阶智能驾驶的规模化落地,各大车企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将日趋增长。机构预计,到2030年激光雷达渗透率将由目前的5.5%增至40%,市场空间巨大。激光雷达这条赛道,正朝着加速盈利的正循环方向发展。
保障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部件
如今在高阶智驾领域,一边是激光雷达的高歌猛进,另一边,一些车企则坚定认为端到端+纯视觉才是最佳技术路线,为此,激光雷达也逐渐被这些车企抛弃。
海通证券汽车分析师刘一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尽管端到端技术对纯视觉方案的道路表现提升显著,但从长远来看,激光雷达安全性价值未减,在成本下探到一定水平后仍具备标配潜力。
“在智能驾驶的环境感知系统中,激光雷达像是‘隐形安全气囊’,能实现高精度测量距离,提供三维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感器。”刘一鸣指出。
苏州金龙前瞻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明春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解释称,激光雷达在多重物理特征下形成的安全特性,是它成为智能驾驶竞赛中必备传感器的重要原因。“正是出于安全冗余的考虑,即便是在纯视觉路线上领先的车企,也依旧没有放弃激光雷达。”
以华为乾崑为例,其ADS 3.0依旧采用激光雷达,覆盖25万元以上的价格段。
在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李一帆看来,激光雷达应该和安全带一样,不仅是一个功能件,更应该是安全件,是“隐形的安全带”。激光雷达解决的也并不是100%的问题,而是1%甚至更低的安全问题,但恰恰是这1%的corner case,对智驾才是最大的挑战。
业内对激光雷达能够提升智驾安全性的共识其实一直存在,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此前曾提到:“一旦拿掉激光雷达,将会对一些极端场景产生较大影响”。极氪副总裁林金文也表示:“激光雷达确实成本很高,但配合算法软件能实现的极致安全性,是纯视觉方案做不到的,不用激光雷达就是在为降本找理由。”
有望成为“好用智驾必备品”
长久以来,较高的价格制约了车载激光雷达的大规模应用。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激光雷达企业纷纷推出“千元机”,实现在低端车型上的搭载率。
李一帆近日宣布,其下一代激光雷达产品ATX预计将于明年上市,售价低于200美元,仅为当前AT128型号价格的一半。他强调,价格减半将使激光雷达对于价格低于15万元的廉价电动汽车也具有吸引力,推动激光雷达成为电动汽车标准安全组件的普及。
速腾聚创也表示,已在今年4月推出了售价低于200美元的MX产品,且成功渗透到15万—20万元级车型,如比亚迪汉、埃安V、吉利银河等,该产品的增量会占明年出货量的三或四成。
事实上,今年以来,还有一径科技、比亚迪、亿咖通等多家激光雷达企业都宣布产品价格下降的消息。有业内人士表示,“千元机”时代的到来将一定程度上加速车载激光雷达的渗透率。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今年9月,15万元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约59万辆,激光雷达渗透率达24%。
与此同时,随着“智驾平权”的推进,使激光雷达开始步入平价车型。例如,零跑C16售价15.58万—18.58万元,已标配激光雷达;今年11月上市的埃安RT,以11.98万元起售价,搭载激光雷达入市。
“尽管激光雷达千元机已逐渐量产上车,但相比其他传感器来说仍然不便宜。比起规模化降本,不断创新技术方案也是助力其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刘明春谈道。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