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城自然有街,几经扩展的吉林城亦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无数条街巷、胡同有如人体经脉一般,铺陈于城垣之内,营养着这片江畔之地。历经延、缩、扩、收,这些街巷胡同有的以旺盛生命力留存至今,有的则在完成使命后悄然退出历史。由于城市早期管理相对粗放,这些吉林城道路的命名比较随意,甚至还会因地标变化而变化,使得仅通过图文资料确认史料中的街道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今天河南街南侧的常宁胡同,最初本因为管理人参专卖事务的官参局位于胡同路北,得名局子街。在官参局成为历史后,这条胡同西半段又因官方祭祀三品以上文官、二品以上武官的昭忠祠迁入,而改称昭忠胡同(东半段叫东局子街)。到了晚清时,昭忠祠改为交涉司(署)的办公场所,进而在进入民国后,昭忠胡同的西半段又被叫作交涉署胡同。到了解放后,被三道码头街分开的两段又合在一起,叫做局子街,继而才改为常宁胡同。文献、地图中以上地名又混合出现,让当代人判断时难免会觉得麻烦。
好在有所谓纲举目张,在那些不停改名或固守本名的胡同之中,有那么几条老街,算是吉林城内街道网络的骨干,可作为判定其他时的参照。据道光年间史料《吉林外纪》记载,当时城内有五条重要街道,其核心是位于今天后鱼胡同附近的吉林将军公署——通大东门的为河南街,通小东门的为粮米行街,通大北门的为北街(还不叫北大街),通西门的为西街、大西街。第五条街道叫什么,书中没有记述,有人认为是江沿街(今松江中路),有人说是通天街(今解放中路),而更多的人则认为应当是尚仪街。
尚仪街不长,北起河南街,南到粮米行街,全长仅百米有余,如今已被纳入河南街之中。然而这条街道的名称却隐约透着不凡。所谓尚仪,与东北别处的尚义街不同,乃是注重礼节之意——就在街道的北端西侧,从清代吉林城建成之日起,就是将军公署;尚仪街北端东侧则是吉林城隍庙,为供奉阴间守城之神城隍爷的庙堂。踏上通往将军公署和城隍庙的主路,自然要提醒行人注重仪表言行,或许正是因此,街道才得名尚仪。
尽管尚仪街在吉林市的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消失也是近代的事,但留存下来的清代照片却极为罕有。原本今天是要说“一张没有”的,但思前想后,觉得这样定义恐有偏激之嫌。此前见过一张旧版明信片,大致拍摄于沙俄占据吉林城期间(1900-1904年),据说这条街道就是尚仪街,其景深处有一架四柱三间冲天式牌坊,即吉林将军公署。对此,我也曾深信不疑,直到今年5月末在船厂博物馆看到这张明信片的原件之后。
船厂博物馆收藏的这张明信片幅面不大,但画面清晰度较高,加之苗馆长特意把明信片从亚克力框中取出,让我近距离观看,遂让我有了新的发现:画面前景为商业街,街道两侧棚檐参差,皆为“易燃”之物。其景深处为一架过街牌坊,排放后有高大的幌杆若干,依稀可见山势阴影由左向右倾斜,街上行人的衣着发式为清代情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道路并未在穿越牌坊后戛然而止(许多老地图中,尚仪街与河南街西口形成丁字路口),而是大致保持了“等宽”,走向稍向右侧倾斜。牌坊后没有明显的岔路出现。
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手绘《吉林城八门图》中,城隍庙与大衙门(将军公署)之间的胡同(民国时期的运动场东胡同)大致与尚仪街在同一条线上,但宽度要窄得多,二者在河南街有明显的分界感。民国时期的印刷地图中,尚仪街和运动场东胡同则不在一条直线上了,尤其是1912年绘制的《吉林省城街市图》,尚仪街的最北端直接画在旧将军公署南侧。因此,明信片中牌坊后有宽阔商业街的情况与路况实情不符,也与将军公署、城隍庙并列(二组建筑物中间没有店铺)不符。
另外,在传统文化中,过节牌坊的主要作用包括表彰、纪念和地域标志。在将军公署和城隍庙之间,如有牌坊,是要纪念前任将军还是现任城隍爷呢?显然都不是。一般来说,衙门门前可以有镶嵌官位品级图案的影壁墙,庙门前则会立有带斗的旗杆,但二者门前不会采用牌坊。目前无论是文字还是舆图,也都没有将军公署或城隍庙前有牌坊的记述,反倒是《吉林城八门图》在大衙门门口标注了一个类似影壁的方框。
再者,明信片上标注并没有说这里是尚仪街,甚至没有说这里是吉林城。上面除了“第11”之外,只有两个单词,其一是俄文Maнджypiя,另一个是英文Mandjurie,词义都是“满洲利亚”之意。这是一个双关词语,既代表当时整个中国东北,也代表“满洲里”,考虑到满洲里城镇的历史与明信片上街道风貌存在差异,我觉得两个单词指的应该都是中国东北。
综上推断,这张明信片可能是吉林城旧貌,但绝不是“尚仪街”。
如果这张明信片上的街道是清代吉林城的话,会是哪里呢?找寻答案还要从过街牌坊入手。从街道上店铺栉比、幌杆高耸的情况看,画面中的街道一定是一条重要且热闹的街道,能立在重要街道上的过街牌坊,一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吉林城八门图》中,吉林城中的街道上只画有两处过街牌楼,一处在辘轳把街南口的江沿处,此处街貌与明信片情况不符。另一处则标注在北大街上。
清同治六年,吉林城扩建,原来的吉林城北墙外扩二百九十八丈三尺七寸,最北处在后来的致和门、北极门处。原有的老北门被包进城内,作为旧时纪念,老北门处建起一座跨北大街的牌坊,额书“巩固金汤”。牌楼的位置即后来宝宣胡同西口,北大街过牌楼后主路向东偏斜至北极门,且出北极门外即见山峦。上述情形恰与明信片街貌相近。因而若此明信片的街景是清代吉林城,那么最大可能是北大街。
可能有人要问,北大街留存下来许多老照片,街景与明信片上并不相同啊。在此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样一个情形:由于清代吉林城的建材多为木料,甚至街道上也铺设木板,因而每隔几年,就会有规模不等的火灾出现,尤其是1911年“火烧船厂”,更是把包括将军公署在内的大部分城内建筑、街道焚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北大街老照片,其最早年代大概在民国初年,即为火烧船厂之后,而此张明信片的拍摄时间为晚清,街景有所不同也无可厚非。
特别鸣谢苗韫识先生、贾大为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