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圣诞节,网络上又掀起了一阵关于抵制洋节的讨论热潮。有网友不禁发问:“圣诞节快到了,又有人抵制洋节了,如此脆弱,谈何提振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每逢西方节日来临,抵制之声便此起彼伏。抵制者的理由往往简单直接,认为这些是外国人的节日,中国人不应过。然而,稍加思考便会发现,众多节日其实都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像劳动节等国际节日,早已融入百姓生活,成为皆大欢喜的节日,深受大众喜爱。但在互联网舆论场中,总有人对洋节上纲上线,甚至宣称过圣诞节就是对本土文化的破坏,是对民族自信心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作家在网络上吐槽,对这种抵制现象深感不解。圣诞节与我国春节一样,都蕴含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之意。国外允许华人过春节,我们为何不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圣诞节呢?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洋节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一部分,如劳动节、儿童节、情人节、妇女节等,它们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化交流。抵制洋节,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部分人内心的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抵制洋节的行为,网友们观点不一,争论激烈。一部分网友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过节或抵制的自由。他们指出,中国春节是纯粹的传统文化节日,与圣诞节性质不同,因为圣诞节带有宗教意味。然而,也有网友持不同看法,他们觉得圣诞节在传播过程中已超越宗教属性,演变成多元文化的载体,就像春节在欧洲许多国家也备受欢迎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不少市民热衷于过圣诞节等外国节日,且节日氛围浓厚。这表明,人们对节日的态度取决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一些人认为抵制圣诞节就能获得某种“胜利”,但这种所谓的“胜利”实则是一种偏执的观念。一个节日而已,过度解读和抵制实无必要。如果因为圣诞节背后可能存在的某些意义而抵制它,那么对于同样源于国外的劳动节、妇女节等又该如何对待呢?这显然存在双标之嫌。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以理性、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民族自信心应源自内心深处的强大,而非靠抵制外来文化来彰显。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既能传承和弘扬本土优秀文化,又能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这才是对待洋节以及文化交流应有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