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器官,其实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让我们倾听美妙的声音,还维持着身体的平衡,让我们从容地行走、转身、运动。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噪音污染增多以及不当的清洁习惯,耳部健康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护耳,让听力与平衡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清洁耳朵:掏耳朵要慎重

很多人喜欢自己在家用棉签或耳勺清理耳朵,这种行为是否安全呢?耳屎虽然会给人“脏”的感觉,但实际上它是耳道的一道天然屏障,帮助防止灰尘和小颗粒进入耳道,过度清理反而可能造成耳道损伤。如何正确清理耳朵?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水浸棉签法:将棉签轻轻浸入温水,稍微挤干后,放入耳道口轻轻旋转,不要太深入,以防损伤耳膜。耳屎被温水浸泡后会软化,可以轻松带出。

耳勺工具辅助:有些人耳屎较硬或耳道较窄,这时可以用小型的掏耳勺辅助清理,但仍需保持轻柔。若清理不当或清理困难,建议前往医院让专业人士操作。

定期清理:并非每个人都需要频繁清理耳朵。耳屎通常会自行脱落,过度清洁反而会刺激耳道皮肤,使其更加干燥。尤其是耳道狭窄或耳屎较多的人群,可每隔3-6个月前往医院清理一次。

二、耳鸣的成因与影响

耳鸣,是一种让人烦恼的症状,它指的是在没有外部声音的情况下,耳朵内出现类似“嗡嗡”声、鸣响声的主观声音。耳鸣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噪音环境、气压变化、劳累过度等都会导致耳鸣。例如,长时间暴露在喧闹的环境中,或突然进入高气压低气压环境(如飞行、潜水)后,耳鸣的风险会增加。

内在因素:中耳感染、鼻咽部疾病、药物副作用,甚至包括系统性疾病(如贫血、肾病)都会影响耳朵的正常功能,引起耳鸣。

耳鸣不仅是听觉的“噪音”,还会影响情绪和生活质量。许多耳鸣患者会产生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影响睡眠。若出现持续性耳鸣,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更为严重的听力损伤。

三、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耳鸣

在中医看来,耳鸣往往与体内气血失调、肾气不足相关。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的出现可能意味着肾气亏损。特别是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因长期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导致耳部微循环障碍,出现耳鸣、耳部胀闷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医调理建议:

补肾:可通过食疗或中药方如六味地黄丸等帮助补充肾气,增强耳部的血液循环。

活血化瘀:中药调理还可以选用补气、活血的方子。耳鸣的患者可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汤药。

此外,中医还常使用针灸、按摩疗法,例如在耳后翳风穴、风池穴处按摩,可起到舒缓耳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护耳小贴士:从日常习惯做起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耳朵?以下几个小习惯可以帮你避免耳部问题,让耳朵保持健康状态:

防止耳朵进水:洗澡或游泳时,水容易进入耳道,增加感染风险。特别是对于外耳道炎易发的人群,建议佩戴专用耳塞,避免耳道进水。

避免噪音: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下,如工厂、音乐会、交通噪音等,会对听力造成不良影响。日常娱乐时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或耳塞,音量不宜过高。

适当休息:当耳朵感到疲劳时,适当休息是最好的修复手段。长时间使用耳机会导致耳道压力增加,易引发耳鸣、听力下降,建议每隔30分钟取下耳机休息片刻。

避免耳软骨打孔:耳软骨部位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打耳洞容易造成软骨损伤甚至感染。如果喜欢佩戴耳饰,尽量选择耳垂部位。

冬季佩戴耳罩: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外出时耳朵容易受冻,建议戴上保暖耳罩,以免寒气侵入耳道,引起冻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