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振兴号”基层直通车——山东省医学会肢体瘫痪诊疗技术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班(第一期)在威海市中心医院举办。此次培训班特邀国内及省内手外科专业、显微外科专业、足踝外科专业、康复科专业、神经外科专业、神经内科专业等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授课,手术演示环节还采取直播方式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训现场。记者 王晓 摄

在开幕式上,威海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新建在致辞中表示,肢体瘫痪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医学领域,还与康复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紧密相关。威海市中心医院在骨科学科带头人隋海明教授的带领下,在省内较早开展了痉挛性瘫痪的手术治疗,该院目前也是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树锋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中枢性肢体痉挛瘫的外周神经调控研究”项目协作单位。他希望,通过此次深入学术交流和讨论,能够激发新的研究思路,促进跨学科合作,共同为肢体瘫痪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山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朱磊教授在致辞中阐述了举办此次培训班的意义并表示,培训班邀请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齐鲁医院等国内在这一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他们将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和治疗技术,以共同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此次培训班共分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病例分享三个板块,来自国内及省内多位知名专家就国内外肢体瘫痪新进展进行深入讲解,并对相关病例进行多学科探讨。其中,威海市中心医院隋海明教授关于《外周神经调控治疗中枢性肢体痉挛瘫》的讲座引发关注。

据了解,中枢性肢体痉挛瘫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尤其手屈曲痉挛对手功能影响巨大、致残严重,严重影响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近年来,威海市中心医院创伤外科开展治疗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新方法——高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手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效果良好,技术水平走在了胶东地区乃至山东省的前列。因此,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中枢性肢体痉挛瘫的外周神经调控研究项目”落户威海市中心医院。该研究项目为脑卒中、脑瘫、脑外伤、脊髓损伤及脑肿瘤术后出现肢体瘫痪患者改善肢体功能带来新的希望,致力于攻克中枢性肢体痉挛瘫这一世界级医学难题。

威海晚报记者 鲁增林 通讯员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