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新闻联播薰衣草产业园二期效果图。在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吉达乡薰衣草庄园拍摄的薰衣草。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薰衣草衍生产品薰衣草衍生产品。薰衣草衍生产品。薰衣草花朵盛开。来源:福建新闻联播《花开等你来》剧照。
山海漫漫,3000公里外寄情“高原花田”奋斗不息,援藏干部奋力续写“榕宿情深”。
在“藏东明珠”广袤的土地上,来自东海之滨的福州援藏干部,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建设昌都市八宿县的事业,让雪域高原绽放“紫色花海”,不仅让高原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也见证了榕宿两地的长久友谊。
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2022年对口支援八宿县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闽藏两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力续写新时代闽藏两地“山海情深”。
创新思维
援出“兴宿”福州方案
时光回溯,光影犹新。2022年的夏天,藏东人民手捧洁白的哈达、吉祥的切玛和香甜的青稞酒,迎接来自远方的建设者。福州儿郎,筑梦于特色农业,让薰衣草花海降临万亩荒凉中,实现了紫意盎然的蜕变。
这是福州援藏队辛勤的付出、智慧的结晶、福州援藏队梦起之地——昌都市八宿县。
这片土地上,牦牛养殖、虫草挖掘、农作物种植等传统第一产业,是农牧民的第一收入来源。经济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
“援藏思维很重要!”八宿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福州援藏队领队陈艺森说,援藏队和当地尝试了很多种可能,如发展藏药产业、菌类产业等,需要建设大棚等固定设施,代价大的同时收益也偏低,给当地经济带来的改变并不大。
一道难题摆在援藏干部面前。是继续发展附加值低的农作物,还是另辟蹊径,引导本地农牧民,参与附加值更高的现代农业,提高农牧民收入,从而彻底改变当地农牧民的致富思维?
其实,从最初踏上藏东土壤开始,福州援藏队的8名队员,就已为西行之路定下了“产业援藏、旅游兴藏”的定位。
但,产业援藏并不容易。“在八宿县发展产业,尤其是发展第一产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陈艺森分析道,八宿常年风大、昼夜温差明显,旱季、雨季分明,日照十分充足,需要考虑种种因素才能精确找到振兴八宿的良方。
历经多次尝试—受挫—尝试后,他想起在福州工作时,曾有韩国企业商洽在琅岐投资开发薰衣草,就是看中了当地的日照充足、早晚温差大等气候特点。“既然如此,还有哪里比八宿的条件更合适呢?”
来源:福建新闻联播薰衣草产业园二期效果图。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福州援藏干部将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到西藏。在八宿县的支持下,综合其地理和气候条件,很快确定了种植耐旱、耐寒而又富有价值的经济作物——薰衣草,并“安家”在吉达乡俄冲村。
“选择种植薰衣草,我们更看重的是它不仅本身产生价值,还能够带动旅游发展,给当地培育高附加值的产业,一举多得。这也是本批援藏工作队促进文旅兴宿的实践之一。”福州援藏队队员介绍说,当地政府很快协调到闲置的200亩农用地,企业、资金等因素也迅速配置到位。在福州援藏队的一股子闯劲和韧劲下,项目以“福州速度”快马加鞭,见证了福州援藏的坚定决心。
前景广大
打造薰衣草产业高地
“缘定俄冲村,钟情薰衣草”。其实,福州援藏队对发展薰衣草产业,有着深入的调研和实践。
八宿县吉达乡俄冲村拥有一大片抛荒的土地,日照时间长,十分符合薰衣草喜光的特性。而俄冲村吸引福州援藏工作队另一个原因,是它毗邻“国道318”带来的巨大引流优势。
这蕴藏着很大的前景!薰衣草干花可以带动外销,做成香囊、枕头、蜂蜜等初级产品,由当地群众手工完成,增加收入,又可以提炼出全世界最高海拔地区的精油,带动农牧民就业,性价比很高且极具特色。俄冲村还是国道318必经之路,薰衣草与苍凉壮阔的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将成为八宿旅游的一个亮眼景观。
那么薰衣草庄园如何打造?在福州援藏队看来,以援藏资金结合企业配套,是最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做法。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福州援藏队在2023年5月引入了西藏榕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农业种植、开发及试运营,致力打造第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薰衣草榕宿庄园。
政府和企业一起上,从建设一开始运营主体就全程介入,充分发挥经营积极性,保证可持续发展。陈艺森认为,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营模式,才是产业长久兴旺的根本。
但是,在试种过程中,俄冲村因为高海拔、缺水等地理环境特点,使薰衣草的种植并不理想:试种完全不发芽、发芽移栽后倒伏、连续几个月零下越冬,这一期间还下了1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一系列困难接踵而至,这给福州援藏队狠狠上了一节“自然课”。
团队考察后,决定先在气候相对较好的拉根乡开展薰衣草试种工作,试种成功后,再移植到吉达乡北纬30度附近种植。经过两地专家的移植、栽培,薰衣草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解决了种植、生长问题,福州援藏队为薰衣草规划了未来的蓝图。只靠第一产业产值,种植薰衣草根本解决不了在高原的种植成本。为此,援藏队与“榕宿农业”共同筹划,将通过提炼精油、开发薰衣草公仔等,累计可衍生周边产品多达二三十种,还辐射到文旅产业,大大丰富了薰衣草的产业链。
如今,薰衣草榕宿庄园已申请到“榕宿情”“山海榕宿”等商标,正在申报5项薰衣草种植专利,并积极申请“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薰衣草”世界纪录认证(WRCA)。政府投资基础建设进行产业扶持,企业提供配套资金投建旅游设施,八宿县很好地解决了产业增值的难题。
可持续发展
低成本撬动高产值
今年7月份,万众期待中,海拔3700多米的高原上10万株薰衣草傲然绽放。当夏日的轻风拂过“紫海”,夹杂着普罗旺斯狭叶薰衣草独特芬芳的气味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薰衣草首次降临雪域高原,背后离不开许多人的倾力支持。这其中,就蕴含着“种业振兴”的力量。福州援藏队通过多方引进内地薰衣草优良品种,在八宿县试种,再进行改良,最终才得到适应性良好的优势品种。
不仅如此,在福州援藏队积极帮扶下,榕宿科技公司成功与福建农业科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福建农业科学院凭借卓越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农业技术成果,为榕宿科技公司提供了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的全方位技术支持。
通过专家的指导,相关问题逐一解决,完成了全世界最高海拔恶劣条件下的薰衣草种植工作。“普罗旺斯狭叶薰衣草花期可长达两到三个月,既能适应30摄氏度的高温,也能适应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而且花期比内地品种长了一倍。”当地技术人员自豪地说,新的品种花朵到10月份都没谢,已经成了一种新的耐寒高原品种。
看着新栽种的薰衣草迎风摇曳,在高原上形成亮丽的风景,俄冲村村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先这地基本已经荒了,没想到现在这么漂亮。”
施肥、浇水、除草……在福州援藏队的指导下,榕宿科技公司引入当地村民,共同打理薰衣草花田。“这不仅给农牧民带来了务农收益,随着后续扩建,还会持续增加他们的增收途径。”榕宿科技公司企业代表说。
种植薰衣草的经济账如何?如果当地种植青稞,一亩的青稞产值约为1500元;如果换种薰衣草,一产出干花,二产炼精油等,结合三产文旅的收益,每亩产值保守将突破万元,是前者的7至8倍。
农旅结合
走出“榕宿”融合模式
福州与八宿相距数千里,2016年以来,两地持续深化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对口支援合作,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福州援藏队立足“蓝色八宿”发展定位,在八宿县吉达乡俄冲村探索了集薰衣草种植加工、旅游产品开发、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模式。
“通过引导本地农牧民参与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我们盘活了乡村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村落资源,挖掘本地文化底蕴,致力打造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薰衣草花田。”援藏队副领队林隽说。
在这种模式下,将优化旅游资源区域分布,丰富吉达乡旅游产品供给,串联八宿县域内现有旅游资源,构建出多业融合、串珠成链的农文旅发展新格局,为八宿探索出一条既能帮助本地群众增收,又能持续发展的路径。
在八宿县城到该县著名景区然乌湖之间的旅途,原来的景色相对单一,吉达乡薰衣草织就的“紫海”正成为一处独一无二的必到美景打卡地,抓住游客的目光和脚步,有效激活当地的旅游、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
福州援藏队不仅已推动薰衣草香囊、薰衣草枕头等本地产品优先上市,同时将与实施企业同步进行高原薰衣草精油的研发与样品生产,延伸薰衣草深加工产品链。依托薰衣草花海种植成果,援藏队将多方引进资金与资源,推进薰衣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吉达乡的自然资源,全方位打造集种植、生产、研发、观光、餐饮、休闲、旅拍于一体的北纬三十度特色薰衣草小镇,推进乡村振兴。
小小薰衣草,高原大舞台。当前,第一期十万株种植与配套已经落地,预计二期将扩大到30万株规模,为后期的二、三产业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薰衣草带动的产业链雏形也已初具规模。
“在进行一、二产业培育时,协助企业建立旅拍、餐饮、住宿等三产布局,争取打造出一个国道318沿线一、二、三产完美融合的薰衣草产业范例,构建群众增收、企业盈利、政府提升形象的‘榕宿模式’,也为高原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思路。”陈艺森说。
“薰衣草产业大有可为。它的每一步成绩,来自交流和碰撞,来自科学的、全方位全过程运营的产业思维。”福州援藏队队员们对薰衣草产业链充满信心。
薰衣草的故事越来越精彩。2024年,福州援藏队以薰衣草为背景打造的专场舞剧《花开等你来》如期上演。
该剧以援藏青年工作者高阳和藏族姑娘卓玛跨越山海、坚守共同事业与爱情承诺的美丽故事,牵引出父辈绵延大半世纪的汉藏人民血肉相连、同心共建祖国边疆的故事,演绎出交织亲情友情、爱情、家国情怀的大爱。未来,该剧还将在福州排期上映。
记者手记
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对口支援西藏昌都市八宿县以来,不断探索“产业援藏”的新模式、新思路、新突破,以打造援藏精品项目——薰衣草庄园为抓手,推进榕宿两地产业、民生、人才、智力、技术全面整合,促进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架起闽藏两地友谊的桥梁,深化了汉藏人民的山海情谊,书写了从海滨城市到雪域高原深度交往、广泛交流、全面交融的美丽篇章。
(记者 颜学辉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福州市援藏工作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