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开国将领中,故事性色彩最强的莫过于陈赓大将了。
他追随过孙中山先生,救过老蒋的性命,最后又为毛主席效忠一生。
他乐观幽默,海纳百川。不管是国民党还是我党,他都是人缘最好的那一个。可以说,他的好友“满天下”。
但即便认识了这么多枭雄和豪杰,能让他真心敬佩的人却寥寥无几。
他曾说过,能让他“害怕”的人只有一个,让他敬佩的人有两个。
那么这三人分别是谁?他又为何会感到敬佩或害怕呢?
像“牛”一样的倔脾气
能让“天不怕地不怕”的陈赓产生畏惧的正是彭老总。
说起两人之间的渊源那就非常久远了。两人是湖南老乡,但出身却大不相同。
陈赓出生于大户人家,祖上是湘军将领,从小饱读诗书,衣食无忧。而彭老总则出生于贫苦人家,从小食不果腹,饱受压榨。
两个看似天差地别,毫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一样的革命理想走到了一起。
1916年,彭老总因为带领农民运动而遭到官府抓捕。不得已之下,他进入湘军当兵。
不久后,陈赓因为不能忍受父母的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也参加了湘军。
在他刚成为一名士兵时,彭老总已经凭借着出色的作战能力升任为了一名连长。
两人虽然在不同部队,却因为一样的善良正直成为了好友。
他们对湘军内部的腐败不堪感到愤懑不平,两人从不与那些仗势欺人的官兵同流合污。
有一次,两人的部队被派去挖红薯。陈赓忍不住向彭老总抱怨,他们的连长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军饷了,好多战士因为养不起家已经偷偷逃跑了。
彭老总认识他们的连长,知道此人经常贪饷。
于是他便建议道:“你们应该站起来,对抗他。如果他怪罪下来,你们就来我连里当兵。”
陈赓得了承诺,第二天便兴高采烈地带着人过去闹饷。
众人把钱要回来后,又有人开始担心遭到报复。陈赓便安慰大家说:“那也不怕,咱们去投奔彭连长。”
然而,旁边的战士一听这话惊讶道:“你还不知道吗?彭连长昨天就已经逃啦!”
原来彭老总昨天晚上回部队的途中,见到一个恶霸当街作恶。于是他路见不平,将那恶霸打伤了。岂料这恶霸竟是湘军某长官的亲弟弟!
得知真相后,彭老总便连夜离开了部队。陈赓无奈,也只好收拾包袱离开了湘军。
两人再次相见,便是在十几年后的中央苏区了。当时陈赓还对他开玩笑说:“您当初竟然比我跑得还快!”
此时的彭老总已经是一名军团长。常年的征战已经让他磨炼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性格。他不怒自威的气势更是让人望而远之,很多人都不敢与他多说话。
唯独陈赓敢拔“老虎”的胡子。有一次军中打了胜仗,晚上开起了庆功宴。
在宴席上,大家有说有笑,只有彭老总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陈赓见状,拿着酒杯就走到他旁边,说要敬他一杯。说是“杯”,其实是家用的陶瓷碗。
两人痛快地将一碗酒一饮而尽。彭老总很快就被强烈的酒劲儿冲得头晕。他转头一看,却发现陈赓一脸轻松。
他心中疑惑,伸手拿过对方的碗一尝,随即笑骂道:“好你个滑头,竟然用水骗我的酒!”说罢就要用碗砸他。
陈赓连忙弯着腰跑走了。当时他刚伤了腿,动作一瘸一拐的,逗得全场人哈哈大笑起来。
那也是众人第一次见彭老总笑得那么开心。
其实与其说陈赓“害怕”,不如说是他更敬重彭老总。
他知道老总在“牛”一样的倔脾气下,藏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所以总是“顽皮”地逗老总开心。即使经常招来一顿骂,他也非常开心。
很多时候,众人劝不动彭老总的事,陈赓总是有办法能解决。
在抗日时期,战士们的生存条件非常艰苦。彭老总有一年都没吃过肉,身体也逐渐消瘦下去。
战士们见状非常心疼。但无论他们怎么劝,彭老总始终不肯吃一口肉。即使有了粮食,他也会优先分给百姓和士兵,多的就送去延安。
陈赓得知后,就想了一个办法。
某天,他将老总请到自己的营地,拿出一筐煮土豆招待他。但彭老总一进屋就闻见了一股肉香,他以为对方是想偷偷吃肉。
于是他便顺着味道,找到了陈赓“藏”起来的红烧肉。他一边吃一边调侃道:“我不吃土豆,只喜欢吃肉。”
说着他便将拿一盘红烧肉当着陈赓的面吃完了。过了好几天他才知道,原来这是对方设的“计”,专门“骗”他吃肉的。得知一切后,他既有些气,又有些感动。
除此以外,彭总的姻缘还是陈赓促成的。当时老总年过四十,依旧独身一人。好多人给他说媒都被他拒绝了。
陈赓得知后,便借口请老总看排球赛,实际是想给他牵线。果不其然,老总看上了一个打排球的姑娘,正是“浦安修”。
但当时他觉得两人年龄差距太大,并未点明此事。最后还是在陈赓的一番撮合下,两人才顺利走到一起。
彭老总虽然总是称他是个“滑头”,却从未真的对他生气过。相反,老总在心里最感激的人就是陈赓。
在这半生的革命旅途中,两人早就结下了如金子般珍贵的友谊。
一生的引路人
若说彭总是让他最“害怕”的人,那么毛主席就是他最敬佩的人。
当年陈赓从湘军离开后,人生便出现了一段短暂的迷茫时期。他内心向往着从军报国,却又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就在这时,他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人——毛主席。
1922年,在何叔衡的介绍下,他来到了毛主席创办的自修大学。在主席的熏陶下,他逐渐弄清了国家的实际问题,也明白了工人和农民的重要性。
主席的高明远见让他受益匪浅,很多次下课,他总是拦着主席对他追问半天。
对于他提出的种种问题,主席也总是耐心地为他解答。
那时主席还说:“你以前当过铁路工人,和火车打过交道,将来一定能是个‘火车头’……”
也是受主席的影响,陈赓立志加入我党,一辈子要跟随毛主席。
国共开展第一次合作后,他来到黄埔军校学习。他做过孙中山的侍从,也当过老蒋的侍卫。但在他心中,毛主席却始终是他最敬佩的人。
国共合作失败后,他来到上海中央特科工作。
在周总理创办的《军事通讯》上,他了解到了毛主席在井冈山上创造的业绩,从此便对主席更加心悦诚服。
后来,他转到中央苏区,成为了干部团团长。在多次战斗中,他总是能顺利完成保卫中央的任务,这也让他得到了主席的器重。
1935年,土城战役打响后,敌人对我军穷追猛打。我军奋战三个小时,情况并未得到好转。
情急之下,毛主席叫来陈赓说:“你带着部队上去,一定要堵住敌人的进攻!”
就这样,他临危受命,带着一个团就冲到了前线。他指挥机枪营在前沿压住敌人火力,然后又在敌人两翼埋好炸弹。
等时机成熟,他便亲自带人冲了过去。在一番厮杀后,敌人溃散而逃。没逃多远,他们又不慎踩到地雷,瞬间被炸飞。
捷报传到中央时,毛主席高兴地笑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在之后的十几年中,无论有怎样艰巨的任务,主席总是第一个想到他。
抗美援朝时,彭老总因为旧病复发,回国疗养。毛主席便将陈赓派到了朝鲜,主持战事。
不久后,主席意识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又急忙将他召回来,将建设军事学院的重任交给了他。
由此可见,主席对他是多么看重。而对于陈赓来说,主席不仅是他在革命路上的引路人,更是他人生的精神领袖。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陈赓第二个敬佩的人就是周总理。如果说主席是他的人生导师,那么总理就是与他风雨同舟的兄长。
1924年,陈赓考入黄埔军校。彼时的周总理正担任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由于他表现出众,成绩优异,不久后他就成为了总理的警卫副官。很快他就被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两人在日渐相处中也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那一年,组织批准邓颖超前往广州与周总理结婚。
总理因为工作繁忙,没办法亲自迎接,便给了陈赓一张照片,让他替自己去迎接未婚妻。
总理对他十分信任,还对他说道:“你口才好,见到她后替我好好说明一下情况。”
陈赓听后立即保证道:“我一定完成这个‘特殊任务’!”
但当他来到码头后,观察了好几个小时,却始终没找到人。一直到码头上没什么人了,他才悻悻地离开。
等回到学校后,他才发现邓颖超已经坐在周总理的办公室了。原来她没等到陈赓,便自己先来学校了。
他本以为总理二人会责怪他,岂料,夫妻俩异口同声道:“麻烦你白跑一趟了。”
后来两人结婚,还专门请了陈赓。
不久后,他又被调到了老蒋身边当侍从,但他始终忘不了周总理对自己的关怀。
1934年,他随部队踏上长征之路。在途中,周总理患上重病,连夜高烧不退。
当时部队缺医少药,医疗条件也不好。陈赓非常担心,整日为总理抬担架,贴身照顾他。
为了给总理降温,他多次涉险深入满是沼泽的草地,才捧回来一点点积雪。
等他将雪放在总理滚烫的额头上,雪又立即融化。他又立即跑回去继续采雪。
就这样奔波了好几趟,周总理才悠悠转醒。
得知陈赓为自己做的事后,总理笑道:“当初你救过蒋校长一次,现在又救了我一次。”
在他的一路照顾下,周总理平安走出草地。
1961年,陈赓在上海去世。当时周总理正在广州出差,得知这个噩耗后,他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哭了很久。
第二天,总理便放下了手中所有的工作,乘坐飞机回到了北京。他说:“陈赓同志的追悼会一定要等我回去再召开,我要亲自主持!”
陈赓大将戎马一生,功绩无数。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那些名利和虚衔。他最看重的,是与他同甘共苦,共同度过战斗岁月的战友们。
不管是主席、总理还是彭老总,都是他此生最敬佩以及最爱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