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医院里,最多的疾病就是各种结节、息肉、囊肿、包块等。有些人平时没什么感觉,突然有一天,被普查出并不严重的如结节、增生,立刻惶惶不可终日,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其实,结节、增生、息肉、包块等,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给你安上这个可怕的病名。
前不久,朋友担心自己的腰痛会不会有什么大毛病,到县医院作了检查,拍片后医生告诉他腰椎骨质增生,症状比较轻。可是,朋友一听,吓得不轻。我告诉他,增生与骨骼老化都有关系,你60多了,过去在采石场干活腰部受力比较重,不可能一点问题没有,骨头不可能像年轻人的那么光滑,有点增生也是正常。但是,在他脑子里,增生就像礁石上布满的海蛎子一样,或者像木头上长出了蘑菇。哪里是那么回事,通俗一点说,所谓的增生也就像手上磨出的茧子,或者仅仅像手掌粗糙那样。没什么大不了。西医有些病名确实是很吓人的。
在中医来看,西医诊断的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名,就是两个字:腰痛。治疗上就按照寒热虚实辨证治疗就行了。结节、增生、肌瘤、息肉、囊肿等,中医叫“症瘕积聚”,属于气血凝滞的产物。
凡是身体出现了气滞,比如经常生闷气,脾气急躁,心情压抑,体内的气机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影响。生气之后,心情不舒畅,经常会出现一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样子。压抑时间长了,郁闷之气,无处发泄,就会消耗人体的阳气,阳气不足,经脉得不到温煦,就会影响经络和血液的正常流通,从而形成气滞血瘀。“阳虚则寒”,寒性收引,寒性凝滞,如果又不注意饮食,过食生冷,不注意保暖,会加速体内包块的行成。血液或者体内水液就会凝结在一起,或者结成包块,或者积成囊肿,或者聚成痰核,或者变成瘤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由此可知,气滞血瘀是形成各种包块、结节的主要原因。所以,宣畅气滞便是推动和促进经络畅通、血液循环的根本治法。
中医典籍汗牛充栋,方剂成千上万,有没有一个具有针对性、扫荡性的方子,可以将结节、增生、肌瘤、息肉、囊肿等病症一网打尽?经过很多医家反复验证,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一书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万全方,屡试屡验。
十六味流气饮其雏形为《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内补散(当归、桂心、人参、川芎、厚朴、防风、甘草、白芷、桔梗)是用来治疗疮疡的。
《千金方衍义》:本气虚寒之人,虽热邪痼结,非助以温补不能化毒成脓。芎、归、参、桂心补托于内,防、芷、甘、桔通达于外,厚朴内外兼通,以散结滞之气,此膏粱豢养者宜之。
最早以十六味流气饮命名是元代医家杨清叟的《仙传外科秘方》。至明代,十六味流气饮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方子所有药物立足于一个“气”字:顺气、下气、破气,少佐养血、活血之品。为防止“破气”过度而伤正气,又加了补气药中两味悍将。
龚廷贤的《万病回春》被日本后世派奉为经典,被日本汉方医各派规定为必读之医书。它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仅次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日本著名的汉方医家大塚敬节先生对此书尤为推崇。
这个方子就是十六味流气饮。
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一个流通气机的方子。方子药味比较多,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围歼的方子。
木香10克,桂枝10克,桔梗10克,青皮10克,槟榔10克,厚朴10克,乌药10克,紫苏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当归10克,芍药10克,黄芪2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
上㕮咀。水煎服。㕮咀就是打成粗末打碎的意思,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析出。21天为一疗程。有效继续吃,一直到治愈。无效就不要再吃了。
乳痈加青皮;
头颈部肿块加连翘12克。
简易方歌:三物二陈苏芪防,槟枳乌桔青木香。
主治: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风寒湿邪外侵,气血不和,结成肿块,皮色不变者;无名恶肿痈疽等证;奶岩;流注及一切恚怒气结肿作痛,或漫肿木闷无头;气毒湿毒,流注遍身攻肿。
用一句话描述那就是能治一切气郁引起的肿块。
看其主治病症描述,大有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中阳和汤(熟地黄、鹿角胶、肉桂、姜炭、白芥子(炒研)、麻黄、炙甘草)功效(一切阴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之证。证见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不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十六味流气饮,对现代医学命名的结节、囊肿、增生、肌瘤、息肉乃至肿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淋巴结核、乳腺结节、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骨质增生、喉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肠息肉、子宫肌瘤…结节、囊肿、增生、肌瘤、息肉等疾病,均有效验。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木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心、肺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桔梗
【性味】苦辛,平。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青皮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肝、胆、胃经。
【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槟榔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厚朴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
乌药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紫)苏叶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防风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肺、脾经。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枳壳
【性味】苦辛,凉。
【归经】入肺、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赤芍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