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2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日产汽车陷入破产危机。至少有两名未透露姓名的日产高管证实,该品牌正在寻找新的投资者。其中一位高管表示:“我们还有12到14个月的时间生存下去。我们需要日本和美国来产生现金。”
现金流只够撑12-14个月了,日产只够活一年了?
此次陷入财政危机,在月初披露的财报中就有所显现,成立92年的日系三巨头之一,竟然在这一季度由盈转亏,亏损了93亿日元,销量和营收也都全线溃败。
根据消息,日产在本财政年度上半年,全球销量下降了3.8%,至159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更是暴跌14.3%。
到2026年,日产的欠款可能会高达56亿美元,这也将是到2026年将增加有史以来最大的债务。
日产CEO进行了深刻反思:自己不该在友商大搞混动时,还坚持推燃油和纯电车,以至于在美国市场销量大跌;在中国市场,不应该把奇骏换成了“三缸”,硬生生把用户推向了比亚迪这些自主品牌。
反思得挺深刻,可是现在才意识到问题已经来不及了。
日产全力冲三缸的时候是多么自信,说好的教育中国消费者?
针对中国市场,日产做错的第一件事,同样是错估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把奇骏换成“三缸”。
原本奇骏曾是中国最受欢迎的SUV,在2020年,奇骏在中国的全年销量为17.5万辆,换成三缸后的销量却遭遇断崖式跌落,2021年全年只卖出7.1万辆。
2.0T发动机死活摁住不上,后面想找补还来得及?一般情况就不容乐观,日产还非要反复给自己猛上强度可还行?
传统产品线一地鸡毛,这年头中国市场又是遍地少壮,敢问日产老师傅在电车场里站桩攻防又能撑几回合?
过去虚假的繁荣都是靠巨额的优惠支撑起来的。日产把更多的赌注,押在最畅销的“神车”轩逸身上,但处境也更加危险,产品结构更加单调。而且,不论新款还是老款,轩逸整体的销量已经在下滑,日产已经拿不出漂亮的底牌了。
想起19年同事花了12.9w买轩逸,连个电动后视镜折叠都没有,现在轩逸只卖7~8w,我都忍不住想笑。
日产的堕落,是日本制造的缩影。
表面上看,日产的危机来自于其依赖的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崩塌。
日产虽然最早进入了新能源市场(leaf聆风),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日产迂腐的管理层认定燃油车还是比新能源车更有竞争力,结果缺乏后续跟进,导致在中国市场被新能源车企打的丢盔弃甲。而在美国市场,以省油可靠为主要优势的日产车,面对特斯拉和更廉价的韩国车企,更是丢盔卸甲。
随着自动驾驶大潮的来到,中美车企各有金刚钻杀手锏,但日产如同大多数日本企业一样,完全没有软件和算法能力,完全被丢在了后头。省油带来的低使用成本不如电车,可靠性在不停地日本企业造假事件中消耗殆尽,内斗又把雷诺赶跑,内部管理混乱,还错过了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的大潮,不崩才怪。
本质上,这都是红利吃尽的日本制造的必然。日本在经济爆发期的上世纪80年代,积累了巨量的技术和人才,这些人支撑了日产这样的日本制造横扫全球。然而90年代以后,日本进入衰退期,整个国民的进取心、创造力在绝望的去泡沫过程中,丧失殆尽。
过去几十年,日系汽车凭着媒体吹嘘稿,全球销量领先。随着日系汽车错过了电动汽车的大趋势以及信息差降低,持续不断的造假丑闻化身躬匠。
曾经打造的东瀛战神GT-R已经有17年没有换代了,这或许也是如今日产不思进取的侧面写照。躺着挣钱太久,对新技术不再渴求,对用户需求不再敏感,如今回过神来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