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是“基建狂魔”,在威士忌酒厂的建设上也不例外。

即使是“舶来品”,即使根基尚浅,但当中国决定酿造威士忌,选址、建厂、投产、上市以及配套,不出几年,想象的雏形已经有了现实的模样。

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披露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境内(包括中国台湾地区的2家)拥有法人资格从事威士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单位总数达45家。其中,投产项目26个,试运营1个,在建10个,另有8个项目处于待建状态。

2019年,保乐力加在四川峨眉山投资并动工建设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由此拉开中国威士忌事业“建设”序幕。

五年过后这些“工期”已陆续竣工,建设的狂热,会否收到市场狂热的反响?

崃州威士忌,何以“创世”?

“做中国自己的威士忌,那么崃州的首款威士忌预计什么时候上市?”

“至少三年。”

这是2021年崃州蒸馏厂开元桶仪式上,参观者与厂长发生的对话。近日,“与世共创 感受新生”2024崃州品牌日在四川邛崃举办。崃州守住三年之约,将成果奉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首个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牌“崃州”创世版以及首个单一调和威士忌品牌“百利得”创世版正式发布并上市。以“创世”之名,崃州威士忌之于中国威士忌,将会进行怎样的创造、定义或颠覆呢?

国产威士忌,是中国酿造威士忌还是酿造中国的威士忌?有人把它视为认知问题,因而纠结、辩论。事实上,这只是两个选择。

“以本土化的方式生产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威士忌产品”,崃州选择了后者。威士忌60%以上的风味,都由木桶类型和工艺决定。于是,崃州首创多种木桶类型,现拥有52种木桶类型,结合不同原料和工艺打造出245种风味。

首创黄酒桶,增加米曲的清香与酱香。使用蒙古栎桶,并有效改变其漏酒、闷气问题,推出我国首个蒙古栎桶“黄金标准”。包括中国祁连加烈葡萄酒桶在内,崃州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这些极具中国特色木桶的发掘与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纯麦芽威士忌的一个绝妙特征,存在绝对个性,可以根据香味判断产地。不难想象,绝对的个性也将成为磨炼技艺的温床。

“创世版作为崃州单一麦芽威士忌的第一款产品非常成功,中国威士忌有希望了”,现场有威士忌爱好者表示,崃州威士忌风味层次非常丰富,完成度之高,其表现力完全不像酒龄只有三年的酒。

崃州三年磨一剑,至少在开头,崃州创造并定义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自己的威士忌应有的样子。

中国威士忌,不止一种想象

就在崃州新品发布会上,活动方同时还邀请云拓、叠川、淳岸、噶玛兰、大芹、高朗、蒙泰、高桥等中国威士忌品牌们同行。现场一位参与者赞叹:“可见崃州的胸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中国威士忌的应有之义。”

中国威士忌逐渐形成以云南、福建、浙江、四川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表统计数据并不完整,但依然可以反映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国产威士忌发展已有一定时间,已经投产运营的项目不少;其次,我国威士忌生产从分布来看呈现“多点开花”状态。

这第三点,尤值得注意,中国威士忌的“参与者”背景的多样性,有保乐力加、帝亚吉欧等国际烈酒头部企业,有国内白酒、啤酒、葡萄酒头部生产企业,也有像东威这样的专注威士忌的生产者,据了解,东威威士忌从原料选择到设备制作几乎全部采用国产材料,生产过程“国产率”达100%。

参与者的多样性,表明国内对威士忌产业的投资热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积极情绪都会传递给市场,从而对销售产生正向影响。

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威士忌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在风味探索与风味表达上更加自由,从而在风味乃至在市场认可上也会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威士忌这种“舶来品”来说,包括白兰地、葡萄酒在内,对比国外同类产品,普遍存在根基浅、起步晚、品牌弱的问题。所以风味与风土的表达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条路,葡萄酒绕了好久,直到现在才开始走明白。

所幸,我们的威士忌从一开始就在践行这条路,它们酿在山川湖海,塞北内蒙、雪山之侧、大湖大泽之滨,探索这片广袤土地尽可能多的风土特色。

星火燎原与大火烧山,仅在毫厘之间

中酒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威士忌酒规模约55亿元,同比增长10%,从2013年的12.88亿元,10年间我国威士忌市场规模增长4.2倍。国产威士忌产品总量首次超过进口总量。

摩根士丹利此前也发布预测,到2030年,中国威士忌市场的规模将增长至150亿美元。

这些可观的数据,以及在投资、加注、下注威士忌上的极大热情,认为威士忌已经成为或将成为中国酒类市场蓝海。在知酒君看来,其实是过早地将我们“年轻”的威士忌架在火上烤。

整体来看,威士忌在国内还属于小众品类,即使保持高增长的态势,目前威士忌市场份额也就在55亿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另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威士忌酒的市场均价为105元/升,同比下降7%。均价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市场对其价值判断的降低。

同时,威士忌巨头们在中国市场也不同程度“遇冷”。保乐力加长期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潜力,但其2024财年报表显示在中国市场销售下滑10%。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WA)发布数据,2024年上半年,苏威对中国大陆地区出口同比下降了42.4%。
可见,对于中国威士忌市场发展并不能盲目乐观。

而对于我们期待的中国威士忌们,最需要的是发展的时间,不是发展的“目标和数据”。

中国的威士忌市场能做到多大?怎么做大?国内品牌投产运营时间普遍较短,根基太浅,相比国产葡萄酒尚且有张裕、长城之流,国内威士忌品牌怎么和国外争夺?这些问题都得慢慢回答。

但那条确定的出路一定是风土特色,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品牌争鸣,日威就是“他山之石”。借用村上春树《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里的一句话: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