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砺商业评论 曾宪勇
12月2日晚,荣耀公司发布了其荣耀300系列多款新品——AI旅拍神器荣耀300系列、荣耀笔记本 X Plus 系列、荣耀Earbuds X8等。
“荣耀300系列首次引入Ultra版本,携手标准版与Pro版,共同构建史上最强的荣耀数字系列产品矩阵。”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中国区CMO姜海荣表示,全新荣耀300系列在影像功能、护眼屏幕、性能表现、操作系统、外观设计等方面实现全维升级突破,以越级档位的标杆实力成就“数字系列史上最强”之名。
科技力+美学设计史诗升级,形成里程碑之作
荣耀独立四年来,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科技创新体验。
作为国内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标杆级产品,荣耀数字系列销量持续领跑档位,荣耀300系列更是迎来里程碑式升级,首次引入Ultra版本,五大核心领域均实现突破性升级,再次成就档位巅峰之作。
荣耀300系列以“5000万超清长焦+荣耀AI驭光引擎”的超强组合,打造全焦段、全场景AI旅拍神器;搭载历代最强的荣耀AI自然光绿洲护眼屏,实现屏幕护眼技术的巨大跨越;第三代骁龙8处理器领衔全域冷驱散热、青海湖电池等旗舰级配置,卓越性能领跑同档;MagicOS 9.0操作系统带来智慧功能的全面升级,持续引领手机自动驾驶时代。
外观设计方面,新国风配色和旷野舷窗的设计理念,将中国自然风光与旅行元素巧妙融入轻薄机身,全方位缔造最强大、最智慧、最具辨识度的荣耀数字系列。
荣耀300系列实现产品飞跃的同时,还首次推出演员杨洋与虞书欣的“双代言人”组合,通过社交群体价值引领,持续提升年轻用户对荣耀数字系列的情感链接和品牌认同,为荣耀持续稳固中高端手机市场领先位置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理想主义加速驱动旗舰技术外溢
从品牌创立到独立远行,荣耀对于创新的价值认知不断升华,科技驱动的理念早已烙入基因之中。笃行致远,荣耀基于国内外多个研发中心和超100个创新实验室的协同努力,品牌技术得以加速外溢至全产业线,形成各级产品全面提档的增益效应。
荣耀300系列作为仅次于旗舰的主力机型,收获众多智能技术与领先科技的强力加持,不仅在荣耀阵营中实现了“旗舰级”产品力与差异化技术领先的双重飞跃,更在影像、显示、续航、通信、指纹识别等多维度带来超越同档的卓越表现,引领档位整体跃迁。
在影像技术领域,荣耀300系列在对标单反的人像赛道实现史诗级的重大升级,在创新荣耀AI驭光引擎的赋能下,持续深化荣耀AI影像与雅顾光影的融合,以前所未有的软硬协同能力,为单反级移动影像技术发展树立新风向标。
在屏幕显示领域,荣耀300系列搭载新一代荣耀绿洲护眼屏,在3840Hz零风险调光、个性化AI助眠显示等领先技术的基础上,全新加入圆偏振光护眼、晕动舒缓显示、AI离焦护眼及AI干眼友好护眼等特性,并通过全局护眼4.0认证,再次树立屏幕护眼新巅峰。
在电池续航领域,荣耀300系列搭载旗舰级青海湖高密度电池,以更轻薄的体积承载5300mAh大容量,实现超长稳定的续航体验。荣耀300 Pro和荣耀300Ultra搭载100W有线与80W无线快充的组合,为高能量密度电池提供了更加长效灵活的标杆性综合解决方案。
在通信技术领域,荣耀300 Ultra带来行业领先的北斗卫星短信功能,通过优化终端搜网和短报文收发指标,在偏远地区环境下的短信收发时长明显缩减。档位独有的无网卫星直连高德功能,支持在无网环境使用高德地图求救和紧急救助服务,全面普及同档位手机极限场景下的通信保障能力。
在指纹识别领域,荣耀300Ultra档位率先搭载3D超声波指纹解锁技术,相比传统解锁方案,解锁速度提升20%,录入时间优化70%,支持全场景无感解锁。搭配自研AI防误触算法,触屏识别效果全面领先档位。
荣耀在创新引领中完成自我超越
众所周知,在日新月异的AI科技时代,智能终端的体系进化必须依靠品牌强大的研发能力支撑,才能实现产品与技术路线的“多点开花、齐头并进”。随着荣耀创新步伐的持续提速,荣耀不同档位产品的差异化创新成果也在不断凸显,仅荣耀300系列在安卓阵营甚至是全行业首创的功能就涉及到影像、屏幕、AI等多个领域。
影像领域,荣耀不断探索单反级人像深水区,通过AI深度学习单反相机的镜头虚化效果,荣耀300系列率先在安卓手机实现单反级前景虚化。
屏幕领域,荣耀加速引领健康显示赛道,在安卓手机阵营中首次搭载晕动舒缓显示功能,有效缓解出行中产生的晕车症状。
AI领域,自研智能技术持续领先,荣耀300系列基于智慧生命体YOYO的AI识别能力,支持AI一语美颜、消除路人、生成证件照等强大功能。
据有关方面数据,2023年,荣耀整体研发投入已占到总营收11.5%,超过全球同行均值近两倍。研发团队增长至9000人,全球专利申请数超2万件,并以每天10件的速度上升。在AI领域,研发费用累计达100亿,AI专利成果达2100篇,投入产出均远超行业水平。
有业内人士认为,荣耀300系列不断突破中高端手机技术上限,持续放大了数字系列的档位标杆效应。(曾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