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的辽阔天幕上
少数民族的秋日习俗如同无数星辰
每一颗都映照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的秋日庆典
探索那些充满创意与活力的节日
感受中国人民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孕育出的多彩文化
01
土家族“轮子秋”
岁时流转 彩轮翻飞
(图片来源:海东市文体旅游局公众号)
土族轮子秋,土族语称为“卜日热”,意为旋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正月农忙过后,土族青年们将大板车改装成融秋千、转盘为一体的吊车,由两名身着彩装的姑娘在上面飞旋起舞。以祈求一年的神清气爽。
轮子秋的习俗,起源于一则美丽的民间传说——土族先民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不成功;最后用黄牛耕地,获得了丰收。于是,人们制作木车运送庄稼,最后一车青稞捆运上场时,车子翻倒,两个净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车轮上飞舞,口唱丰收曲《杨格喽》。从此,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便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转动轮车,身着艳丽的服饰翩翩起舞。
神话学者王孝廉先生曾言:“在直线时间观念之前,世界上各民族,都是把时间看作是一种圆形的又如车轮般循环的东西。”当五彩的轮车再一次翻飞转动,土家族的男女老少便又一次欢庆丰收的喜悦,他们礼赞岁月、礼赞土地,也礼赞一代又一代勤劳的百姓在这土地上创造出的累累丰碑,歌舞声动,万物如新,属于天地岁时的奥秘,还悄然回荡在山谷之间。
(图片来源:海东市文体旅游局公众号)
02
苗族“赶秋节”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图片来源:湘西文旅周刊公众号)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年立秋举行。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苗族赶秋是湘西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庆典社交活动之一。
赶秋,苗话叫做“赶场秋”,汉语叫“秋场”。苗区逢到哪个墟场(南方口语中的集镇、市集),这个墟场便是当年的“秋场”。每逢是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赶秋的缘起,各地传说各有不同。其中一则讲述道,有个叫巴贵达惹的苗家青年,一次出去打猎,捡到一只精美的绣花鞋,为寻找制花鞋的姑娘,他造了一架可坐八个人的秋千,在立秋之日邀约后生、姑娘前来一起游玩娱乐。终于在相邀的男女青年中找到了花鞋的主人七姑娘,后来,两人结为夫妻。随后年年举行这种娱乐活动。
赶秋、赶秋,苗家勤劳朴实的人们在美好的秋景里,奔向安宁的幸福,追赶着又一年的希望与生机。
03
贵州苗族与侗族“晒秋”
云水间的“镀金”楼寨
晒秋,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古以来的习俗,也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金秋时节,村民们便将丰收的糯稻谷晾晒在禾晾架上。在大山里,自古就有禾晾“晒秋”的传统,各个村寨的农民们,每年就种一季“香禾糯”,为了确保糯谷的纯度,他们坚持着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收割谷物,用手工的方式一根一根地摘,再将糯谷捆扎起来,晾晒在自家房前屋后的禾晾架上。
(图片来源:黔东南微报公众号)
禾晾架上一簇又一簇的金黄,与侗寨的木屋灰瓦相映成趣,铺陈出翠色群山之间的一道金带。水色天光映着金黄的“香禾糯”,人们带着喜悦的笑容晾晒金色的希望,在一代又一代最淳朴的坚守里,“香禾糯”的谷香悠悠飘过史册,香满今朝。
(图片来源:黔东南微报公众号)
一年秋又至
少数民族的秋日典礼
在天南海北的各个角落闪耀
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绚丽光华
稻花香里度丰年
愿下一岁仍是草木丰饶、岁月安好
来稿征集
整理| 朱雨琦
图文来源| 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号“海东市文体旅游局”、“湘西文旅周刊”、“黔东南微报”
编辑| 闫哲浩
审核| 尚怡彤 陈一 张晗煜
责编| 王洪波 勾琳萱 易涵
出品
中青校媒(北京)